信口说|不要管理行为,管理动机
前两天有个同事,给我讲了一个公司成立早期的故事。
多年前,公司规定上班时间是上午10点,管理风格比较宽松,也不要求打卡。本来是个挺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但有个新来的员工总是11点左右才到,有一次周会,这个员工的主管就点名批评了。
公司高管也在这个会上,会后高管就给出了他的建议:员工迟到这件事,我们不应该立刻采取约束性的措施,去做一个打卡的措施,而是应该先看他有没有完成本职工作,再去沟通不按时上班是为什么。不要管理行为,管理动机。
这个故事对我触动很大,很多时候,我们看到问题就直接去管理行为,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实际是因为我们没有理解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如果管理措施没有影响到动机,大概率会是无效的。
联想到最近教育行业的“减负”政策,如果从管理行为和管理动机的角度去分析,其实很容易理解现在的一些乱象。
“减负”、“双减”实则是在管理行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现在的学生负担过重,于是从行为的角度,学习时间太长了,就把小学生的下课时间提前到下午3点半,上课时间少了,就达到减负的目的了;学习内容太难了,就实行新课改,降低教学难度;课外培训太多,就延长学生在校内的时间,周六也上课,就没时间去校外培训了。
但学生负担过重背后的动机没有被改变,这个动机就是在选拔机制中胜出。这个选拔机制从高考逐渐蔓延到中考、小升初、幼升小,优质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每个城市、每个区域都形成了大家默认的重点学校、重点班,早一步进入重点学校、重点班,才能有更大的机率在选拔机制中胜出。而在经济差距逐渐扩大的今天,每个家长都难以负担孩子在教育竞争中落后的潜在危险。
家长的动机没有改变,政策只管理行为的情况下,家长一定会绕开各种阻挠,目标明确地往最终动机方向靠近,管理的结果就一定会与管理的初衷相违背。
缩短在校的学习时间后,学生不会就去游戏和运动了,而是为了弥补学习时间,就只能去校外的培训班。而且3点半下课后,大部分的家长都还在上班,也没时间接送和陪孩子,最放心的也是送去培训班,顺便能学点东西最好不过了。
降低学习难度后,考试还是得考,但考试往往有选拔的意义,需要分出个高低,如果课上只教了一个简单的“九九表”,学生是都学会了,但怎么考?只能千方百计出怪题、偏题,把考试搞成“脑筋急转弯”。然后学生要想考得好,学校又不教,也是得去校外的培训班。
那我们继续“双减”吧,把学校的时间填满,周六也在学校上课,学校提供篮球、足球、围棋等课程,让学生没有时间上培训班。但家长会想,考试又不考篮球、足球、围棋,学得好能上大学吗?时间少了,更得加紧时间去上培训班了。
政策制定者往往关注乱象,但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如何在教育的选拔机制中胜出?
(注:以后标题加了信口说的都是短篇,发发想法,因为写一篇长文比较费时间,这种短篇随时可写,有助于更多的总结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