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名家学写作 | 沈从文先生认可的写作“秘诀”

沈从文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先生一生中,有着五百万字的著作文章,《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沈从文先生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而又厚实,朴讷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作为新闻工作而言,你需要有好的文笔和扎实的文字功夫蕴,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来。今天,我们听听沈从文先生谈有关写作方面的感悟,从中去体会写作中的“秘诀”。(编者注:原文中的一些用词与用语规范与今天我们使用的语言标准略有差别,为保持原样,小编未更改)

“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

你问关于写小说的书,什么书店什么人作的较好。我看过这样书八本,从那些书上明白一件事,就是:凡编著那类书籍出版的人,肯定他自己绝不能写较好的创作,也不能给旁的从事文学的人多少帮助。那些书不管书名如何动人,内容总不大合于写作的事实,算不得灵丹妙药。他告你们“秘诀”,但这件事若并无秘诀可言,他玩的算个什么把戏,你想想也就明白了。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但这个已是一句老话了,不成其为秘诀的。我只预备告你几句话,虽然平淡无奇,也许还有一点用处,可作你的参考。

据我的经验说来,写小说同别的工作一样,得好好的去“学”。又似乎完全不同别的工作,就因为学的方式可以不同。从旧的各种文字、新的各种文字理解文字的性质,明白它们的轻重,习惯于运用它们。这工作很简单,并无神秘,不需天才。

不过,好象得看一大堆作品才会得到有用的启发。

你说你也看了不少书。照我的推测,你看书的方法或值得讨论。从作品上了解那作品的价值与兴味,这是平常读书人的事。一个作者读书呢,却应从别人作品上了解那作品整个的分配方法,注意它如何处置文字如何处理故事,也可以说看得应深一层。

一本好书不一定使自己如何兴奋,却宜于印象底记着。一个作者在别人好作品面前,照例不会怎么感动,在任何严重事件中,也不会怎么感动——作品他知道是写出来的,人事他知道无一不十分严重。他得比平常人冷静些,因为他正在看、分析、批判。他必须静静的看。分析、批判,自己写时方能下笔,方有可写的东西,写下来方能够从容而正确。

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一个人理会文字的用处比旁人渊博,善于运用文字,正是他成为作家条件之一。

几年来有个趋向,不少人以为文字艺术是种不必注意的小技巧。这有道理。不过这些人似乎并不细细想想,不懂文字,什么是文学。《诗经》与山歌不同,不在思想,还在文字!一个作家思想好,决不至于因文字也好反而使他思想变坏。一个性情幽默知书识字的剃头师傅,能如老舍先生那么使用文字,也就有机会成为老舍先生。若不理解文字,也不能使用文字,那就只好成天挑小担儿各处做生意,就墙边太阳下给人理发,一面工作一面与主顾说笑话去了。

写小说,想把作品涉及各方面生活,一个人在事实上不可能,在作品上却俨然逼真,这成功也靠文字。文字同颜料一样,本身是死的,会用它就会活。作画需要颜色,且需要会调弄颜色。一个作家不注意文字,不懂得文字的魔力,纵有好思想也表达不出。作品专重文字排比自然会变成四六文章。我并不要你专注重文字。我的意思是一个作家应了解文字的性能,这方面知识越渊博熟练,越容易写作品。

   “一个好作品上的人物常使人发生亲近感觉”

写小说应看一大堆好作品,而且还应当知道如何去看,方能明白,方能写。上面说的是我的主观设想。至于“理论”或“指南”“作法”一类书,我认为并无多大用处。这些书我就大半看不懂。我总不明白写这些书的人,在那里说些什么话。若照他们说的方法来写小说,许多作者一年中恐怕不容易写两个像样短篇了。“小说原理”“小说作法”那是上讲堂用的东西,至于一个作家却只应看一堆作品,作无数次试验,从种种失败上找经验,慢慢的完成他那个工作。他应当在书本上学懂如何安排故事使用文字,却另外在人事上学明白人事。

每人因环境不同,欢喜与憎恶多不相同。同一环境中人,又会因体质不一,爱憎也不一样。有张值洋一千元的钞票,掉在地下,我见了也许拾起来交给警察,你拾起来也许会捐给慈善机关,但被一个商人拾去呢?被一个划船水手拾去呢?被一个妓女拾去呢?你知道,用处不会相同的。男女恋爱也如此,男女事在每一个人解释下都成为一种新的意义。作战也如此,每个军人上战场时感情各不相同。

作家从这方面应学的,是每一件事各以身份性别而产生的差别。简单说来就是“求差”。应明白各种人为义利所激发的情感如何各不相同。又警如胖一点的人脾气常常很好,超过限度且易中风,瘦人能够跑路,神经敏锐。广东人爱吃蛇肉,四川人爱吃辣椒,北方人赶骆驼的也穿皮衣,四月间房子里还生火,河南、河北乡村妇女如今还有缠足的,这又是某一地方多数人相同的,这是“求同”。求同知道人的类型,求差知道人的特性。我们能了解什么事有他的“类型”,凡属这事通相去不远。又知道什么事有他的“特性”,凡属个人皆无法强同。这些琐细知识越丰富,写文章也就容易下笔了。知道的太少,那写出来的就常不对。

好作品照例使这看来很对,很近人情,很合式。一个好作品上的人物常使人发生亲近感觉。正因为他的爱憎,他的声音笑貌都是一个活人。这活人由作者创造,作者可以大胆自由来创造,创造他的人格与性情,第一条件,是安排得对。他可以把工人角色写得性格极强,嗜好正当,人品高贵,即或他并不见到这样一个工人,只要写得对就成。但他如果写个工人有三妻六妾,会作诗,每天又作什么什么,就不对了。把身份、性情、忧乐安排得恰当合理,这作品文字又很美,很有力,便可以希望成为一个好作品。

“我们谁都缺少死亡的经验,然而也可以写出死亡的一切”

不过有些人既不能看一大堆书,又不能各处跑,弄不明白人事中的差别或类型,也说不出这种差别或类型,是不是可以写得出好作品?换一个说法,就是假使你这时住在南洋,所见所闻总不能越出南洋天地以外,可读的书又仅仅几十本,是不是还可希望写几个大作品?据我想来也仍然办得到。

经验世界原有两种方式,一是身临其境,一是思想散步。我们活到二十世纪,正不妨写十五世纪的历史小说。我们谁都缺少死亡的经验,然而也可以写出死亡的一切。写牢狱生活的不一定亲自入狱,写恋爱的也不必须亲自恋爱。虽然这举例不大与上面要说的相合,譬如这时要你写北平,恐怕多半写不对。但你不妨就“特点”下笔。你不妨写你身临其境所见所闻的南洋一切。你身边只有《红楼梦》一部,就记熟他的文字,用那点文字写南洋。你好好的去理解南洋的社会组织、丧庆仪式、人民观念与信仰、上层与下层的一切,懂得多而且透彻,就这种特殊风光作背景,再注入适当的想象,自然可以写得出很动人故事的。你若相信用破笔败色在南洋可以画成许多好画,就不妨同样试来用自已能够使用的文字,以南洋为中心写点东西。

当前自然不免会发生一种困难,便是作品不容易使人接受的困难,这就全看你魄力来了。你有魄力同毅力,故事安置的很得体,观察又十分透彻,写它时又亲切而近人情,一切困难不足妨碍你作品的成就。(我们读一百年前的俄国小说,作品中人物还如同贴在自己生活上,可以证明,只要写得好,经过一次或两次翻译也仍然能接受的)你对于这种工作有信心,不怕失败,总会有成就的。

我们作人照例受习惯所支配,服从惰性过日子。把观念弄对了,向好也可以养成一种向好的情性。觉得自己要去做,相信自己做得到,把精力全部搁在这件工作上,征服一切并不十分困难,何况提起笔来写两个短篇小说?

 “这不是知识多少问题,是训练问题”

你问:“一个作者应当要多少基本知识?”这不是几句话说得尽的问题。别的什么书上一定有这个答案。但答案显然全不适用。一个大兵,认识方字一千个左右,训练得法,他可以写出很好的故事。一个老博士,大房子里书籍从地板堆积到楼顶,而且每一本书皆经过他圈点校订,假定说,这些书全是诗歌吧,可是这个人你要他作一首诗,也许他写不出什么好诗。

这不是知识多少问题,是训练问题。你有两只脚,两只眼睛,一个脑子,一只右手,想到什么地方就走去,要看什么就看定它用脑子记忆,且把另一时另一种记忆补充,要写时就写下它,不知如何写时就温习别的作品是什么样式完成。如此训练下去,久而久之,自然就弄对了。学术专家需要专门学术的知识,文学作者却需要常识和想象。有丰富无比的常识,去运用无处不及的想象,把小说写好实在是件太容易的事情了。懒惰畏缩,在一切生活一切工作上皆不会有好成绩,当然也不能把小说写好。谁肯用力多爬一点路,谁就达到高一点的峰头。

历史上一切伟大作品,都不是偶然成功的。每个大作家总得经过若干次失败,受过许多回挫折,流过不少滴汗水,才把作品写成。你虽不见过托尔斯泰,但你应当相信托尔斯泰这个人的伟大,那么大堆作品,还只是一双眼睛一个脑子一只右手作成的。你如今不是也有两只光光的眼睛、一个健全的脑子、一只强壮的右手吗?你所处的环境、所见的世界,实在说来比托尔斯泰还更幸运一些,你还怕什么?你担心无出路,你是不是真想走路?你不宜于在迈步以前惶恐,得大踏步走向前去。一个作者的基本条件,同从事其他事业的人一样,要勇敢、有恒,不怕失败,不以小小成就自限。

(沈从文先生)

附:沈从文作品中的美言名句摘抄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沈从文《边城》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湘行散记》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沈从文《雨后》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沈从文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沈从文
我用手去触摸你的眼睛。太冷了。倘若你的眼睛这样冷,有个人的心会结成冰.——沈从文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
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沈从文《沈从文家书》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沈从文《边城》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沈从文《边城》
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沈从文《边城》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沈从文《边城》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沈从文《湘行散记》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沈从文《边城》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沈从文《边城》
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沈从文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一辈子最怕的是在同一人生实在是一本书,内容复杂,分量沉重,值得翻到个人所能翻到的最后一页,而且必须慢慢的翻。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热情既使人疯狂糊涂,也使人明澈深思。——沈从文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沈从文《边城》
宁可在法度外灭亡,不在法度中生存。——沈从文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沈从文《边城》
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我应当为自己感到庆幸。——沈从文
我要建一座希腊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
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沈从文《边城》
(本文内容整理自互联网)


(0)

相关推荐

  • 2次自杀未遂,最后被送进精神病院,沈从文为何会落入此等境地?

    1949年开春,沈从文自杀了!他将手伸进了电线插头,眼看就要触电,突然被儿子沈龙朱发现,一脚将他踹开,才保住了性命.然而,在3月28日,沈从文又动起了自杀的念头,他将自己反锁在家中,用利刃割开了自己的 ...

  • 【精品美文】沈从文的才和情

    大学时有同学毕业论文选材用到<边城>,对作者其人,其文,我仅仅是耳闻一鳞半爪.知道沈从文是湖南凤凰人,<边城>中有个清纯如璞玉的女孩翠翠.最近看了沈从文的几篇小说,从他的自传以 ...

  •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边城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座边城,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 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

  • 明明两个相爱的人,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在他的笔下,有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家,爷爷靠渡船谋生,孙女清纯天真.有一次在赛龙舟会上,孙女喜欢上了一个年轻人......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书名,就是沈从文的<边城>. 因为这部小说,我走进了 ...

  • 名家谈写作 | 沈从文:写作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

    如何读书.写作,以及评判一篇文章的优缺,大家见地各异,主张不一.鉴于此,中国作家网特推出"名家谈写作"系列文章,让古今中外的名家与您"面对面"倾授他们的写作经验 ...

  • 写作 | 沈从文:写作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

    沈从文先生说,写作没有秘诀,秘诀就是多读多写.而这之后的几千字,却不失为许许多多珍贵的"秘诀".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今天的我们也一定能从中获得许多启发. | 黄永玉1947年为沈从 ...

  • 建安风名家写作课 | 沈从文:技巧的价值

    沈从文,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 ...

  • 跟着名家学写作系列四

    跟着吴敬梓学写人 --<范进中举>中鲜活的胡屠户 <范进中举>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这篇小说主要刻画了读大半辈子书最后终于中了举的穷苦书生 ...

  • 跟着名家学写作系列三

    跟着莫泊桑学叙事 --<我的叔叔于勒>叙事特色 "文似看山不喜平" .一篇好的叙事作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故事结构安排波澜起伏,吸引读者. 现实教学中,大多 ...

  • 跟着名家学写作系列二

    跟着<孔乙己>学写人 写人叙事是初中生作文必须掌握的基本写作技能.贯穿整个初中阶段,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要进行这种写作训练.初中阶段几乎所有的考试,都要对这种写作技能进行考察,其必要性自不 ...

  • 跟着名家学写作

    跟着名家学写作

  • 汪曾祺:沈从文先生教写作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 ...

  • 沈从文:写作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

    给一个读者 沈从文 1."真真的秘诀是多读多做."       你问关于写小说的书,什么书店什么人作的较好.我看过这样书八本,从那些书上明白一件事,就是:凡编著那类书籍出版的人,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