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换外侧髌旁入路的手术方法探讨
采用膝关节外侧入路对中重度固定膝外翻患者行膝关节置换术。术中行膝关节正中偏外侧皮肤切口,行髂胫束苹果派样延长,自髌骨外侧“Z”字成形切开关节囊.以松解髂胫束止点、股骨侧及胫骨侧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关节囊为主进行软组织平衡。股骨远端内外翻截骨定为5°外翻,股骨远端旋转角度截骨采用Whiteside线结合内外上髁轴线定位,全部病例均行髌骨置换。屈曲位缝合关节囊,将关节囊外侧袖套结构(深层)与内侧支持带边缘(浅层)缝合。
自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8例10个膝外翻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外侧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1例1膝,女7例9膝。平均年龄68.2岁(58~79岁)。Krackow[5]I型外翻7例9膝,II型1例1膝。临床分型均大于15°,属重度外翻。其中双膝关节同时置换2例4膝,单膝关节置换6例6膝。7例9膝采国产后稳定骨水泥型假体(TC-Dynamic,PLUS),1例1膝采用进口旋转铰链式假体(RT-PLUSTM Solution,PLUS)。全部患者术后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出院时均能独立或习步架辅助行走距离平均超过100m。关节活动度由术前平均95.6°(85°~110°)提高到术后平均117.1°(100°~125°)。被动内外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12.6°(9°~15°)提高到术后0°。平均FTA角由术前的27.6°(20°~40°)提高到术后的6.8°(5°~9°)。KSS评分及功能评分由术前22.7分(9~48分)及26.5分(12~55分)分别提高到术后的86.4分(85~95分)及89.1分(80~95分)。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6个月(1个月~51个月),随访期间股胫角无明显变化,关节稳定性良好。
股骨外髁发育不良、髂胫束、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关节囊挛缩是导致膝外翻的主要原因,也是关节置换软组织平衡及截骨的难点。其关节置换手术较膝内翻操作技术难度大,采用外侧入路,关节囊“Z”字成形切开方法能够直接松解外侧韧带及软组织结构,并有效地缓解了腓总神经压力,解决了外侧软组织覆盖问题。该入路对固定性中重度膝外翻患者的关节置换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