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履秋,生于1919年,江苏兴化人。汪氏出身于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后从当地名医学习。为南京中医学院教授、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事医、教、研50余年,擅长内科杂病的治疗,尤其对类风湿、红斑狼疮、肝炎等病的治疗经验丰富。
【方解】南沙参、麦冬、地骨皮清肺润燥;石膏、知母清胃泻火;生地滋肾清热;地锦、僵蚕、青黛、泽泻、苦参乃结合辨病用药,几味均有降糖作用,其中僵蚕并可针对糖尿病伴呼吸道感染、神经炎、皮肤瘙痒、血脂增高等并发症。诸药合用,共奏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之功。【加减】糖尿病隶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因上、中、下三消的不同,又有肺燥、胃热、肾虚之别,治疗以养阴生津、润燥清热为原则,本方据现代药理研究及汪氏临床经验,有显著的降糖作用,且辨证结合辨病,熔润肺、清胃、滋肾于一炉,实为上、中、下三消之通治验方。
验方验案
刘某某,男,57岁。糖尿病史2年,一直服消渴丸治疗,病情控制不明显,尿糖(+++),空腹血糖13.2mmol/L(238mg/dl)。刻诊口渴多饮,小溲量多,腰膝酸软,精神疲乏,大便偏干,舌红苔薄黄,脉细数。治拟清肺胃,益肝肾,再参验方降糖之品,处方:南北沙参各10g,大麦冬10g,石斛10g,天花粉1~2g,知母10g,枸杞10g,熟地12g,山药12g,泽泻30g,地锦15g,地骨皮15g,青黛5g(包),苦参15g,僵蚕10g。上方连服14剂,口渴显著减轻,小溲亦减少,复查尿糖(+),症情有减,守原方继服5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尿糖转阴,空腹血糖6.0mmol/L(108mg/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