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校园足球需要大力扶持,更需警惕旧习

近日,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调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项目的文件(简称6号文件),根据文件精神,非奥项目向精简方向调整,足球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比重和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此举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冲击效应短期内很难预料,但如此政策性导向扶持,对未来高校体育工作乃至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几何,尤其是对足球发展的影响,需要做一些前瞻性思考。

首先,从运动项目自身的影响力来讲,增强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对于现阶段校园足球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的。自校园足球计划14年底启动以来,成绩斐然,但升学与踢球,尤其是中学阶段的文化学习与踢球之间的矛盾,一直是横亘在足球发展与应试教育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横沟,但随着校园足球运动等级、足球特长生招生及满天星训练营等政策的适时出台,足球与文化学习之间的鸿沟在缩减,当下,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向足球方向调整,更是在缩减足球与学习间鸿沟的一记有力助推,从短期来看,对于吸引更多青少年足球参与,增强高校足球运动水平无疑具有积极促进。

其次,此举是国家对大力发展学校体育、理顺小中大学校足球发展一贯性路径战略的决心与信心。中国竞技体育原先的发展路径,成本高、社会效应不尽人意,辉煌竞技成绩背后是更多对青少年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发展权利的一种忽视和侵犯。在学校体系中发展体育,发展足球,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足球人才规律的一种重新审视,是国家努力实现群众足球和竞技足球完美融合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如果在某些环节做好,相信对于足球在中国社会的将会得到更高层级的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对于国家层面出台文件对高校体育发展进行战略调整,也非常有必要对一些可能的问题进行前瞻性分析,以便于足球在学校体育或者高校体育发展中获得良性的发展契机和发展机制。

一方面,从社会学意义上讲,体育项目在特定社会群体的发展是与这一特定社会群体的民族性、地域性及文化性等社会因素高度关联的,发展或者取消某一项目在高校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科学论证,切勿机械模仿他人或强行干预。大学体育是大学教育功能的组成,也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如何发展应更多听取高校自身的发展意见。“南为橘北为枳”,文化的自洽性是影响事物发展最为持久和深远的力量。因此,高水平运动项目的调整一定要多多听取和尊重高校自身的意见。

另一方面,警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足球项目的发展,切不可变成少数学生和利益群体的摇篮。之所以提出此警示,是因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现有建设很大程度上是脱离了当初政策初衷的,成了少部分运动员镀金拿学历的“绿色通道”,如果学生运动员培养路径和原先的输送机制不改,6号文很有可能成为少数学生和利益群体的助推剂,并不能有效改善现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存环境,也很难对整体校园足球发展工作带来正面促进效应。

简言之,高校高水平运动的发展,应给予高校更大更多的自主权,因为这是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与此同时,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发展,应摒弃原先旧习,要更多给予中小学校园足球树立良好的发展示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