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街区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记忆,繁华褪尽,老街区传承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条荆公路,留住街区味道。2013年8月底,天热,行走于荆公路穆堂路口康达城下,这个地方8年来没有改变。
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抚州古城内仅存的两片街区之一,是古城价值与特色的核心载体。梵罗山巷,现在正封闭施工,也不知这里变成什么模样了。
那个时候,荆公路一带还没有开始动迁改造。宝应寺古井对面,保留下来的一个单位大门的砖柱上张贴着风水大师的广告,一侧是单位宿舍,一侧是老民居。
而今,对面的砖柱换成了街灯,单位宿舍和老民居也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建新如旧”假古董。
人来车往的道路一侧、“二建”公司对面的人行道,成了不锈钢作坊。
一家棉絮作坊,翻新旧棉胎。
怯生生的小女孩,躲在大人的身后。
用上了机械,一条棉胎就要做好了。
一个篾匠,正在编织单车用的竹箩筐。竹篾加工,靠的传统手艺。
狭小的理发室,一人一椅,老师傅老手艺。
街边巷尾,是大妈们聚集纳凉的地方,拉个家常,洗衣摘菜,做寿个十字绣……是啊,这里承载着许多老抚州人的回忆,散发着邻里街坊浓浓的人情味。
马路牙子也成了临街商家的厨房。
“秀启武陵”民居。八字门头,修缮前后都能显出临川世家大族的气派。
“维角钟祥”宅,门头雕花精致,保存原汁原味。
今日的儒林第,铁将军把门。
8年前,这宅子居民还未动迁,从门外看去,一位银发大妈坐在堂前,这里是她的厨房。
荆公路与邓家巷拐角处,高墙根、大树下,小孙女陪着老爷爷摆地摊。
依然是高墙深院,依然是大树苍翠,如今更显出士林望族的古宅风光。
8年前的邓家巷口,邓氏公祠和延陵世家民居,最扎眼的是高墙上掏出来的窗洞,如同一个个长疮的疤痢眼儿。
如今上面一层的窗洞堵了,下层的窗户改成了仿古石雕竖窗。
延陵世家民居大门口的变化。注意到了吗?8年前大门台阶中间有一条水泥坡道,那是方便推自行车用的。
延陵世家民居内。
荆公路上,有很多老旧的宅子。
一座大夫第,有院门,有宅门,好几进的厅堂。
精美的木雕窗棂。
天井全是用长长的整块条石铺成的,人们就生活在这样的宅子里。
不过,很多房子环境堪忧,杂草丛生,家禽散养,污水横流。
人们还在这里刷锅洗碗。
人们一直生活在这里。这位满头白发的大妈在制作祭祀用品。
孩子们在这里玩耍、学习。
更有音乐考级辅导培训,为孩子们实现音乐梦想。
8年过去了,荆公路街区完成了动迁,进行着保护修复。如今又行走在荆公路上,不时可见历经沧桑的古宅,犹如穿梭于现代与历史之间,感受到荆公路亦古亦今的别样韵味。希望能保留历史根基,延续街区乡愁,在繁华中重新感受“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