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浙西”建德行(新叶古村)
浙江建德大慈岩镇新叶村,有着800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明清古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是国内最大的叶氏聚居村,也浙江省历史文化保护区,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春天里的新叶村马头墙矗立在大片的油菜花中,黛色的瓦、粉色的墙,宛若一个“风情小镇”。新叶村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背倚玉华山,故新叶村子系被称为玉华叶氏。从玉华叶氏第一代到这里定居后,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一直没有间断地保持着血缘的聚落,繁衍成一个巨大的宗族。
新叶村完好地保存着16座古祠堂、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村口一组特别的建筑:抟云塔、文昌阁和土地祠。土地祠乞求丰年,文风塔和文昌阁企乞求文运,三者在一起,完整地反映了农业时代叶氏家族耕读传家的理想和追求。
这座塔叫“抟云塔”,又称“文峰塔”。始建于明朝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当时用堆土法建塔,塔建好后要把土挑掉,工程浩大,费时八年多。塔为砖砌,七层六面,塔高38.8米,直径4.4米。底层有三门,二层以上各层开三窗,为求塔体坚固,相互错开排列。塔身体上下无任何雕饰,造型端庄、秀丽。
文峰塔建成之后300多年,清朝同治年间又在它脚边造了一座文昌阁。文昌阁是文风塔的配套建筑,同样为了乞求文运。
文昌,顾名思义:“文运昌盛”。文昌阁供奉的主神就是“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就是执掌文运功名的神灵,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魁星”。文昌阁阁楼与底层楼梯相连处设了覆门,平时上锁,楼上供奉着文昌帝君,人们只能在楼梯下望阁瞻仰,焚香祭拜。而古代是允许读书人祭拜文昌帝君其身,考试之前都会来这里拜魁星,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魁星的护佑,考得好功名。
堂前悬挂着儒教学派的创始人——孔圣人像。圣像之下,摆下书桌,俨然学堂。
堂下悬着一支硕大的状元笔,可供把玩,沾沾文气,圆圆状元梦,让你空欢喜。
这里是一座土地祠。它紧贴文昌阁,里面有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神像,两位老人慈眉善目,就像两位保护神日夜保佑着村民的平安。
虽然抟云塔和文昌阁建于不同时期,但它们的组合十分和谐统一。如今,雄伟高大的抟云塔和雍容华丽的文昌阁是村子的地标,让人很远就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参观完文昌阁,到村中心去看看村落里原真的农耕生活面貌。在我们面前的牌坊,上有“耕读人家”四字,这标明了新叶村的立世之本。“耕读人家”,意为“耕可富家,读可荣身”,这是农耕文明时期人们崇高的生活理想。
新叶村按五行九宫布局,包含着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村里的街巷有上百条之多,这些街巷,宽的近3米,窄的只有80厘米。两侧房子高而封闭,巷子窄而幽深。纵横交错的街巷将户与户、房子与房子连成一个有机、有序的整体,构成一幅体现东方神秘文化的立体图象。
最有表现力的部分是山墙。叠落式的山墙不但在正屋的两端有,在厢房也有。所以村子里满眼都是高高低低的山墙,它们使整个村落呈现出热热闹闹的、层次丰富的、活泼跳动的轮廓线。
走进巷道,踏在平整的青石板路上,七个多世纪漫长的宗族发展史,随着狭窄潮湿的小巷,高大、斑驳的风火墙,庄严、肃穆的宗祠而渐渐清晰起来......
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是一幅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历史画卷,是一处令现代人流连的世外桃源,让人感觉到现代社会少有的自然和恬静。
这组建筑叫进士第,也叫荣寿堂,是崇智派的分祠,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荣寿堂前有一口四方塘,塘里水是活水,水质很好。
荣寿堂出过一个进士,叫叶元锡,是清朝康熙(公元1691年)辛未科进士,后来在湖广应城、河南阳武县做县官,是一个清官。在位时被人用毒药毒死。唉,清官也难为!
在一条条幽巷、一级级青石板中,我们读到了岁月的变迁和叹息,也读懂了新叶人的追求和快乐。这里不仅有一座座写满历史写满沧桑的古建筑,这里更是一方让人流连的净土。
“大门里”,一处不起眼的建筑,可别小看它,大门右侧墙上挂了牌牌——新叶村乡土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雕是新叶村祠堂特色之一,许多的梁、枋、斗拱等,全部精雕细刻装饰着人物、灵兽、百鸟、回纹等,布局严谨,造型优美。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雕饰图案,无不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村里的这个工坊,让你见识传统木雕精湛技艺的传承。
新叶村何以能保留如此完整的古建筑群,成为现代的宝贝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陈志华教授有专著《新叶村》作了回答:一是地理位置原因。新叶村太偏僻,太封闭,对外面的世界变化了解不多;二是宗法制度森严。新叶村是按血缘聚落的村落,宗法观念很强。认为:祖宗留下的房屋是不能随便拆掉的。即使自然倒塌或水、火灾害毁坏了,也要在原基地上重新建造;三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住宅更新的速度很慢。
“醉仙居”自酿美酒。
也不见谁来上一盅土曲美酒。
村落中间有一个半圆形的大池塘,塘边是全村的中心——宗祠厅堂。本村本族重大的政治活动、祭祀活动和文化活动都在这里进行。
有序堂是玉华叶氏的总祠,位于村子的北端,它也是新叶村的结构中心。新叶村最早的住宅都建在它的两侧。到玉华叶氏第八代时,开始分房派建造分祠。这些宗祠就分布在有序堂的左右和后方。
建造最早的祠堂——有序堂。
三进两明堂结构,于元代三世祖叶克诚主持建造(始建于1290年),民国十二年重修。建造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厅内方砖铺地,石柱立于各天井两旁,雕梁画栋,徽派风格,东阳工艺。
内设戏台,为新叶村当时的主要活动中心;顶挂古时历代传世匾额,还有一块皇帝圣旨,格外醒目。
双美堂可称得上是民居瑰宝,是名副其实的豪宅。建于民国初年,其主人为当时的七大乡绅之一,这座大宅前有开阔庭院,后有花园小院,一方小小的水池内还有几尾锦鲤游憩,院内还置美人靠,祥和惬意的气氛令人向往。
西山祠堂是新叶村最早的分祠。又名“万萃堂”,建于元代,有三世祖叶克诚主持兴建,为新叶村玉华叶氏祖庙。
明代嘉靖年间迁至双溪(村北抟云塔北侧),命名为“万萃堂”。清康熙八年(1669年),仍移至旧址,更名为西山祠堂。
祠堂正厅上方悬挂玉华始祖画像,后厅供放历代祖宗牌位。每年农历三月三,新叶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其在叶氏族人心目中的地位和热闹程度都要远胜于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
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凡的村落,却在当今四处充斥着文化快餐和电子垃圾的文明社会中固执地捍卫着自己的传统,几近虔诚地守护着这个拥有三千多人口庞大宗族的精神图腾,以坚不可摧的家族制度维系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膜拜,成为中国农村宗族制度和民俗文化的一个活注脚。浮光掠影般游览过新叶村,不由地与同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千古第一村”——流坑村相比一番。论规模、文化积淀、历史价值旗鼓相当,可能流坑还要更胜一筹;论保护、维护、利用及环境卫生就一言难尽了。一个按血缘聚落的村落,宗法制度森严也并不全是坏事。试问:祖宗留下的房屋是不能随便拆掉的,即使自然倒塌或水、火灾害毁坏了,也要在原基地上重新建造,流坑,能做到吗?
感谢市登山协会组织的这次出游。新叶村头,合影留念。
(2017年4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