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好心办错事,工作中的常见操作也不能掉以轻心

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无损于患者为先”,这句话表明确保患者安全是医疗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已列为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中的第六点目标 。

护理工作琐碎繁杂,有时看似简单的操作,如果疏于防范,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下述案例中的护士本是好心,却因操作不当给患者带来伤害,也给自己惹上麻烦。

案例

介绍

患儿,女,10岁,因“脑积水引流管分流管断裂,咳嗽5天”入院。病后患儿精神差、食欲差,大小便正常,睡眠可。既往确诊为“脑积水”,做过“脑积水搭桥”手术,长期卧床,无自理能力。

入院查体:体温 36.2℃,心率 96次/分,呼吸 22次/分,体重12 kg。神志清,精神差,发育落后,不能站立及行走。营养差,皮下脂肪薄,弹性减低,四肢肌肉萎缩,甲床苍白。胸部、腹部皮下可见脑积水引流管。头围增大至64 cm。右侧颞部可见长3 cm左右引流管凸出皮肤表面,渗液较多。睑结膜苍白,口唇发绀,四肢自主运动少,末梢发凉,肌肉萎缩。

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患儿于入院后第5天行分流管植入术,过程顺利。

交接患者时,病房护士发现患儿盖着厚厚的被子仍四肢冰凉,遂将热水袋放在患儿上肢取暖。

半小时后巡视,发现热水袋滑行至患儿腰骶部,大腿外侧皮肤发白,中间有一花生米大小水泡。

立即移除热水袋,上报护士长,请伤口小组会诊,予以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每6小时更换一次敷料,经积极处理,伤口于2周后愈合。

热水袋具有镇痛、解痉、保暖、舒适的作用,如同降温使用的冰袋一样,热水袋也是科室的常用物品之一。因其使用简单方便,被广泛应用。

也恰恰因为简单,许多人忽视了其潜在危险,使用不当引发烧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

患儿为什么会发生烫伤?

无自理能力,感觉不灵敏,发生伤害时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少。

护理人员疏忽大意,使用热水袋前未全面评估,对潜在风险了解不够。热水袋水温度过高,使用后观察不及时。

如何安全使用热水袋?

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体温、意识状态、治疗情况、局部皮肤情况、活动能力、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检查热水袋功能:老化的热水袋禁止使用,以防漏水等意外发生。装热水前,要检査有无渗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水温:成人60~70°C为宜。昏迷、老人、婴幼儿、感觉迟钝、循环不良的患者应低于50°C。

装水时:放平热水袋,一手持袋口边缘,一手灌水,装水为热水袋容积的1/2至2/3为宜,不可超过热水袋容量的3/4,驱尽热水袋内的空气。

装水后:擦干热水袋,拧紧盖子,倒提,检查有无漏水,加上保护袋或在外面包一层毛巾。将热水袋放至所需部位,袋口朝向身体外侧,用时不超过30分钟。

使用后:倒空水,倒挂、晾干,盖好盖子,放阴凉干燥处存放。

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检查热水袋性能,有无破损,塞子是否配套。

2.炎症部位热敷,装水量应1/3满,以免压力过大引起疼痛。

3.特殊患儿,如年老体弱、意识不清、婴幼儿等使用热水袋时应加保护套,或将热水袋放在两层被服之间,以免发生烫伤。

4.加强巡视,定时检查局部皮肤情况,必要时进行床边交接。

这件事,也敲响了警钟,提醒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做任何操作时都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按部就班,执行相关流程。

任何时候,严格执行制度与规范是保障安全的基础和根本。切不可因操作简单,而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当你认为自己没有错的时候,错误就会找上门,因此要时刻保持慎独、批判、认真的工作态度。

患者安全是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患者安全了,优质护理才能落实到地,患者满意度才能提高。

作者:刘转巧

图片:作者提供

感谢作者来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