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0年,相继有三位重要的人物死去,关羽、曹操和吕蒙。关羽进攻曹操,被吕蒙算计,曹操和吕蒙合力击败了关羽,最后关羽死于东吴人之手。可以说关羽被杀,吕蒙是始作俑者,蹊跷的是,关羽死后,曹操和吕蒙也相继死去,曹操年龄大自然病逝可以理解,可是吕蒙年仅42岁就死了,令人怀疑,书上只说吕蒙是病死的,后来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被关羽锁魂,再比如说吕蒙打乱了孙权的战略,死于孙权之手,作为笔者倒是认同死于孙权之手这一说法,原因也很清楚,孙权嘱吕蒙,只夺取荆州,不可杀关羽,如果要杀也是驱赶到曹操地盘即可,借助曹操之手,但是吕蒙在执行过程中并不没有完全执行孙权的嘱托,他夺了荆州就算了,但杀关羽为东吴引来了几乎亡国的祸水,把一件合理合法的事搞成了不合理不合法的事。
法理上荆州属于东吴,因为孙刘结盟的时候约定赤壁之战后荆州归东吴,所以夺回荆州合理合法。刘备也找不到什么借口,可是吕蒙杀了关羽,这等于直接撕毁了孙刘联盟,并且引来刘备的复仇大军。如果刘备一旦攻打吴国,魏国不但不会帮吴国,还会趁机攻打吴国,分吴国地盘。孙权当时的恐慌程度可想而知,孙权当时干了两件事:第一、把关羽人头送给曹操,转移祸水;第二,吕蒙死亡,并说是关羽追魂,其实是夺了兵权。第一个是为了避祸,躲开正在顶峰的蜀汉大军。第二个因素一是为了堵刘备的口,更关键的是东吴水军一直不能为孙权掌控,这是孙权的心病。吕蒙不听孙权号令,手下马忠杀了关羽,这自然是因为吕蒙没有下不杀关羽的命令,这一点上,孙权十分恼火,不论是避祸还是夺兵权,吕蒙难逃一死。
从情理上看,吕蒙是人才是忠臣,但从操作上来看,吕蒙并未完全领会孙老板的意思。几乎打乱了孙老板的全盘计划。孙家经营东吴三世,一直都相安无事,偶有战乱也因为孙刘联盟破了强大的曹魏,换得难得的太平,但并不表明孙家没有一统天下的野心,只是碍于实力,需要继续经营,但吕蒙却有点急功近利了,逞一时之英雄,让孙老板的一统天下的梦想与野心瞬间崩塌,你说孙老板能放过他,从情理上来讲,吕蒙也难逃一死。从孙权的角度,他要的是夺取天下一统天下的长期主义,而吕蒙只是想要机会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并没有将东吴的长期计划与战略进行彻底和很好的执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孙权是个战略家而吕蒙只是战术家,他们层次不同也就自然导致了吕蒙之死,毕竟战术是为战略服务的。用很长篇幅来讲历史故事也无非是要引出我接下来想要谈论的经营思维与利润思维。我所谈论的也不过是我工作中所经历的,比如利润思维,几乎每天都在强调,但我想清楚的表达,利润思维的想法很好,但需要明确利润不是凭空而来的,真正重要的是经营思维,利润来自于经营,抛却经营谈利润从实践来看,很容易造成杀鸡取卵和饮鸩止渴,毕竟经营概念你不要期望大部分人有此认知,甚至是有过实践,听说过和实践过它一直都是两回事。经营是长期行为也可以称为长期主义,把目光放在眼前谈经营,本身也是投机。如果一定要将经营做个区分,还非要给套上一个词,我想也只是“运营”合适,只是委屈了“运营”。在谈论利润思维的时候,我们必须让稍微有点层次的人先行就像让一部分先富起来一样,然后是先富带动后富。在先行者这里,你不但要导入概念帮他们理清概念,还得给方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落地,也就是所谓的战术动作。但这仅仅也只是局部效应的运营,还谈不上长期主义和经营。经营思维的养成一定是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同行看自身,不要用同样的方式去击败你的对手,用同样方式去击败对手的往往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于行业的可持续性以及发展生态环境都是一种破坏,高明的经营从来都是引领者,这也是判断经营者和战术者的一个维度。当然,在战术运用中,搅局者的出现或许对应的正是在为自己的整体战略服务也说不定,考验的还真是背后操盘人的格局与见识,就看你的水平如何?是否看得懂对手的每一步棋。正如我在之前的文章所言,运营从来都是动态行为,是攻守易型的,攻与守没有定式,全凭经验所引出来的直觉以及快速做出来的判断。在实践中能真正践行长期主义的企业并不多,即便有些所谓的大公司,也可能会因职业经理的不同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去攫取短期利益动摇企业的根本与初心,这就要上升到对初创者的初心是否真正了解吃透,当初创者都在迷糊中,都在嘴上说事业行动做生意的时候,他的企业从头到尾做得一定是一门生意。至于吕蒙之死,只能说明孙老板是个长期主义者,吕蒙杀掉关羽,吕蒙赢得了每一场胜利,却让孙老板输掉了整场战争。至少关羽死后,东吴和蜀汉之间因为战争,即便互有胜负,但都消耗了自己的元气,然后再次加速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历史没有如果,但假设真有如果,关羽死在了曹魏手里,东吴获得了荆州,孙老板一统天下也说不定,只是时运不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