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则五年,长则十年,这些银行为何成为上市“困难户”?

2月5日,重庆银行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正式成为西部地区首家“A+H”上市的城商行,同时也是开年后首家登陆A股的银行。

本次公开发行新股3.47亿股,发行价格为10.83元/股,募集资金总额37.6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重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

这对于重庆银行来说,无疑是“及时雨”!

然而在回顾其上市之路时,我们可以发现重庆银行其实走得并不顺畅。据公开资料显示:

2007年,重庆银行首次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

2012年2月,重庆银行才进入A股IPO排队企业名单;

2013年11月,受政策影响,重庆银行IPO审核状态显示为“终止审查”;

2016年,重庆银行A股上市计划再次启动,原重庆银监局批复同意该行A股上市申请;

2018年6月,重庆银行正式递交A股上市招股书申报稿,并获证监会受理;

2020年8月27日,该行A股IPO顺利过会,A股上市计划迈出关键一步;

2020年10月13日,重庆银行前十大股东之一的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20年12月18日,证监会下发了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获A股IPO批文;

2021年2月5日,重庆银行A股上市;

前后共历经14年,最终得以成功登陆。

小编在整理材料过程中发现:上市难,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并非个例。

难!难!难!

在疫情和金融去杠杆等压力下,银行对资本的渴求更为强烈,而上市无疑是一条最有效的融资渠道,目前拟上市银行主要是以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为主。

即便银行这边为上市纷纷摩拳擦掌,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在梳理“后备军”银行的IPO之路,有银行在辅导备案阶段就开启上市长跑,亦有银行不断拉长IPO战线,经历终止审查或撤回材料后重新出发。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银行IPO进程几乎陷入停滞,仅有厦门银行1家登上A股,这与2019年多达8家银行成功登陆A股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

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截至2021年1月28日,除了上海农商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3家已过会银行之外,目前排队待审的银行共有13家。其中,厦门农商行、亳州药都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江苏昆山农商行、湖州银行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兰州银行、江苏大丰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东莞银行、广东南海农商行、广东顺德农商行、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选择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除湖州银行审核状态为“已反馈”外,其余12家银行均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第一梯队拟上市银行排队进展

另外,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排队的银行中,除广州银行、重庆三峡银行以外,其余11家的上市之路大多数都已经走了3年,其中,东莞银行作为拟上市“元老级别”的银行,它的上市之路更是长达13年,目前仍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

另外,在各地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的拟上市银行“第二梯队”中,不乏有银行早已摆好了备战IPO长跑的架势。例如早在2011年,洛阳银行就已经和中信证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在这十年期间中信证券曾发50余次辅导工作报告,然而截止目前其上市之路始终没有新的进展。

症结何在?

在纷纷抢着登陆A股的背后,隐藏的是中小银行迫切希望借助资本市场突破自身瓶颈的诉求。由于前期银行业的业务扩张比较显著,经济周期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去年疫情给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监管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现阶段中小银行对“补血”的需求更加急切。

2020年12月30日,银保监会在其官网发文再次强调,将持续推动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大力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拓宽资本补充渠道,提升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切实保障我国银行业整体保持稳健的资本充足水平。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采访中也曾表示:“IPO依然是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达到上市要求的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寻求IPO。”

银行有需求,政策也支持,那为何有些银行上市之路走得磕磕绊绊,甚至成为“上市困难户”呢?

经过梳理发现,对拟上市的中小银行而言,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重大处罚情况、业务拓展能力、稳定性、以及银行股东确权与股权架构等因素都是阻碍其上市之路的绊脚石。

以拟上市“元老级”银行——东莞银行为例。

2008年3月东莞银行首次递交材料后,在2012年进入IPO“落实反馈意见”阶段,从此再无实质性进展的事实。在2014年,东莞银行出现在IPO“申请终止审查”的企业名单之列,第一次IPO失败。

2019年3月向深交所中小板提交招股书,目前处于“预先披露更新”状态,距离第一次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已过去11年。

有行业人士分析,股权较为分散可能是东莞银行第一次IPO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上市之路中,如果股权较为分散,可能会引起发审委对公司控制权是否稳定、未来发展是否受影响的看法。然而,东莞银行股权分散、部分股权未确权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

东莞银行2019年度报告披露,目前该行仍为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状态。至报告期末,该行股东总数5181户,其中:机构股东81户,自然人股东5100户。

▲图片来源:东莞银行2019年度报告

其实,东莞银行此前也做过一些调整,国有股份持股比例有所增加。2016年末到2019年末,国有股份持股比例分别为27.29%、35.37%、36.13%、36.13%。虽然国有股份持股比例提升,但其中持股超过5%的股东仅有东莞市财政局,它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却不是控股股东。

无独有偶,据了解,对于同在排队审核队列的广州银行来说,股权结构问题一直是阻碍其上市的重要原因。

早在2011年,广州银行即提出上市目标,但进展缓慢。市场有分析认为,股权过于集中是广州银行上市进程的重要阻碍。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股权优化之后,广州银行已将单个股东持股比例降至监管要求的30%以下。

同时也有银行存在“差异化”掣肘,比如根据洛阳银行近几年的辅导报告,土地、房产等规范确认工作就成为该行上市之路上一直未挪开的“拦路石”。

在当前监管的日趋严格的趋势下,即使是只差临门一脚,也有被证监会驳回的情况。

以刚刚过会的瑞丰银行为例,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在原定2018年7月10日上会接受审核的前一天,证监会以其“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为由取消了对其IPO申请的审核。此后该行对外解释为“取消上会主要原因是财务数据已临近有效期,目前正在进一步补充材料,相关工作仍在继续有序推进。”

怎样突围?

去年银行IPO进程缓慢,如今2021年刚开年就有一家银行成功上市,无疑极大程度上振奋士气,接下来银行IPO进程是否会加速?未来审核重点在哪?怎样突出重围等成为了众多银行关心的问题。

投行从业人士何南野指出,未来银行上市审核可能会依旧保持严格态势,在数量方面也将有所控制。

一方面是随着我国经济回归正轨,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依旧激烈,银行本身的盈利压力将会更大,其各类指标都有可能进一步恶化,这将不利于监管审核;

另一方面,未来A股的政策支持行业依旧会偏向科技、医药等,对传统银行会有一些限制,大规模的银行上市的情况应该是基本不可能。

然而,在监管扶持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背景下,对于那些金融科技优势突出的银行,预计其IPO进程会加速,对于一些差异化优势不明显的银行,预计其IPO道路在逐渐变窄。

当问及“什么样的银行未来IPO之路可能会顺畅”时,何南野分析道:

“一是业绩好,资产质量优质,风控优势突出;二是金融科技优势突出的中小银行;三是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科技企业融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银行。当然,要成功上市,最核心的还是业绩良好且各类指标达标,这才是证监会最关注的因素。”

同时他也提及:“要实现这些目标,一是要进一步稳固资本金规模,加大股东增资或吸引新的战略投资者;二是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在传统信贷业务之外,扩大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三是强化科技优势,打造科技密集型的轻型银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