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深圳交通网络的毛细血管,流淌着数字化编码

来源:懂懂笔记

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会被冠之以“经济特区”之名,而它承载的,是改革发展的起点,1980年,深圳成为了经济特区。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诞生于深圳的标语,折射出深圳人追求效率的一股子拼劲儿,是深圳经济特区突破传统思维束缚、杀出一条血路精神的集中体现。

“深圳速度”一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是深圳大踏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真实写照。40年的时间,深圳已经从一个只有30余万人口,几条马路的小村镇,发展到人口2000万的现代化大都市,道路里程超过6000公里。

已实现100%城市化的深圳,也从“高速增长”继而转向“数字化发展”。交通作为联接城市各体系的重要纽带,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物流的重要通道,在转型智慧城市的道路上,深圳交通引领了改革的方向。

飞在深圳

与世界“无缝连接”

去年底开始,去深圳机场乘机的人会发现这里有不少新的变化,过去机场需要出示身份证件和机票,现在变为了刷脸乘机,从排队安检到办理托运手续以及登机,全部实现人脸识别,排队效率大大提升。

另一方面,原先登机前总会有广播通知未到的乘客,现在会直接联系到乘客预留的手机号码,并告知其最快捷的办理登机途径和到达候机厅的路线,减少乘客的误机比例。

这些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源于深圳机场对效率的追求。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也是中国四大航空货运中心及快件集散中心之一,2019年旅客吞吐量达5293.19万人次。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繁忙的机场,最开始建设时,就面临不小的挑战。深圳机场自1991年通航以来,便制定了依托特区、服务城市的发展规划,一直致力于国内航线发展,将服务深圳本土企业发展立于首位,企业走到哪里,航线就开到哪里。

一直到深圳经济的崛起,深圳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扎根,成为国际航空枢纽,又成为深圳机场新的使命。

近年来,深圳机场以年均新开10条以上国际客运航线的增速,着力提升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国际化水平。数据显示,深圳机场国际客流增速已连续三年超30%,居全国大型机场首位,抒写了民航发展史的“深圳速度”。

在国际业务为深圳机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时,新技术也催生深圳机场高质量“智”变。

机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关键的挑战是应用、平台、网络、行业终端之间的数据通道和业务通道打通,因为众多数据和业务孤岛存在,使得大量数据和业务存在断点。

实现数据联接,构建无处不在的智慧机场,亟需一个开放、智能、易用的数字平台,支撑起机场数字化能力建设。

深圳机场便以华为ICT为基础、通过数字平台整合loT、大数据+AI、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源,联合合作伙伴实现业务共享,基于“平台+生态”的理念构建起“未来机场数字化平台”。

通过ICT技术,可以将参与交通运输的每一个人、每一件货物、每一个交通工具,每一个业务流程数字化,汇入数据湖,进行智慧化管理,构筑智慧化大交通。深圳机场也从过去的“运力”时代,向未来的“算力”时代转变。

华为企业BG总裁彭中阳指出,以云、5G、AI、大数据等ICT技术为代表的“算力”与交通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安全,效率,体验全面提升的智慧交通,是解决交通工具的持续增加反而降低通行效率矛盾的关键。

深圳机场携手华为规划建设了近100个智慧化项目,其中包括在全国率先推出智能机位分配、智能安检通道等项目,并全面推行旅客全流程“一证通关”、“自助值机”等服务,逐步形成了机场安全“一张网”、运行“一张图”、服务“一条线”新模式。

刷脸登机便是服务“一条线”的核心内涵,乘客在机场的每一个环节,都用人脸作为OneID,实现无感畅行机场。

机场也将人工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应用于地服作业节点采集、全流程人脸识别、场面预警等领域,提升机场的运行效率、应急处置能力和旅客服务体验。

乘在深圳

数字化汇流“深圳蓝”

深圳机场是人们到深圳到第一印象,而深圳出租车就是这个城市流动的名片。

司机老刘是懂懂笔记一次出差深圳时候认识的朋友,有几十年驾龄的他已经快要退休了。一次乘车过程中,老刘指着外面说:“唔,这就是二线关啦。”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后,东起小梅沙、西至宝安的南头安乐村,一道铁丝网将深圳分成两部分,关内的深圳经济特区和关外的宝安和龙岗区,而出入的地方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二线关”。

“关内红的,关外绿的”是老深圳人都懂的暗语。关内的红色出租车,曾是深圳特区的标志之一。

因为绿的不能在关内行驶,便催生了一个“接驳车”现象,在关外打车的顾客乘坐绿的到达二线关后下车,转乘红的继续行驶。这既是一道深圳独特的风景线,也是深圳红绿出租车体系既矛盾又共生的体现。

2010年,比亚迪的纯电动出租车“蓝的”开始多了起来,蓝色出租车的普及,在加快红的和绿的经营区域一体化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碳排放量,守护了“深圳蓝”。

2018年9月28日,深圳巴士集团深圳运营的4681台出租车实现全面电动化,成为全国最大的纯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运营集团。

在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指导下,今年出租车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深圳出租”上线运营,它采用在线预约、智慧化派单、计价云同步、移动支付、在线评论等数字化手段,将出租车进行了全面的在线化升级,深圳也成为全国首个出租车巡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同样加速数字化节奏的还有深圳公交,全国首个5G智慧公交车队落户深圳,为了让市民提前体验到5G的便捷,巴士集团在沿途布设了68个基站。

2019年8月,深圳巴士集团在三八红旗车队10路、14路投入50辆5G智慧公交车,公交上配备5G终端—华为5G CPE和华为AP设备(无线接入点),市民搭乘这两路公交车能体验到极速的5G网络,当人们搭乘公交车时,可以用手机等普通终端通过云管理AP接入5G 网络,实现远程自动化运维免费体验5G高速率、低时延所带来的极致网络体验。

体验过智能公交的市民不禁感慨,以前只有2格到3格的网络信号,现在满格后可以随便发朋友圈了。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运营企业,深圳巴士集团是深圳地面公共交通的主力军,运营常规公交线路358条、网络定制公交线路828条,运营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等近1.3万台,年客运量超过8亿人次,助力深圳高效运行,让每一个乘坐深圳巴士集团交通工具的市民都能获得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此外,为了更好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深圳交通中心多年前便与华为在智慧交通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基于华为的通讯、硬件和数据库技术,共同为城市运营管控和出行服务提供系统支持。

今年,深圳交警与华为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联合创新共建“城市交通大脑”,打造鹏城交通智能体,这也是全国交警系统首例与华为合作组建的“智慧交通”创新机构,致力于探索更为高效的交通管理技术体系架构。

行在深圳

顶层设计智慧交通网

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已经突破8亿,以深圳为例,全市有约1.5万个大社区、5500个大公司、几百个大商圈、平均每公里的车辆密度为530辆,居全国第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深圳也面临着交通拥堵这一城市痼疾,人、车、路的矛盾在逐渐凸显。

作为特区,深圳的交通管理制度创新,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如拉链式通行、潮汐车道,都是在深圳试验成功后,向全国推广。通过科技手段提升交通管理效率,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深圳350万辆机动车上路的重要手段。

深圳特区建立之初,在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上建立了很多系统,形成了现在人们常常提到的“信息孤岛与烟囱”,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要先解决有无的问题。

懂懂笔记认为,深圳已经走过了信息化的草创阶段,随着城市数字化发展,就不能再建更多的烟囱、更多的孤岛,它需要通过顶层设计,统筹考虑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构建。

过去深圳街头最为普遍的,是岗亭指挥交通,这里就是路口的指挥枢纽,一系列信号与交通指令,从这里发出。

而智慧交通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依托路面民警、电子警察、指挥中心的立体交通逐渐在深圳成型,通过建立城市交通综合运营管理平台,交通的管理正从有序运行,向整体运营转变。

“'鹏城交通智能体’是深圳交警与华为公司联合创新的产物,从顶层设计入手,全面规划深圳城市交通体系,并以视频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核心,建立了一个统一、开放、智能的交通管控系统。”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科技处处长李强说。

通过全面规划深圳城市交通体系,鹏城交通智能体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为深圳建立交通管控系统的同时,还构建了统一的数据采集、分析及处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高度共享、融合和综合利用。

在深圳有这样一个知名网红熊警官,只要你在深圳有车,不认识熊警官肯定要被人说没见过世面。

短视频兴起后,熊警官将执法视频和法律讲解内容上传到网上,因为风趣幽默,执法人性化,而不是冷冰冰的一罚了之,这种有情有性的执法,成为深圳交警的一面旗帜。

熊警官不仅让全国人民看到了深圳交警的执法态度,更展现了深圳数字化的交通网络力量。深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勤务、卡口、PDA等各类基础资源,搭建了横向战略性的交通管理平台,纵向建设智能化的科技场景和应用体系。

高清电警、高清卡口、4S智慧系统、三维地图场景叠加等设备的引入,全程支撑了一线民警规范高效的执法。

现如今,总是跑在外面的熊警官,时常坐在交通智慧总控室内,在科普道路交通知识的同时,也运用先进的监控工具,让违法司机的行为成为典型案例。

坐在深圳

回家只是一场“扫码之旅”

在深圳交通系统的变迁中,懂懂笔记认为深圳地铁是变化速度最快的,它也是深圳商圈崛起的见证者。

深圳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直到2004年才首次开通地铁,比中国大多数一线城市晚了十多年。如今,深圳地铁已经有了8条线路,2020年深圳地铁又将迎来5条线路开通,2035年远期规划,深圳地铁将会建成33条线,1335公里总里程的轨道交通网络。

地铁,对于已经成为亚洲经济总量排名第五城市的深圳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深圳地铁现在、未来都还将一路狂奔,这就是深圳速度。

【起步阶段】1998年年底,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开工。那时只建设了两条线路,1号线和4号线,一共只有27公里,自此深圳地铁时代来临,居民置业开始西移。2004年深圳住房均价是5980元/㎡。一年后,深圳的豪宅香蜜湖1号开盘,平层均价2万,别墅均价5万,但只10分钟就售罄了,深圳房地产火热时代也就此来临。

【快速发展】2006年到2011年,深圳地铁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地铁网络结构,深圳发展的重心也逐渐从罗湖福田一路向西,南山成了深圳的后起之秀。2006年到2011年的五年时间,深圳的房价翻了将近3倍。

【正式崛起】2011年到2016年,深圳地铁规划建设5条线,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深圳地铁的版图逐渐外延,地铁网开始贯通全市,深圳北站的交通压力,大梅沙节假日的拥堵状况,都在这一时期得到缓解。

【成熟期】2017年到2022年,深圳地铁还在持续外延和扩大布局,此时日趋成熟的深圳地铁,目的是让各个片区获得更大的交通便利,时速80公里的快速线路也陆续铺设,新建的5条线路合计总长度约148.9公里,总投资约1344.5亿元。

深圳的地铁发展史,是深圳高速发展的缩影,每一条新开线路和新设站点,都与房价,与深圳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深圳地铁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朝着智慧化道路大步前行。

以前,每次乘坐地铁都需要排队购买乘车卡,在自动售票机出现后又排队换零钱,每个地铁站的售票亭都有人值守。

现在去深圳坐地铁就不一样了,今年3月,深圳通乘车码在深圳市地铁全线网试行上线,市民只须在深圳通官方APP、“深圳通+”微信小程序或“i深圳”APP中注册开通深圳通乘车码,即可轻松扫码坐地铁。深圳通乘车码的试行上线进一步提升了市民乘客便捷的地铁出行体验,并与地面公交无缝衔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极少数的城市地铁公交"一码通行"。

作为深圳公共交通网络的骨干支撑,深圳地铁一直积极推广数字化技术在地铁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从自动售票、检票,到站台、车厢中无线上网,再到手机扫码乘车,为深圳市民的地铁智慧出行带来新的可能性。

只要“嘀”一声,就可便利乘车,同时还能享受政府给的优惠补贴。如果忘记带卡或者忘记带钱包,或是来深圳旅游,用一部手机开通深圳通二维码就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先乘车后付费,全程不过0.3秒就可以完成扣费乘车。现在深圳通乘车码在轨道交通应用后,它又为深圳市民出行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懂懂笔记认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进程中,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未来轨道交通行业的效率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化创新能力。

在轨道交通行业信息化领域有着20多年经验沉淀的华为,成为助力深圳地铁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重要的领航员。

瞄准行业痛点和地铁集团客户需求,华为用全城全网一个云平台的城轨云解决方案,统一承载地铁运营生产、企业管理、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以及资源管理等业务,实现了更高效的跨部门数据共享,激活了海量数据价值。

在今年即将开通的深圳地铁6号线和10号线中,均采用了国内领先的城轨云平台,使得IT资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平台安全性提高70%,线路试运行期间其优异稳定的表现保障了整个线路交付的顺利开通,这也是业内首个自主可控云平台。新ICT技术与业务场景的融合,帮助深圳地铁更高效和高质量的运营,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出行服务。

彭中阳认为,未来交通,一定是出行、货运、监管治理业务跨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以数字化为核心,打造以“出行一张脸”,“货运一张单”,“监管治理一张图” 为典型场景的综合交通解决方案,就是实现大交通业务流程数字化。

【结束语】

从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的华丽蜕变,这离不开深圳人的开朗乐观,也离不开深圳建设的高效与数字化。

作为特区,深圳有最严的交规,礼让与规矩已经深入这个城市的骨髓,通过精细化设计,深圳让这个城市四通八通的同时,通过数据采集感知出行需求,努力解决大城市的交通出行难题。

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只需要走在街道上,往往就能看出这座城市的发展水平高低,或者乘坐轨道交通到城市远端,对比城市的肌理。道路是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标尺,过去用的是丈量尺,现在用的是数字化代码。

(0)

相关推荐

  • 华为︱开打数字世界之路,重建一个「新交通」

    在数字世界中,一切都将被「重建」! 因满足出行与运输,交通出现.关乎民生的交通,原本是个封闭且技术滞后的行业市场,却因数字化转型风暴,开始谋变.变局下,谁将胜出? 3月24日,2021年华为行业数字化 ...

  • 多元化发展成趋势,加速智能交通行业变革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智慧交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城市交通规划还是智能停车场,抑或智慧高速,在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实施下,未来智能化交通行业也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数据应用:从数据采集到智 ...

  • 鲁玉春:新基建时代的智慧高速

    来源:交通工程与信息化分会 精彩回放 本期直播活动的分享嘉宾是鲁玉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交通行业解决方案部总经理,中国区交通行业首席专家,在铁路.城轨.民航.高速公路等领域具备10余年的ICT解决 ...

  • 华为发布综合大交通解决方案,构建数字世界之路

    华为还重点介绍了在智慧机场.智慧公路和智慧铁路多个行业场景的落地实践和规模商用案例,为业界勾勒未来综合大交通的可行发展路径,并宣布面向伙伴提供多种开发支持,降低开发门槛,做强生态运营. 华为董事.企业 ...

  • 重磅,华为发布【数字之城-深圳案例集2.0】

    19世纪末,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充满理想主义地宣布:未来的城市,将是自然环境.人文情怀.高产能以及 高效率的结合.他把判断写进<明日的田园城市>里,一百多年来变成了城市规划学中排名 ...

  • 中山地铁,谋划直通3大万亿都市!

    轨道上的大湾区,正在加速推进! 日前,广州地铁18号线中山段沿线征地拆迁开启摸查.南沙港铁路东凤站动工.中南虎城际.南中珠城际等重大交通工程在列2021年中山省属重点项目,每一个消息都牵动人心. 无独 ...

  • 百年湾影听深圳

    不久之前,2019年前三季度深圳经济增长只有6.6%的消息,激起了无数争议. 深圳经济衰退了吗?这座"创新之城"发展的动力临近枯竭了吗?种种议论伴随着大家对深圳四十年变革的回忆,再 ...

  • 华为:新政务风口下加宽“护城河”

    近年来,华为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领域积极躬身入局.2020年以来,深圳龙岗.安徽六安.江苏盐城.内蒙古乌兰察布等地,纷纷与华为携手共建智慧政务. 日前,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中国政务云基础架构 ...

  • 光明人以后搭飞机全程可以不带行李!深铁全国首推地铁行李驿站

    为进一步提升便民利民服务 10月21日 深圳市地铁集团在全国率先试行 "地铁行李驿站"服务 据了解 该服务是全国首个航空-地铁创新联运项目 也是深铁首次试水平峰时段货运物流服务 0 ...

  • 四十个鹏城春夏,一场数字繁花

    我第一次去深圳,大概是在二十年前.说实话,那时作为小学生的我对深圳没有什么好印象,只记得混乱的街道.巨大的昆虫,以及漫长的火车.而今深圳是我一年中出差最多的城市,这里的交通.文化.自然环境,当然还有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