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彩图片及怎么鉴定真假
掐丝珐琅在明代真正得到重视与发展是在明代第五位皇帝朱瞻基执政期间(1425-1435)。宣德期间,明朝步入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和文艺活跃的历史时期,史称 “仁宣盛世”。有着“文艺皇帝”之誉的朱瞻基,不仅擅长于绘画和书法,也对各类工艺品兴趣盎然,尤其对铜质香炉厚爱有加,曾直接参与设计、监制、指导了声名远扬的 “宣德炉”的研发过程。与掐丝珐琅同样发轫于元代,同样是以氧化钴作为呈色剂的蓝釉瓷此时又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如闻名于世的霁蓝、洒蓝等都是这个时期的重要成果。铜器和蓝釉瓷制造技术的发达,也为以铜胎为骨、釉彩为衣的掐丝珐琅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掐丝珐琅特有的蓝色地色与上面的图案颜色都是在彩度较大的区域内,现代人的审美方式会觉得彩度较大的颜色放在一起视觉上会感到艳俗,如果将彩度降低一些,那么所呈现出的色调就柔和许多,白度或黑度的增加,也会使彩度降低,色调会变得柔和许多。也可以在彩度相同的颜色中加入不同彩度的色调,这样就可以在过于艳丽的色彩中起到一定的中和作用。
元末明初的掐丝珐琅器釉质细腻洁净,表面晶莹若水晶,红、蓝、紫、草绿等色珐琅鲜艳醒目。
掐丝珐琅,以金、银、铜为胎,因其工艺始于明代景泰年间,初创时期只有蓝色,故得名——景泰蓝。
我国现存最早的掐丝珐琅器,是考古挖掘出的唐代吐蕃时期的金胎掐丝珐琅牌饰。由此可见,珐琅工艺的发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到了元代,珐琅工艺的发展更趋成熟,明早期至景泰年间,即1450年到1456年,掐丝珐琅工艺发展到了历史的一个顶峰。所谓“釉色齐备,金光灿烂,细润可爱也”,那神秘幽亮的蓝色基调,使之成为有明一代的御用珍玩,“景泰蓝”则声名远播。
元代的掐丝珐琅器主要为皇 家服务,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成熟,故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并不多。掐丝珐琅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巅 峰,一个是景泰年间,另一个则是乾隆年间。乾隆以后,由于国势逐渐衰落,掐丝珐琅的制作也开始没落,传世的作品不多,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与乾隆珐琅器不可同日而语。
明代皇帝大都崇奉藏传佛教,对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区采取“广行招谕”、“多封众建”的统治政策。洪武—永乐时期,崇奉较为节制,宣德朝开始大量封授、供养藏僧,克制渐少,肆意日增。这种“肆意”体现于掐丝珐琅器,就是出现典型的藏式风格器物—僧帽壶(西藏博物馆藏)和贲巴瓶(乐从堂和瑞士ULDRY 各收藏一件),但数量极少。正统—正德诸帝对藏传佛教极度痴迷,成化和正德两朝甚至达到顶峰。皇帝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反映在珐琅器上,大概是成化- 正德时期流行摩竭纹,及与之共存于同一件器物上的狮戏球纹、海马纹、如意云纹、莲纹、仰覆莲瓣纹等。莲纹乃中国掐丝珐琅器上最 流 行的装饰纹样,成化—正德时期整体呈扁体椭圆形,中间的一瓣或为锥形,其两侧各分布细长的五瓣。莲瓣内部的花蕊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五裂,近似甲骨文的“自”;下部为八瓣花座。制作工艺方面,此时期掐丝末端回钩的做法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