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室为何敢同时在六条战线上开战?他们的底气是什么?

文|郭晔旻

仿佛是天助一般,1557年,西班牙人巴尔托洛梅奥·德·梅迪纳又将一种新式炼银法——汞齐化法(amalgamation)技术介绍到了新大陆。这种崭新的技术利用白银溶于汞(水银)的特性,将其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只要随后再升温蒸发汞,就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白银。科学技术果然是第一生产力。“汞齐化法”兼有低成本与高效率的双重优势,很快在新大陆银矿得到推广(秘鲁蕴藏着丰富的汞矿,水银来源不成问题),美洲白银的产量随之一飞冲天。有人统计,16世纪时,西属秘鲁(包括上秘鲁)的银产量占全世界银产量的61.1%、西属墨西哥占12.1%,合计73.2%;到了 17世纪时,秘鲁占63%、墨西哥占24.1%,合计占87.1%。光是在1581—1600年间,波托西银矿的年产量就多达25.4万公斤(约合680万余两),相当于世界同期银产额的60%多。

有人估计,“整个殖民地期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从美洲榨取了1亿公斤白银。”这笔意外的横财令这个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一夜暴富。忘乎所以的哈布斯堡王室(当时统治着西班牙与奥地利)为建立欧洲霸权而穷兵黩武。1552年,查理五世甚至同时在六条战线(意大利、德国、荷兰、西班牙、大西洋和地中海)上开战——其背后的底气,无疑就是海量的美洲白银。

卡洛斯二世统治时期,西班牙殖民者在波托西铸币厂铸造面值为 8 里亚尔的银币,铸于 1688 年

西班牙庞大的军队开销需要以白银这种硬通货支付。从这个意义上说,战线拉得越长,就越有助于白银向全欧洲的扩散。加上西班牙与各国的贸易往来,更促使大量成本低廉的美洲白银通过贷款、汇兑和商品交易等方式从西班牙流向整个欧洲。一百年内,欧洲的白银保有量增加206%,使得市场上的贵金属使用量超过了需求量,加剧了货币贬值与物价上升。西班牙则首当其冲,“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 倍多,谷价上涨5倍。”此外,法国物价上升了两倍半;而英国也比原来的物价水平上涨了三倍。虽然看上去触目惊心,其实从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看,当时欧洲每年物价涨幅还不到2%,远远称不上恶性通货膨胀。但在贵金属货币时代,物价通常高度稳定。对于长期“享受”价格“超稳定”的欧洲人来说,如此的物价上涨幅度已经足以引起各领域的社会变革了。因此也被后世称作“价格革命”。

在“价格革命”的冲击下,普罗大众当然吃亏最多,但欧洲各地的封建主也遭到了沉重打击。因为当时许多国家流行定额货币地租,收进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却比原来的少多了。入不敷出,许多地主、贵族就慢慢穷下去,其势力开始削弱了,而手工工场主和商品经营者则成为最大的获利者。作为封建主阶级的代表,欧洲的君王们在高兴地看着金银财宝源源流向欧洲、流入宫廷的时候,又哪里想得到他们自己的统治基础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瓦解:一个生气勃勃的资产阶级正在崛起,这些贪得无厌的封建君王开始走向历史的反面,此是后话不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