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县志编写不易,我们来捋捋《光化县志(光绪)》编修始末
2011年底,老河口市党史方志办公室出版了一套四本《光化县志点校本》,复制和点校了明清两套县志。时任市委书记王世荣在序言里,对此高度评价:“编史修志,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老河口历代官府都曾修志,明正德版和清光绪版《光化县志》是我市仅存的两个善本,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
现将清朝光绪年间版县志编修的前后经过整理成文,旨在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期待大家的宝贵意见建议。
《光绪.光化县志》(以下简称县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客观、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光化县的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等各方面情况以及编印县志的意义、过程、参与者等等。
当时为什么要耗费巨资、历时数载编修这套县志呢?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动机。一是上级有要求,“今我国家重熙累洽,道一风同,輶轩之采,遍及方舆”,“以体朝廷培植风化之心”、“欣逢圣天子盛治休明”,光绪皇帝上任数载,彰显国泰民安,随“诏郡县修志”;二是光化历代都有志书,但惨遭毁灭,“后遂不复修”。“汉魏以前,无论魏晋。而后下逮唐宋元明以至本朝。辑有志略,一坏于水火,再坏于刀兵”、“邑向有成志,毁于明季兵燹”;三是光化地理位置重要,“上接关陇,旁通巴蜀,界连邓淅,屏蔽襄樊”、“水陆形胜之区,南北冲要之地”,“况山水之奇,人才之盛,物产货殖之多,河口繁胜甲于他邑”;四是“以励节义好修之士”,改良民风,教化百姓,培养地方元气,“不独前无所稽,即咸丰粤逆捻匪之乱,义勇多阵亡,贞妇多节烈,死亡者众,惨不忍闻。若不旌奖以慰灵魂,如芝兰隐于空谷,宝剑藏于丰城,岂非千古恨事哉?”
最早动议修志是在光绪七年(1881年),县令李镜心“奉谕辑修”,召集叶朗山、王植三“设局采访,仅得段简残编,逐加披览,每多遗憾”“草创略具,然而拾遗补缺,修理维艰。”做了一些很基础的工作。
第二年,钟桐山(字凤喈,四川华阳人)接任光化县令,钟桐山邀请当朝太史余联沅(字晋珊,光化东启街人,1877年殿试钦点一甲第二名榜眼,历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上海道台、浙江巡抚等职)以及乡绅李晋臣、路文轩等再三筹划,分东南西北四个乡采访整理。钟铜山在县志序中介绍:“乃就复文书院设局分编,朝夕考究,孜孜不缀”、“六月始,讫八月,而志以粗成。征诸载籍,或访之父老,山川风俗之所关,政治文章之所系,忠臣节妇,奇士高人,纵未能网罗无遗,亦庶几采择殆遍。”为什么最终未能成书呢?“会因秋收歉薄,会匪布谣,急急于团练保甲,迨会匪既除,春荒又届,民食维艰,何暇纂志。”是年,光化邓县接壤处土匪猖獗,钟桐山命各营会围剿,趁夜捣毁匪巢,擒斩匪首数人,才消除匪患。匪患加之秋季歉收接着又闹春荒,“无何忽以经费不继中辍,论者惜之。”
1883年,叶树南(字环浦,四川华阳人)到任光化县令。“适制军裕公巡阅来襄,遂以上闻,命树南更为修之”,再次设局于复文书院“传四乡绅董张兆龙、齐兆万、刘乙照、卢正衢、张洤督周历各乡,参互考订,以求其详。”叶树南在县志《补修邑志序》中介绍:“重加校阅,应增者增,应削者削。积半载而工竣。”又“督催各团经费,俾以其画付诸剞劂。”安排筹措经费,开始刻版印制。叶树南总结为“是志也,李钟两任创其端,叶王两君襄其事,城乡诸绅始而出力,终而筹费,皆好义士民,有以赞其成也。”
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三任知县的运作下,历时四年,终成志书。县志共八卷,分五十四类,起于沿革终于杂议。依据嘉庆毕沅通志,乾隆陈锷府志,自所载疆域、山川、城池、古迹外,凡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一一搜取。重在乡邦人物,重经校定后广为收采。
《光绪.光化县志》“体例颇详,摭拾甚富”,是一套很规范很齐全的县志。全书原稿1100多页,计十九万字之多,仅县志刊登参与编修人员就达八十六人,担任鉴定的有湖广总督、湖北巡抚、布政使、襄阳知府等官员,两位县令钟桐山、叶树南为主修,光化县教谕叶藯春、训导王槐青任协修,纂修共有段映斗等四人,其他修辑名称还有总理、总理采访、校对、四乡(新镇)采访等,在这些修辑人员中有八人为县志写了九篇序。
据后续资料显示,130多年来,县志多次“补遗重印”,最早是在1896年再版,特别是民国时包括台湾地区在内多地多次“补遗重印”县志,2011年出版的这套点校本,有十五类尾部添加有“xx补遗为民国刊本所加。”这里所说的“民国刊本”就是是民国二十二年重印本,也是我们现在点教本的母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