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化静为动艺术手法(一)

作者:张运山

贺淦荪先生倡导的动势盆景,经过十余年探索、发展与提高,创作出了一大批节奏活泼、动势飞扬的盆景作品,造就出了一批动势盆景作者,涌现出了一大批观赏群体,得到了海内外同仁— 致赞许,逐步形成了动势盆景的地方风格和特色。

纵观动势盆景的发展历程,有两条成功的经验值得总结:其一,认识上的高度统一。自然万象是时时处处都处在运动之中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盆景艺术要想师法自然,表现自然之真,就必然要表现动象,只有这样“才能表现精神,表现生命。这种动象的表现,是艺术的最后目的。”(宗白华《看了罗丹的雕刻以后》)。表现动象,就是表现自然的灵魂,这也是盆景创作的最终目标。其二,在化静为动技艺上不断探索、创新和突破。动与静是一对矛盾,既对立而又相互统一,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创作动势盆景,作者只有把握由静到动转化的条件和过程,才能创作出动势飞扬的盆景作品。下面以现有的动势盆景为例,谈谈盆景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

一、化静为动概念和艺术类型

盆景是一种静态形象艺术,盆景作者手下创作出来的静物,总是显得洒脱奔放,活泼舒展,跳跃飞扬、生机盎然,盆景中这种对静物的表现技艺,我们称之为化静为动。

化静为动的盆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盆内的形象具有动作性,给人以活动感,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动势造型,是一目了然的动,这是客体给予主体的活动感。另一种是人给予盆内形象的活动感,它不是以盆内的形象直接表示动感,而是通过观赏这种特定的景物后腾飞艺术想象后产生的动感。黑格尔说:“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在这里,静物经过心灵化后,从而产生了某种活力和动感。

二、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

(一)盆内的形象给予人以活动感

使盆内的形象具有动作性动势造型,是众多艺术常常运用的一种艺术技艺和表现手段。在诗歌创作中,唐代诗人李贺写的“踏天磨刀割紫云”,这一句诗中有“踏”、“磨”、“割”三个动词,一这是极具动作性的妙句,把一位有脚踏天庭、有月牙上磨刀、收割万里紫云的巨人形象和雄浑的气势表现出来了。闻名于世的敦煌壁画的线条、色彩、形象无一不飞动奔放,不论是飞天,还是反弹琵琶的舞女,全都是在飞腾的舞姿之中,就连立像、坐像的躯体也是在扭曲的舞姿中,飞腾动荡是那时绘画艺术境界的特征。世界著名的雕刻家罗丹写动而不写静,其石刻作品《步行的人》,看了感觉确实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了。唐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深受启发,从中领悟到笔法精妙之处,其狂草龙飞凤舞,首尾衔扫,一气呵成,成为一代狂草书法大家。

盆景的动势造型是诗词、绘画、雕刻、书法所共有的艺术特征,盆景也不例外。盆景的动势造型,就是使盆内的形象具有动作性。如何使盆内的形象具有动作性呢?请听罗丹的回答。有人问罗丹创造动象的秘密,罗丹回答说:“其实这个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动势就在两种现状的转换过程中产生。《步行的人》提取一只脚的动势造型,正反映了站立不动和迈步落地两种姿态之间过渡轮换过程的瞬间现象。盆景作者要在盆内表现形象的动态,就在于要抓住两个现状转换中间过程的瞬间传神的形象来造型,“使我们观者能在这个作品中,同时看见第一个现状过去的痕迹和第二个现状初生的影子,然后'动象’就俨然在我们眼前了。”(宗白华《看了罗丹雕刻以后》)。如贺淦荪先生创作的树石盆景《风在吼》,众所周知,在自然界风力的作用下,树木枝叶由静止状态向一方倾扬状态转换。作者就抓住了在转换过程中树木枝干拼命与大风抗争的瞬间形象来展示该盆景的动作性,这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较量,表达了弱者对强者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其动作性强,寓意深刻,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风在吼》的意境,成为动势盆景的代表作。这类形象具有动作性的盆景还有《海风吹拂五千年》、《眠柳惊风》、《心潮》、《追月》、《大自然在呼吸》、《一林清风》、《山雨欲来》、《风雷激》、《大地微微暖气吹》、《风寒霜满枝》等。

    推 荐 阅 读: 

盆景制作严防急躁病

桩景佳材——牛筋木

枸杞桩的养护

纠正盆景贪之大风

品味文人树

倒挂抬头式悬崖盆景的造型

新桩养护禁忌

盆景树种的扦插繁殖技术(一)

以神求神 化残为美(二)

“脱脚”桩苗弥补的方法(二)

盆景的艺术创作(三)

(0)

相关推荐

  • 树桩盆景的艺术流派及风格-岭南派

    岭南派是以岭南地区命名的树桩盆景艺术流派.它包括了广东.广西,以广州为中心.其风格为苍劲自然,飘逸豪放. 岭南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经济.文化.艺术及水陆交通都很发达,历史悠 ...

  • 盆景化静为动艺术手法(三)

    作者:张运山 倾斜  盆景创作中的倾斜.不等边三角形.弯曲.下垂.外伸等,都具有形式流动感的作用.属于斜线构图,是一倾斜种重心偏离使人产生不稳定感觉的布局,这种布局的形式美带有流动感,使不动的景物显示 ...

  • 盆景化静为动艺术手法(二)

    作者:张运山 2.借助摆件增加盆内形象的动作性无论是树桩盆景还是山水盆景,其盆内形象的动作性往往难以表现,但如果在盆中得体的部位放置一至几个动作性强的摆件,如人物.动物.小船.车辆.小桥等,摆件虽小, ...

  • 化静为动思想,瓜豆运动

    本文收录于:公众号底部菜单 今天在九章群看到的群友提问: 这道题从给条件的方式来说比较零散,不容易找到条件之间的联系.有点像哈题的类型,而且也是静态求长,符合哈题风格. 但是静态题不一定静态的做,也可 ...

  • 化静为动思想?瓜豆一题

    本文收录于:公众号底部菜单 解决动点问题一般都是化动为静,把动态问题化为几个静态情况去解决!其实化动为静往往是题目考察动态问题的方式,是不得已的化动为静.但是今天要讲的是化静为动,把静态问题转化为动态 ...

  • 静宅动宅变宅化宅的分辨的办法!强烈建议喜爱之人收藏!

    静宅动宅变宅华宅分辨法 阳宅有静.动.变.化四宅,世人多不留心,不能分清,故致相混.一院为静宅,从门上周围顺布游年.两院.三院.四院.五院.俱为动宅,用巧番八卦看.动宅至五层而止,何也?金.木.水.火 ...

  • 名家讲堂丨盆景造型的基本理论之(三)——造型的艺术手法

    上接 (盆景造型的基本理论之(二)--造型的一般规律)1-4 5.意境关系. "意境,是艺术作品中情.景交融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境界." "有意境的盆景是好盆景,但好的盆 ...

  • 阳宅风水中的静、动、变、化宅解析

    什么是静宅: 一个院子里独立的一栋房子或者两栋房子称作静宅 什么是动宅: 院落里的房子东西走向或者四隅走向多栋的的称作动宅(超过三栋)楼房称作动宅(超过三层) 什么是变宅: 院落里的房子称南北多栋的称 ...

  • 怎样用罗盘分析静、动、变、化宅

    所谓静宅,为一整体结构的房屋,可以是一间,也可以是几间,但无院落.应在房屋的中间放罗盘,定准二十四山向,看主在某宫某字,门在某宫某字,灶在某宫某字,以断吉凶.如何用...   所谓静宅,为一整体结构的 ...

  • 董元奔|比兴艺术手法在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实践中的拓展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诗经>诗意图) 比兴是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什么是比兴呢?南宋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