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盼:教育的另一种使命——唤醒

德国的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质上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入的变革,那就不能成其为教育”。

       很幸运能成为泗洪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坊的一员,很高兴更乐意参加工作坊的每一次活动,很愿意想象自己真的成为了名师,名副其实的名师。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却硬生生的阻隔着、阻隔着。
       昨天下午,在泗洪姜堰实验学校参加了又一次的名师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关于课题,之前导师唐余富通知时特别强调,关于课题,我们很多人不大精通,所以每个人只要把自己的构思,想法说出来、把研究的重点确定、把可能创新之处列举。可是,可是从活动的进程来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可以说效果微无极微。这让我联想到了我自己现如今的成长和我在教育着的学生。
       之前数年,和大多数的语文老师一样,一心只想着如何教好学生,如何上好我的语文课,却忽略了读更多的书,更多专业的书,更多可以促进我进步的书,更多可以在无形中影响我教学的书,所以,得到的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周而复始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正如昨天下午孙修林主任所说,错过了今年的初三以后还会有很多的初三等着你(职业使然),可是错过了提升,发展的机会以后不一定再有很多的机会,甚至是不会再有。这句话瞬间就浇灌了我的全身,我的思想,我的每一寸肌肤,我的每一个细胞。是的啊,我们是老师啊,现在还是所谓的泗洪名师,毕竟都是名师工作坊的成员,可事实的确如此么?至少我不敢这么说。因为我的经历,因为我的现在,因为我的思考。

       一直认为,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语文老师,事实也的确如此。看着名师工作坊里的其他成员,一个个,大多知道或者了解,他们都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学习和让我敬佩的,在我心里他们就是名师,是我努力想成为的样子。但是,接触中却让我的思想有了些许的变化。这表现在他们对自己工作的极端负责任,这里暂且用“埋头拉车”来概括,事情的两面性让他们却稍稍忽略了“抬头看路”。我认为,这里的“埋头拉车”是专注于教育教学,而“抬头看路”是教育科研的作用。刚好契合我们本次培训的主题。
       一直清晰的记得2015年评职称,学校的初评我顺利的拿到第一,各种杂七杂八证书材料跟一起参评的同事比那是多的不在一个档次。可结果是他们都评上了,而我落榜了,我是万分的不解,于是要人社局去问个究竟。当时分管职称评定的领导一句五雷轰顶的话震惊着我“小伙子,别只顾着埋头拉车,还要记得抬头看路”,你这次没有评上的原因是缺少专业的论文发表和相关的课题之类的材料……后来,我明白了教科研在教学工作中的分量也很重,有时还特别重,可惜了我当时之前完全不懂,所必然的结果也就不可惜了。
       回到我的本职工作上,特殊的原因让我所带的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薄弱农村中学),课堂上我也按部就班的施行着我的计划和设计。学生主体地位必须突显,于是上课时我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回答问题,多表现。比如,在讲到有需要赏析句子的文章时,总喜欢让学生先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说出自己的喜欢的理由,每次得到的答案都是非语文的,现在仍是;在让学生相互评价他们的习作时,学生的评价除了字迹工整就是有无错别字,仅此而已,也只能仅此而已;在让学生做有关综合性实践活动方面的事情时,得到的答案除了空洞的说辞就是默不作声。这让我很是困惑,但更多的是自责,怪我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把我的本职工作做好。我整日整日被此困扰,为此担忧但却找不到出路,像是走进了迷宫,一直转悠。或是象渔人一样进了桃花源,虽处处志之,与人同往,寻向所志,却迷,不复得路。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自身原因占了比较大的部分,但毕竟他们的认知,他们的能力,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限,不知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可以带领他们做他们不会做的且可以让他们成长的事。我认为这需要唤醒,唤醒学生们的思想,特别是那些素质等各个方面本就不好的学生,能真正的用灵魂唤醒学生们的灵魂才行。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们花费很多的经历,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本身要有唤醒灵魂的能力,这一点,不太乐观。至少,我现在没有这样的能力。

       老师怎样做能提高这样的能力呢?我认为教科研是一个比较的选择。因为教科研想要有成果必须要坚持写,能写的前提是有东西可写,想写好的前提是专业知识过关,理论水平要达到一定的高度。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有高度就必须要学习,多看书,且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看书。有了写的基础和前提还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把自己平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事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起来写出有质量的东西来,再回头看自己的工作会发现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足之处可以用所学知识予以改进,日臻完善。如此反复,循环,不仅可以让教育者本身在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上提高一大截,还可以创造出相当的教科研成果,为接下来的职称晋级,特级评定等积累经验和财富,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一个小小的农村中学语文老师都能知道这一点,更何况像孙修林主任,唐余富特级这样的领导,导师。所以,他们不失时机的利用这样的机会来催促我们名师工作坊的成员们进步,他们是真的想让我们都成为名副其实,言之确凿的名师。
        但目前,从我的观察和了解情况看,我们名师工作坊的成员在教科研方面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并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地步。所以,唐特、孙主任是花了大心思的准备来唤醒我们,先唤醒我们名师工作坊的成员,毕竟,我们现在都有头衔——泗洪县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坊成员。我们的存在除了是学习,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以我们为种子去唤醒更多的同事,更多的语文人,更多的热爱教育的人。
       如果说教育有层次的话,我用自己的想法把她定义为教书、育人、唤醒灵魂。
                                                          2020.6.13

(0)

相关推荐

  • 孙东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名师简介

    孙东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简介 名师简介.孙东霞,中教一级,大同市天镇县第一中学校高中语文教师.首届大同市名师,"大同名师培养计划"优秀学员,大同市教学骨干,大同市教学标兵,大同市教 ...

  • 【望安山文学】青青子衿||心安处便是晴天(散文)

    心安处便是晴天 作者:青青子衿     主编:非   鱼      前段时间,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语文老师熊芳芳的辞职信在网上传播.       她说: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了31个春秋,据说还有7年才能光 ...

  • 优秀成员展示(11):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的王小波

    赣榆区第二期 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建设 王小波成果考核简介 自加入中学政治(王常亮)名师工作室以来,在王常亮教授的积极引领.帮扶和激励下,我更加积极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阅读,坚持练字, ...

  • 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一.工作室的定位及目标 1.工作室的定位 名师工作室是由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专教师组成的教师培训基地,是教师培训部门与教科研部门有关职能的延伸和补充.工作室以两年为一个工作周期,接受学校评估 ...

  • 胡盼:换一种参与形式,理解更透彻

    "你也来参加面试?" "嗯呢,"我微笑着说. "怎么在群里没看到你名字啊?" "一会面试时我会在你的对面,是面对面,看得更清楚.& ...

  • 胡盼:没有错误的教育是失败的

    "我就没有错,你不该批评我." "你没有错误,我为什么要批评你?" "我跟你说,我就没犯错." "你看看你在课堂上的表现.&quo ...

  • 胡盼:“对等”交换的教育很缺失

    作家刘墉在论中国孩子培养可悲现状时说道"今天有多少孩子, 既要美国式的自由, 又要中国式的宠爱, 却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 又失去了中国传统的孝道.然而这批孩子进入社会后, 既要美国式的公司福 ...

  • 胡盼:一边教育一边思考

    作为父母.老师.大人的我们总是想把所谓的正确的东西传授给我们的子女.学生.孩子.可是,我们只是一味地想着所谓的正确,向着所谓的我们认为的好的方面去想,却忘记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都是相对的.好的另一 ...

  • 胡盼:理性“无视” 教育孩子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小)孩子有意(故意)的在你面前哭闹,大有誓不罢休之势,你越是想让他不哭,他却哭的越厉害.细心的父母会发现,孩子在哭闹时,是在偷偷的观察的.如果父母(大人)在意,他就会 ...

  • 胡盼:孩子“怕”教育

    晚上到家,听妻说闺女今天在学校(幼儿园大班)干了两件大事,一是作业做的一塌糊涂被老师私发了微信(见上图),一是闺女拿铅笔戳同位小男生的脸和手,都红了. 对于作业的问题,我倒不担心过多,毕竟刚幼儿园大班 ...

  • 胡盼:不公的教育才会让教育不公

    早晨跑操,有少部分学生迟到(还有部分学生未到操场跑步),于是值班教干在所有学生集合时宣布决定:罚最后来的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多跑2圈. 于此,我在等到所有学生走开后和值班的教干进行了探讨. 我说如果 ...

  • 胡盼:“真实”的教育

    读书图(1) 雪中美景(2) 如果,我只让你看这两张图,你一定猜不出我的目的和这两张图背后的"故事". 这两张图就是"教育"的故事. 教育:(Education ...

  • 胡盼:教育,是人的教育

    她,就这样一直在这坐着,从我观察她开始,已经换了好多个姿势.说换姿势其实不对,她只是沿着她坐的地方换着方向,换到太阳能照的到方向. 她是谁呢?为什么一直在校园里坐着呢?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冬天的下午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