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阅读——“知”、“行”不一的悖论
虹野:阅读——“知”、“行”不一的悖论
文/虹野
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7.7%,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6.7%。
从调查可以看出,国民有很强的阅读欲望,但为什么又会感觉阅读数量少?在这里我们如果把居民认为应该举办读书节当做其认为阅读是重要的,是“知”的一面;把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多寡当做“行”的一面;然后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得到“知道阅读重要而没有达到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大约有27.08%,“认为阅读不重要而去读了很多书的人”有大约19.38%,也就是说在阅读这个事情上“知”、“行”背离的人大约有46.46%。当然这个是“借用”的数据进行计算的,在统计上并不是非常有说服了。但是关于国人“知”、“行”不一的结论却是和日常经验中的感受比较吻合。当然在这里“知”、“行”不一仅仅指的是认识和实践之间不一致,而不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行合一”中的“知”那样还兼具道德“良知”的意思,也不像“言行不一”、“言而无信”那样具有一定的道德因素。
因此在这里我们不谈阅读是好还是坏的问题,也不谈论是否应该举办阅读节,在这里就想对“知”、“行”不一的现象以及对举办读书活动非常热衷的心理进行分析,探讨一下近半人“知行不一”现象是如何产生的,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知道”而不去“行动”,和“言而无信”、造假在人格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是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中,由于被过分控制,而不能选择生活角色,在自我认识和现实控制的冲突中,习惯于弄虚作假,而丧失了“忠诚”的美德,更为严重的是会习惯于被人控制,这就形成了“外控型”人格特质。
心理学将人格分为两种类型:外控型和内控型。外控型人格,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内控型人格,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在这次的阅读调查中,固然我们发现了很多国民的阅读意愿是非常强烈的,但是他们却更希望通过举行“读书节”等活动来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督促和控制。
撇开阅读这个话题,我们谈论外控型人格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似乎比谈论阅读本身更为有意义。内控型人格一般会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问题,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都比较好,所以在同等外部条件下,内控型人格的人会更加积极。但是外控型人格的人则会更倾向于外部驱动,比如功名利禄的驱动,如果没有足够的外部驱动就会放弃自己努力。这对于当今以创新为主旋律的社会来说,外控型人格特质的人很难持续的长久的热衷于知识创新。而阅读亦是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读书,仅仅靠“读书节”的控制下进行,对于外控型人格来说对其帮助并不是很大。因为他们读书的动力在于“读书节”本身或“读书节”的氛围,这使得他们很难把注意力关注到书的内容去,当然这种读书活动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可惜令人担忧的是,期望办读书节的人是那么的多,尽管我们不能说将近七成的人都是外控型人格特质,也不敢说有一半的人都是“知行不一”,但是主动寻求外部动力驱动自己阅读说到底也不是什么好事情。一个通过阅读主动进行自我发展的事情,怎么变成了主动寻求他人控制进行被动提升的事情了呢?这种悖论确实要认真思考一下了。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