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涛:医宗金鉴学习笔记——换骨丹

中经气实宜换骨, 喎斜瘫痪芷芎防, 冰麝朱香槐苦味, 仙人麻首蔓苍桑. 

【注】中经气实, 谓风邪中经之人, 形气实也. 瘫, 左不用也; 痪,右不用也. 换骨丹, 白芷, 川芎, 防风, 冰片, 麝香, 朱砂, 木香, 槐角, 苦参, 五味子, 威灵仙, 人参, 麻黄膏, 何首乌, 蔓荆子, 苍术,桑皮也. 麻黄膏者, 以麻黄熬成膏, 和前药为丸, 朱砂滚衣也.

前面的大秦艽汤作用是养血荣筋,本方则是换骨,说明邪气比上方又深了一个层次。中风是不会对骨质造成伤害的,但可能对骨骼的结构造成改变,其实也是筋受到邪气以后功能失常,或拘挛或弛缓,对骨骼的牵拉失去平衡,形成了骨不正的情况,所以认为是骨病。

这种病人往往都有关节的变形,筋膜的粘连等,病邪已经渗透到组织里,光用白芷, 川芎, 防风,这样的祛风药是不够深入的,因此加上冰片,麝香这些有渗透作用的药。麻黄以发汗解表见长,但是熬膏以后药性就缓和了很多,用在这里也是借助它的渗透劲。木香类似于乌药顺气散里的乌药和陈皮,疏通气机以利于风药更好的发挥作用。理气药和风药的作用特点是相似的,都是辛散,不同的是理气药在体内起作用,风药更活泼一些,能到达体表,二者配合就能从里到表一气贯通。苍术一味药就能由里直达体表,它在里可以运脾,在外可以发汗,作用的范围是很广的。

威灵仙走而不守,内能宣行五脏,外能通利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在经络中,而出现的筋骨拘挛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等病症。用它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豁除。蔓荆子在《本经》中记载:“主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利九窍,去白虫。”可以看出它作用的部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在筋骨,一是在头目。现在多注重它升阳而清利头目的作用,忽视它治湿痹拘挛的作用。

以上的药物是向外散邪的,但因病邪已比较深入,不能够一味的散邪,那会使正气不支。所以用人参补脾,首乌补肝,五味子补肾。不用地黄补肾是怕地黄妨碍痰湿的祛除。五味子虽然酸收,但是不粘腻。《玉楸药解》中说:“何首乌,滋益肝血,荣舒筋脉,治中风左半偏枯甚佳”。这可能是补肝选首乌而不选枸杞、白芍的原因。

还剩下几味药是朱砂、桑白皮、槐角、苦参。这几味药都是寒凉的,本方治疗的是“中经气实”,气实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化热,很多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脾气是非常急躁的,记得有个这样的病人,我随口说了一句“稍等一下”,他头也不回的就走了。所以这里配伍了清热药物,朱砂能清心安神,苦参能清心肾之火,桑白皮降肺火,槐角清肝火。

《本草拾遗》中记载槐角能“杀虫去风,明目除热泪,头脑心胸间热风烦闷,风眩欲倒,心头吐涎如醉,漾漾如船车上者。”可以看出它已经有息内风的作用了。几十年来内风学说很受重视,而外风基本上被遗忘。反映了当代的中医学术喜欢搞对立,非此即彼。就像寒凉派兴起的时候,全国上下都用清热解毒,近年来火神派又起来了,开方清一色的附子。有个大夫说的很好,说当代的患者们都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从这个方子可以看出来,古代对内中和外中区分的不是那么严格的,中风后的患者肢体拘挛偏废,是邪在经络,属于外风;同时他可能还有头晕目眩耳鸣,则是属于内风,也就是说一个人身上内风和外风是可能同时存在的。《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中说了:“内风,乃身中阳气变动。”阳气变动不过是表现出飘忽不定的现象,不会让肢体的筋骨拘挛偏废。所以一些平肝熄风或镇肝熄风的方子,并不能治疗偏瘫,它们只是预防内中,或针对中风后的眩冒症状。奇怪的是我们现代的中医理论把中风原因归为内中,而治疗中风后遗症却选用治疗外中的补阳还五汤,明显的自相矛盾。补阳还五汤虽然没有指明治疗外中,但它是补气活血通络的方子,不可能平息体内阳气的变动,所以它的根本还是扶正祛邪,治疗外风的路子。

桑白皮除了补肺清热的作用,它还可以佐金平木,和槐角一起平息内风,这样的搭配可能没有后世温病学派那么专业,但也反映了温病以前的医家脑子里其实有内风的概念。

这首方子不知道出处是哪,《仁斋直指方》里已经有记载了,后世的文献多有抄录,方前有一首诗挺有意思:我有换骨丹,传之极幽秘,疏开病者心,扶起衰翁臂;气壮即延年,神清自不睡,南山张仙翁,三百八十岁。槐皮芎术芷,仙人防首蔓,十件各停匀,苦味香减半,龙麝即少许,朱砂作衣缠,麻黄煎膏丸,大小如指弹,修合在深房,勿使阴人见。夜卧服一粒,遍身汗津满,万病自消除,神仙为侣伴。

只看楼主回复 倒序查看回复 回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