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飞:怒时不言,恼时不争,乱时不决
一场预报已久的雨,终于来了。
雨下过了,便觉得凉快了一些。
这几天被扰乱的心情,也像翻滚着的热浪被这场雨给浇灭了一般,暂时得到了平静。
昨天跟几位年轻老师聊,又聊起了我的那位王老师,聊起了他对我的影响,虽然我恨过他很多年,却又从另一个角度深深感谢他,正是因为他,让我成为了一个好老师。
于是就感悟,其实人生的经历,没有一样没有用,关键是经历的时候,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如何去选择。
绝大多数时候,是因为“选择”的不同,左右了事情的走向,改变了事情的性质,事情本身,反而不是决定因素。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过一个很出名的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的反应所决定。 换言之,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我们能掌控的。
然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不容易。
有人说,如果一个人从80岁开始倒着活,每个人都能活得很好,毕竟,80年的阅历和经验,不是白给的。
不过,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我心中原本有一种“渡劫”的思维在,现在想来觉得“渡劫”二字并不合适,毕竟很多事远达不到“劫”的程度,只能算是小小的历练。
这篇文章本来是昨晚就开始写的,不过写了一阵子放下了,今晚正好看到了一篇文章,切合我的心境,于是提笔续写。
文章里提到了媒体人李筱懿的两段亲身经历。
刚参加工作那年,有天晚上她回到出租屋,发现门锁坏了。
上上下下地折腾了好一阵子,还是怎么都打不开。
本来白天走了一天的路,就又累又困,结果回到家还碰上这种糟心事。
她觉得又烦躁又委屈,忍不住就打给异地的男友诉苦。
结果两人几句话不对付,对着电话硬生生吵了快一小时。
原本就憋了一肚子火的李筱懿,这回情绪一下子爆发了。
她先是给远在外地的父母打电话,一边抹眼泪一边抱怨。
然后又哭着喊醒了同在一个城市的爷爷和叔叔一大家子人。
等大家大老远地赶到她家,撬开锁后,已经是大半夜了。
一群人折腾得精疲力尽,最后还要匆匆折返回去。
上个月底,同样的一幕再次戏剧性地上演了:
晚上快十点,李筱懿下班回到家,发现公寓的锁怎么折腾都打不开。
她看着紧闭的大门,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一地鸡毛的晚上。
然后,脑子里很快就跳出来三个选项:
第一,喊家政阿姨过来,用备用钥匙试试;
第二,让开锁公司来撬锁;
第三,先去外面凑合一晚,明天再说。
想到第二天还有工作,一番权衡之后,她很快入住了最近的酒店,并预约了隔天的开锁服务。
而这回,整个过程她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
后来再谈起两次坏锁的经历,李筱懿老师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
“两件相隔了20年事,情况相同,结果居然天差地别,为什么呢? 因为我的情绪成熟度变了,我开始懂得把处理问题放在发泄情绪的前面。”
真正成熟的人,都懂得不动声色地做自己的摆渡人。
回头望去,这几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能够逐渐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动怒,遇事也不再急躁,宁肯慢下来,也不去求快,逐渐学着去做情绪的主人。
这些日子,虽然我屡次处在被激怒的边缘,但是我都硬生生地要求自己静下来,正如今天一位年轻老师跟我说的那样:我二十多年没受过这样的委屈。我则告诉她,别说你二十多年,我四十多年来,都没受过这种委屈,不过,我忍过来了。
忍不过去,其实就意味着我“渡劫”失败,忍过去了,则是我的飞升。
那篇文章里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抄下来,与大家共勉:
“成年人的生活有太多不易,但人不该活成一团情绪。
你是个大人了,要学着把事放一放,把气收一收,懂得冷处理。”
感谢遇见,感谢经历,感谢这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