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背后的历史:晋楚争霸里的夹缝生存

最近,有句话因为某个事情,被人们普遍提及,也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段话,最有名的出处是《左传·成公四年》中季文子对鲁成公说的话。而这句话的背后,却是东周礼乐崩坏之时,晋楚争霸中鲁国的夹缝之道。

楚成王三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返回晋国,杀掉晋怀公,成为晋国君主。晋文公即位后,对内大力整顿政治,发展经济,整经武;对外高举“尊王”旗帜,匡扶周室,谋取霸业。其后,晋大夫先轸提出“报施救患,取威定霸”的争霸方略。所谓“报施”,即报流亡时宋襄公厚赠重耳之恩;“救患”就是解救宋都之围。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纠合陈、蔡、郑、许四国,出兵包围宋都,迫使宋成公屈服于楚国。等晋国强大后,宋成公念及其父宋襄公之死,公开背离楚国,转而依附晋国。楚成王闻讯大怒,于是发兵攻宋,包围了宋国都城。

宋成公急忙派公孙固向晋文公求救。在大夫先轸、狐偃的劝说下,开始整军备战,并把晋师增编为上、中、下三军。

楚成王四十年(公元前632年),晋师南渡黄河,指向楚国的同盟卫国,与齐昭王在敛盂(在今河南濮阳)结盟,共谋救宋抗楚。在占领卫国后,晋师转攻曹国,经过激烈的战斗,攻破了曹都。晋文公攻打曹、卫两国,原本是希望楚军放弃攻宋,北上救援曹、卫,然而楚军不为所动,依然全力围攻宋都,于是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军告急。

城濮之战

宋国的再次求援使晋文公感到左右为难,进退维谷:如不出兵援助,宋国必然难以支撑,一定会降楚绝晋,那么自己称霸中原的宏图就会受到阻碍;如若出兵相救,则原本诱使楚军于曹、卫之地决战的战略意图就将落空,且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与楚军交战,未有十足获胜的把握。

于是晋文公再次召集众将商议,中军元帅先轸提出一条计谋:“使宋舍我而赂齐、秦,藉之告楚。我执曹君,而分曹、卫之田以赐宋人。楚爱曹、卫,必不许也。喜赂、怒顽,能无战乎?”晋文公大为赞赏,当即下令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割给宋国,以支持宋国抗楚。

齐、秦两国在接受宋国的贿赂后,纷纷出面劝说楚国罢兵,楚国围宋都多时,眼看即将攻下,自然不会退兵。齐、秦斡旋失败后,放弃中立立场,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楚成王闻讯后,本有意退兵,派使者命令戍守谷邑的申公叔侯和围攻宋都的子玉领兵回国。但子玉不从,坚决要求与晋军决战,请求楚成王增调兵力。楚成王大为恼火,但没有坚持让子玉撤军,勉强同意子玉的请求,派出西广、东宫和若敖之六卒等部队前往增援,晋楚两军展开决战。

楚成王四十年(公元前632年)四月,晋楚两军展开决战,晋文公采纳先轸的计谋,针对楚军中军强、左右两翼薄弱的特点,以及楚军统帅子玉骄傲轻敌、不谙虚实的弱点,采取了先击其翼侧,再攻其中军的作战方针。先轸命令晋下军把虎皮蒙在马背上,出其不意冲击楚右军。陈、蔡军队见状惊恐,狂奔乱撞,很快溃败下来。这时,晋军上军主将狐毛故意在车上竖起两面大旗,引车后撤,假装主将引导晋军撤退。下军主将栾枝也在阵后用战车拖曳树枝,来回奔跑,飞扬起地面的尘土,制造晋军撤退的假象,引诱楚军出击。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子西率左军追击。先轸指挥晋师中军拦腰痛击楚左军,狐毛、狐偃乘机回师夹攻,楚左军很快被击溃。子玉得知左、右两军战败,失去左右两翼的依托,唯恐被晋师合围只好下令中军撤出战场,才得以保全中军。楚军战败后,向西南撤退到连谷,子玉被迫自杀。

城濮之战后,晋文公向周襄王进献楚俘,周襄王策命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还在践土(今河南原阳、武陟二县交界附近)会盟诸侯,实现了称霸中原的目标。反观楚国,因为城濮之战的惨败,军事力量受到沉重的打击,自楚武王以来北上扩张的势头被遏制,争霸中的优势全无。

从此之后,便开始了你来我往的晋楚争霸模式中......

在晋、楚争霸的公式的复演中,战事的频数和剧烈迥非齐桓、宋襄的时代可比,而且与日俱甚。城濮之战后三十五年,晋师救郑,与楚师遇,而有邲(郑地)之战,楚胜;又二十二年,楚师救郑,与晋师遇,而有鄢陵(郑地)之战,晋胜;又十八年,晋伐楚以报楚之侵宋(先是楚侵宋以报晋之取郑),而有湛阪(楚地)之战,晋胜。但这四次的大战只是连绵的兵祸的表面。在这八十余年间,楚灭江、六、蓼、庸、萧(萧后入于宋),及群舒;晋灭群狄,又灭偪阳以与宋;齐灭莱;秦灭滑(滑后入于晋);鲁灭邾;莒灭鄫(鄫后人于鲁)。在这期间,郑国为自卫,为霸主的命令,及为侵略而参加的争战在七十二次以上。  宋国同项的次数在四十六以上。其他小国可以类推。

楚庄王

当然,这期间不是没有萌生过和平的念头。由于连年用兵,不胜负担,晋国开始萌生与楚和解的念头,于是释放了楚乐官钟仪。让他向楚王传达此意。楚共王接受了晋的和解要求,派公子辰去进行接触,晋国也派使臣到楚国和谈。双方关系稍有好转。但由于晋国并未停止攻打郑国,和谈陷入僵局。

在双发争霸的过程中,除了两国之间的痛苦,小国之间夹缝生存的艰辛就更加可想而知。

前597年,正当邺战之前,楚人在讨叛的名目下,围攻郑都。被围了十七天后,郑人不支,想求和,龟兆却不赞成;只有集众在太庙哀哭,并且每巷备定一辆车,等候迁徒,这一着却是龟兆所赞成的。

当民众在太庙哀哭时,守着城头的兵士也应声大哭。楚人都被哭软了,不禁暂时解围。郑人把城修好,楚兵又来,再围了三个月,终于把城攻破,郑君只得袒着身子,牵着一只象征驯服的羊去迎接楚王。

过了两年,恶运轮到宋人头上。楚王派人出使齐国,故意令他经过宋国时,不向宋人假道。  宋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来假道,就是把我国看作属地,把我国看作属地就是要亡我国;若杀了楚使,楚人必来侵伐,来侵伐也是要亡我国;均之是亡,宁可保全自己的尊严。  于是宋杀楚使。  果然不久楚国问罪的大军来到宋都城下,晋国答应的救兵只是画饼。九个月的包围弄到城内的居民“易子而食,折骸以炊”;楚人还在城外盖起房合,表示要久留。但宋人宁可死到净尽,不肯作耻辱的屈服。幸亏华元深夜偷入楚营,乘敌帅子反的不备,挥着的利刃,迫得他立誓,把楚军撤退三十里,和宋国议和,这回恶斗才得解决。

同样地,鲁国也就不例外了,而在结盟的过程中,鲁国也有自己的想法。鲁国同晋国是盟国,鲁成公(前591~前572)四年,到晋国访问,晋景公(前599一前580)自以为晋国强大,对鲁成王不敬。鲁国大臣季文子说:“晋侯今后必然不得寿终。《诗》中说:'敬之敬之,天睢显思,命不易哉l’意思是说:天道是很显明的,受到天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只有十分恭敬才能保有天命。如今诸侯国因晋国的强大而尊重晋国,晋侯却不尊重其他诸侯,这是很难长期保有天命的。”

鲁成公因为受到怠慢而心中气忿,想背叛与晋国的同盟国关系,转而与楚国结盟。季文子谏劝鲁成公说:“不可!晋虽无道,我们还是不宜背盟。因为晋国是大国,目前大臣之间还是和睦的,诸侯们也还是信服晋国的;晋国和我国又是同姓之国,天然地互相亲近。周文王的太史佚写的《志》中有这样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国虽然是大国,但是与我国不是同宗,不会真心诚意同我国相互亲近。”

这就是著名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出处,经过季文子的分析,鲁成公暂时是没有背叛晋国,但心中已经开始倾向楚国了。

鲁成公十一年(前580),晋厉公立。他很有重整晋国的意思。“初立,欲和诸侯,与秦桓公夹河而盟。归而秦倍盟,与翟谋伐晋。三年,使吕相让秦,因与诸侯伐秦”(《史记·晋世家》)。晋人一向所称的齐、秦、狄、楚四强,这时除楚之外,都为晋所制服。鲁成公十二年(前579),宋国执政者华元因与楚国令尹子重、晋国中军元帅栾书友好,听说晋、楚均有议和之意,便从中促成了历史上所说的第一次弭兵会议。但是,由于晋、楚两国都无诚意,这次弭兵仅使两国矛盾得到了一时的缓和,到鲁成公十六年(前575)春,楚国首先背约向郑、卫进攻。次年,晋因郑国服从于楚而伐郑,郑国求救于楚,楚恭王率军救郑。晋军渡过黄河,与楚军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相遇,两军大战,楚国败北而归。

鄢陵之战示意图

晋的胜利助长了晋厉公的骄傲情绪。他于鲁成公十七年(前574)“欲尽去群大夫,而立其左右”(《左传》成公十七年),杀掉了郁至、邵镝、邵荤,想以此加强君权。但是,由于晋国公室弱而卿大夫强的趋势已难扭转,所以第二年,厉公反被栾书、中行偃以其党袭捕,“囚之”。厉公被杀后,栾书派荀营“迎公子周于周来,至绛,刑鸡与大夫盟、而立之,是为悼公”(《史记·晋世家》)。

在晋楚弭兵之会时,鲁国则晋、楚两国所达成的协议,同时臣服于晋国和楚国,公元前546年,鲁国参与了晋、楚等国在宋国召开的第二次“弭兵大会”。公元前541年,鲁国又参与了晋、楚等国的虢地会盟,再次确认了第二次“弭兵”同盟的友好关系。公元前533年,鲁和宋、郑、卫等国在陈国朝见楚君。

鲁国之所以依附晋国,真的是因为所谓同族吗?其实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抗衡齐国,希望通过借助晋国霸权的支持来摆脱齐国对鲁国的控制。在晋国霸权的框架下,齐国和鲁国一起参与了大部分晋国的对外军事行动。尽管鲁国一直谋求与齐国达成平等的和平协议,但是,齐国仍旧希望将鲁国重新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齐国多次侵入鲁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地区,但是,摄于晋国霸权的存在,齐国始终没有向鲁国发起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行动。鲁国在借助晋国霸权的同时,也积极寻求楚国和吴国的帮助一起对抗齐国。

可见,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过是在大国博弈时,其他国家的一种夹缝生存的策略,所谓同族之说,也会因时移世易有所改变。

鄢陵之战以来,郑国一直服从于楚。鲁襄公二年(前571),晋在虎牢(今河南汜水)筑城以逼郑。由于郑国经不起晋国的压力,“郑人乃成”(《左传》襄公二年),又转向于晋。这时,晋、楚俱弱,但因晋国略占上风,楚国不能与晋国对抗,晋悼公才能复霸,但其最大成效也就在于征服了郑国而已。此时,由于各国公室业已衰弱,大夫日强,春秋时代的历史逐渐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原争霸至此也就接近尾声矣。

参考资料:

《荆楚军事史话》 赵国华等

《中国史纲》 张荫麟

《左传选读 》 李南晖

转载请注明来源:一本正经说历史 

(0)

相关推荐

  • 华夏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公元前632年,分别以晋国和楚国为首的两方势力在城濮展开决战,结果晋军以少胜多,挫败了楚国进一步北上的意图,晋文公也由此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第二个霸主.城濮之战当之无愧地成为改变华夏历史进程的一战. 后 ...

  • 图说春秋(一)

    西周之末,东周之初: 1.『烽火戏诸侯<公元前771年> 』 2.『二王并立<公元前771年> 』 3.『东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公元前770年> 』 说明: 1.春秋 ...

  • 东周列国的来历与归属

    东 周 列 国 起 止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西周覆灭后,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东周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 ...

  • 为何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为何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为何有异!王夫之:"夷狄之于华夏,所生异地.其地异,其气异矣.气异而习异. ...

  • 请不要把“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话老是挂在嘴边

    每次看到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元朝.清朝的历史文章,都会在后面的评论中看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敢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话,然后紧跟着就会引发一片激烈的 ...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文读懂中西方思维差异

    关于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特点,从黑格尔到德里达,西方学界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中国没有理性,没有哲学.前辈中国学者在物质.制度和思想层面上都发现了中西文化存在着若干异同,但他们忽略了理性在中西文明中起到的 ...

  •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历史词典解释 族类:原指同族,后指同类,同帮.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指不属于自己同类之人,和自己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公元前587年,鲁成公出访晋国,由于受到晋景公的慢待,回国后,打算倒向楚国.季孙行父劝 ...

  • 为何我们常常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执?

    电影<加勒比海盗> 古代人甚至现代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常常不自觉地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执,也常常会有"以夏变夷"的理想.这种观念根深蒂 ...

  • 老中医:用药如用兵,看准病根,精准用药要果断!优柔寡断心必乱

    老中医:用药如用兵,看准病根,精准用药要果断!优柔寡断心必乱

  • 黑金属摇滚与撒旦教背后的历史谜团

    在世界宗教史上,有这么一只羊,它既是教派的神的化身,又是敌对教派的恶魔的化身,它的身上包含了众多的神秘学的元素,它有翅膀.有乳房.额头上带有正五角星,并以羊头的形象昭示众人. 它就是被称作羊头恶魔的巴 ...

  • 心头好| 《实习生》:职场少女心电影的背后,是对“存在焦虑”的反抗

    <实习生>是一部风格明亮的职场日常喜剧片,由罗伯特·德尼罗和安妮·海瑟薇主演.故事的主线讲的是一位名叫本的事业有成的商界精英在退休后重返职场,来到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担任年轻老板朱尔斯的实习 ...

  • 汉字文化:“籴”和“粜”你认识吗?联想其背后的历史故事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每个汉字的背后都蕴藏着它独特的文化底蕴.本文介绍两个有意思的汉字"籴"(dí)和"粜"(tiào).这两个汉字您认识吗? 打开凤凰新闻,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