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另说《道德经》第二章
原文引自1972年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群中出土的帛书《老子》。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恶è已,皆知善, 訾zǐ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 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hè也, 先后之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jiāo,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shì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
“为”,就是做的意思。人们知道美好就去做觉得美好的事,对于想求道入道的人来说,这是最不应该的动机。有美就有丑,这是分别心和后天常识在作祟,是在二元对立的角度看世界。道不是这个,是分别心启动之前那个无分别的状态。老子在这里想表达的是:无论美丑,善恶都要保持内心如止水,万缘放下,全神贯注于当下,切不可生出分别心。
只有神息合一,才会心灵合一,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那混混沌沌的空无状态,踏足“众妙之门”。任其自然下你才能感受到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始终如一的保持这种状态,意识不要人为的去干涉,如此守住,自然体会到“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 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hè也, 先后之相随…… ”
文中提出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个方面的“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随。”在理上,老子是让我们要从后天意识对待的对立二,返回到先天意识的一。守一不落二,去体证到从无到有,进入众妙之门。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jiāo。何谓圣人,简单说就是入道的人,只有通过无为这种方式才能入道,才能体验道之奇妙。既然无为,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对能心领神会本性光明的人,一切言语都是多余。如同禅宗祖师迦叶尊者,见如来拈花,微微一笑即已了 如来秘法深意。
万物作而弗始也,万物又何尝有中生万物?人若心止如水,一片空灵,何尝有所作为?自生而不知其生,叫生而不有。为而弗恃shì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 是以弗去。以无为的方式来对待,一得永得,是以不去。时时不在有上,顺其自然才能居无为之境……
我们在这百年的空间,若能找到真我,并完美呈现出来,才能实现突破时间空间的生存局限,达到潇洒走一回的圆满状态。
愿我们都成为大智慧、大格局、越活越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