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史话廿三:桓公错过了一场中原大战,但那一年他依旧很忙
三篇“郑国史话”,咱们一起探究了“繻葛之战”爆发的前因后果,还分析了郑国能够以1敌5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算是将周桓王十三年夏、秋两季发生的这个大事件讲完了。那今天咱们又要说点什么呢?是不是要接着往下讲当年冬季,甚至是周桓王十四年(即鲁桓公六年)的故事呢?
在下想告诉各位的是,咱们这次的故事还不能往后推进。因为,就在周郑这场大战进行的同时,鲁国国内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并且,这些事情多少还影响了鲁桓公的决定,让其错过了这次的中原大战(即“繻葛之战”,因其发生在中原地区的郑国境内,在下遂如此称呼)。所以,鄙人要带着各位匆匆赶往鲁国,看看桓公姬允他都在忙些什么。
没有参与“繻葛之战”的鲁桓公依旧很忙
先等等“闲叙”,你先别着急带着大家前往鲁国。记得你在讲“繻葛之战”的时候已经解释过了,鲁国之所以没有来帮助郑国抵抗天子联军,是因为他们一向尊崇礼制,不会忤逆朝廷。为什么你这次又说他们没有来,是本国的琐事牵绊住了呢?各位说的一点都没错,鄙人确实已经解释过鲁国没有来援助郑国的原因。可鲁国为何也没有响应天子号召去讨伐郑国一事,我还没有给大家说明。就在下来看,正是由于鲁国国内在大战同期发生的这些琐事,以及一件令鲁桓公不爽的事情,让他们也没有去帮助周桓王。那既然在下已经把话说明白了,咱们也不多啰嗦了,赶紧看看鲁国发生的这些事吧。
1、天子使节再次来聘,让鲁人愤懑不已
据《春秋》所记,在周桓王十三年的夏季,也就是“繻葛之战”爆发前周郑双方矛盾不断僵化的时候,天子又派了一个使臣来鲁国聘问。想想前一年的夏季,宰渠伯纠才刚代表朝廷走访过鲁国,这仅过了一年,就又有使臣来聘,足见桓王还是很重视鲁国的。想必鲁桓公和他的臣民们应该会感到万分荣幸了吧?但实际上,这次朝廷使臣再访鲁国,却让鲁人再次愤懑不已。因为,这次代表桓王来鲁国聘问的大臣,又一次在身份上出了问题。
在使臣人选安排方面连续犯错的周桓王
之前的宰渠伯纠咱们分析过,因他的父亲不能(或者说不愿)出使鲁国,让儿子以“临时工”的身份代父访问了鲁国,让鲁人面子已经挂不住了。而这一次,桓王似乎是汲取了教训,正儿八经地重新安排了一位新的使臣。可是,《春秋》对这位使臣依然用了“仍叔之子”这样不太客气的称呼,说明这个人的身份还是不对。那到底他出了什么问题呢?
其实还是很明显的,鲁国史官都称呼他为“某某人之子”了,那这个连名字都没提到的使臣,显然也比宰渠伯纠好不到哪去。唯一值得肯定的是,“仍叔之子”确实不是“临时工”,出访鲁国的使命,桓王的确是交给他的。但关键是“仍叔之子”同样不是因为才华得到的官位,而是接了父亲的班。再加上他本就不高的官位(《公羊传》称其为“天子之大夫也”,连个“卿”都不是),鲁国人当然不会满意。
《公羊传》对于“仍叔之子”的注释
另外,从“仍叔之子”出使的时间来看,我认为朝廷会这么勤快地再派使臣访鲁,很可能是在替桓王传达“征召令”。毕竟,这个时间点周郑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姬林也肯定做好了出兵的打算。而鲁国无论身份、实力,还是地理位置都符合桓王征召的条件,所以“仍叔之子”就应该是为传令而来的。但如此重要的大事,桓王只派了个大夫来访,还是在前一年得罪了鲁人之后,又一次不尊重人家。鲁桓公怎么可能会出兵相助,甚至还要得罪盟友郑国呢?只不过,鲁桓公不好明说自己和郑国的关系,也不能公然违抗王命,便有了下面这第二件“琐事”来当挡箭牌,告诉天子鲁国无法应召。
2、增强防御,在“非齐非鲁之地”建城
鲁桓公不想应召,肯定要有个好的借口。那为了鲁国自身的安全,需要调动了大队人马去建城的这个理由,相信天子也不好说什么了。可姬允到底要建什么城呢?“闲叙”你在这个小标题中写了“非齐非鲁之地”,又是什么意思呢?
鲁国以筑城之名拒绝应召
其实,所谓的“非齐非鲁之地”,在当时来说应该已经在鲁国的疆域内了。只不过,这一地区最初属于周天子管辖的祊地(后又交予郑国代管,再交换给了鲁国),所以算是非常特殊的地段。甚至有史料提到,祊地之所以会被周天子单独管辖,一方面是为了祭祀泰山之用。另一方面就是这里曾是齐、鲁两家的争议之地,天子为了平息双方矛盾,索性收回,这才有了这“非齐非鲁之地”的说法。
至于鲁桓公要建的是什么城,《春秋》写得很明白,其名为“祝丘”,位于祊地东南(今山东临沂市河东区一带),可以说是鲁国边境之地了。那鲁桓公为什么要在祝丘建城呢?“闲叙”看到过一个特别有趣的说法,称祝丘城是鲁桓公为夫人文姜建造的。因为,文姜既喜欢外出游玩,又常思念家乡,姬允便在这边境之地建了一座陪都,来讨好自己的夫人。
祝丘、中丘、郎城位置关系示意图
但是,“闲叙”要说的是,提出这个说法的童鞋很可能是为了附会。因为,文姜夫人确实在后来长期居住于祝丘,但这并不能就证明此城就是为她建造的。予以为,桓公之所以在这里又建一座城,与中丘城、郎城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增强祊地的防御力,来防范鲁国东南方向上的莒国。虽说,隐公摄政期间曾通过纪国与莒国缓和了不少,但现在隐公已死,纪国也被齐国骚扰得失去了力量。所以,莒国的威胁越发显现,桓公在如此靠东南的祝丘建城,只能是为了本国的安全考虑。
3、“繻葛之战”交战正酣之际,鲁国却为灾情焦头烂额
按理说鲁桓公以营建祝丘城为“借口”,已经完美地回避了“繻葛之战”的邀请,可以在家继续享清福。但不知是他时运不济,还是老天爷要跟鲁国开个玩笑。明明在那年的秋季,鲁人没有参与周郑大战,却一点没得清闲,被连续的天灾搞得焦头烂额。想来也真是奇怪,每当鲁国国君决定营建一座新城时,总会在建城这个时间点或前或后的日子里遭遇天灾(如城中丘后一年的螟灾,以及城郎同年的大雨雪),仿佛是有魔咒一般。
前两次建城鲁国遇到的灾害:螟、大雨雪
那这一次鲁国又遇到了什么灾害呢?《春秋》用“大雩”和“螽”这两个词语做了记录,告诉后人鲁国当时遇到的两种灾害。只不过,仅看这样两个词,应该有不少童鞋还是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天灾。毕竟,“雩”和“螽”都是生僻字,不查查字典的话很难搞懂其意思。因此,为了节约大家翻找工具书的时间,我这就分别给各位解释一下。
先来看看“大雩”,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灾害的名称,而是古时候的一种祭祀仪式。至于,这祭祀仪式是用来做什么的,咱们先从“雩”字入手来分析分析。“雩”,音为yú,从它上半部分为“雨”字,下半部分为“亏”字的结构来看,大家是不是也觉得这样一个看似“雨水亏少”的字应该跟“旱灾”有关呢?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大雩”这种仪式就是遇到大旱时,君王要向上天求雨的一种方式。只不过,这里的“雩”字不应理解为“雨亏”,而应是“祈求雨水来填满亏水的大地”的意思。
因此,从“大雩”就能看出鲁国在当时遇到了旱灾,为了缓解灾情,鲁桓公搞了一次祈雨的祭祀仪式。而《春秋》特意用仪式名称来代替灾害名称的目的,就是在记灾的同时告诉后人鲁侯是为赈灾努力过的。那鲁桓公既然为了抗旱付出了辛劳,想必应该值得夸赞吧?但《左传》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内容,称姬允这次抗旱工作依然做得很差劲。
今人演绎古人的大雩祭仪式
据《左传》所记,“雩祭”这项祭祀活动,应该在“龙见”之时来举行。而“龙见”的字面意思是“东方苍龙七宿显现于天空中”的意思,所代表的时间即仲夏之日。也就是说,左先生认为鲁桓公要举行“大雩祭”,应该在旱灾出现前的仲夏之际来办,不应该拖到秋季才补办。由此可见,就算姬允的确是为抗灾付出了辛劳,但由于他举办“雩祭”过于拖沓,还是被史官讥讽了一番。
说完了“大雩”,咱们再来说说第二个灾害“螽”。“螽”,音为zhōng,从字形来看,有如此多的“虫”字在其中,显然鲁国遇到的这个天灾就是虫灾了。那“螽”到底是哪种虫害呢?鄙人看到过两种解释,其一说螽为“螽斯”,乃蝈蝈的意思;其二说螽为“蚱蜢”,就是蝗虫的意思。虽然,两种说法不太一致,但总的来说“螽”应该就是:那种体色黄绿、身上有翅、后足强健擅跃,又会破坏庄稼的害虫。
螽可能是蝈蝈,亦或是蝗虫
那鲁国在旱灾过后连续又遭遇了虫灾,鲁桓公做了些什么呢?通过《春秋》对这两次灾害的记录方式对比来看,姬允这次似乎更加懒惰了,连祭祀仪式都没有举办,任由虫害肆虐着田地。可见,此时的鲁桓公已经被连续的灾害搞得焦头烂额,似有自暴自弃的状态了。所幸,鲁国没有参与这次的“繻葛之战”,否则在大灾之年又起兵祸,鲁国百姓将更加苦不堪言。
好了,有关周郑“繻葛之战”爆发的同时,鲁国所遇到的诸多琐事咱们已经讲完了。大家在看过这些琐事之后,是不是也很同情鲁人呢?本以为没有参加这场中原大战,鲁人可以踏踏实实在家发展生产,谁知他们的生活也一点都不轻松,一桩桩琐事充实了整个夏、秋两季。那秋季过后进入寒冬,鲁人又遇到了什么事呢?我可以稍稍透露一点,当年冬季的鲁国国内还是比较平静的,但一位途经鲁国的过客却“带来”了一个消息,具体是什么呢?咱们下次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姬允很忙、鲁国不奉召、探索原因、仍叔子聘鲁、惹恼鲁人、借口、营建祝丘、连续天灾、雩祭大旱、螽灾。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