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妙笔推动堂联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当下,保护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古文物和古建筑的热潮高涨。近期,保护古地名又掀起了新一轮的热潮。在护“古”的浪潮中,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堂联,以及堂联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蕴,却少了关注的目光。堂联,是中国姓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以楹联的形式对家族堂号的补充说明,主要用于家族祠堂,亦称祠联。
如何利用现有的地区文化资源融入语文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和继承优秀的客家文化,是客家地区的语文教师肩负的重任。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挖掘品味堂联背后的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与弘扬客家堂联文化。
一、初识堂联,探寻堂联背后的祠堂风采
大埔县有“客家民居大观园”的美称,在这些特色民居中,有一部分是古香古色的各姓氏宗族祠堂。这些祠堂的门楼上,嵌刻着各式堂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访自家姓氏的祠堂,感受祠堂风采,抄录祠堂的堂联,探寻背后的宗功祖训,然后写成文章,交流学习。
比如作为大埔百侯“肖杨”两大姓氏中的杨氏,其宗祠延庆堂现存有十三世世祖杨之徐作的楹联:谓龟山后裔,我不敢知,陈俎豆而荐德馨,道脉遥通陟降;徙宁化始迁,今犹可考,笃本支以昭世守,宗功共瞻几筵。后来演变成庆延堂堂联:延瞻依百世,庆俎豆千秋。学生对此堂联颇有感悟:延庆堂作为杨氏总祠,堂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二、堂联作引,探寻堂联背后的氏族源流
很多堂联都巧妙地融入了堂号。如流传很广的刘氏“彭城堂”堂联:彭城世第,禄相家声。这里的堂号和堂联都是这个氏族的特有标志,这种堂号叫做郡望堂号,即从姓氏的发祥地地名为堂号。从各姓氏的宗祠门楼上嵌刻的堂名及堂联就可以一窥该姓氏的郡望所在地。还有一些堂联上下联首字巧妙地融合了堂号,点明了氏族的迁徙历程。以此为基点,引导学生从堂联出发,追溯本姓氏的氏族源流,然后理清思路,写出心得体会,从而明白自己的姓氏根基,道出对祖宗的追思以及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惜。
如大埔“追远堂”的堂联道尽了赖氏祖先几度奔波终得居所的艰辛――“追思往昔,鼻祖奔驰,闽粤三迁歌得所;远念来兹,首居安定,祁云百世颂其昌。”这幅堂联之意,大抵是追念先祖经过福建、广东三次搬迁才来到大埔县西河镇清华村大栋背。赖氏先祖东奔西走,颠沛流离,才换得我们后辈的安居乐业,念及此,我们又岂能荒废堕落?
三、深层挖掘,探寻堂联背后的名人事迹
探寻堂联背后的祠堂文化以及氏族源流之后,继续引导学生探寻家族的名人典故。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为写作挖掘题材,而且还可以学习祖辈先贤的优秀品德。
在学生的生花妙笔之下,有各个姓氏的风流人物,革命先贤,他们的光荣事迹催人奋进。如大埔百侯杨氏延庆堂的祖辈先达,有娶了饶氏,生下杨缵绪、杨黼时、杨演时,造就“一腹三翰林”的杨之徐;虽没有出现在对日正面战场,却为革命军输送了大批人才,积劳成疾英年早逝的杨兰史;广东省原省委秘书长杨应彬……又如具有253年悠久历史的饶姓义训堂,堂名“义训”源自成语“义方之训”,意指教人遵守做人之道的训言。从这里能够探寻到以饶龙光为首的饶百我、饶炳寰、饶炳亨等近30位革命志士的英勇事迹。
四、文化承继,探寻堂联背后的优秀家风
文化具有传承性,每一代人都需要从上一代人那里承接文化,并传承给下一代,使文化成为一个不间断的存在。不同的堂联,蕴含着祖宗对后辈不同的期望,这些期望经过时间的沉淀,就变成了各个家族的家风。
对于堂联背后的优秀家风,学生们各有思考。如对杨氏延庆堂堂联的思考:“延瞻依百世,庆俎豆千秋”,是对先人的荣敬,也是先人对我们的祝愿。杨氏祖先数百年前来到这个闲静淡雅的村居,开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世代相沿造就朴实的家风,勤劳务实是我们的根本。
综上,四个写作实践活动层层递进,通过这些写作实践,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让学生边写边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客属学子对优秀客家堂联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作者单位: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
论文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8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m.xzbu.com/9/view-111649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