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杭州,江水早已成为轻易被忽略的存在,唯有日出江花红胜火,还有触目可及的五颜六色的花开。腊梅,梅花,茶花,玉兰,海棠,桃,李,梨,樱……还有很多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花,开得前仆后继,让人目不暇给。读完黄庭坚,心里涌起一股难以叙说的情绪,不是感伤,也不是愤懑,多少有点失落的成分——读完一本书,突然明白了之前没有明白的某个道理,总会有这种情绪出现。读完黄庭坚,我知道再美好花开再灿烂的春天,都终归会过去,接下来的季节,还有雷电风雨,还有秋霜落叶,还有大雪严寒,同时我更加相信,接下来的季节里,必将还有收获。
鬼门关外莫言远,
四海一家皆弟兄。
1095年,黄庭坚开启他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人生后半场。贬谪路上,过鬼门关,他这样感慨。一路陪伴相送的只有自己的亲哥哥,轻易不会落泪的黄庭坚,在哥哥不得不返回家乡的时候,泪如雨下。出发那一刻,只有一位旧友顶着各种舆论压力千里迢迢赶来相送。这位旧友叫唐之问,很多人未必知道这个人,如果说这人是陆游的外公(姥爷),也许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触。唐之问,与黄庭坚铁哥们儿晁补之是亲家,关系越说越近。陆游外公的相送,让黄庭坚感受到亲人一般的温暖。历史就是这么神奇。唐之问,让我想到唐朝那位大诗人宋之问。宋人名为唐之问,唐人名叫宋之问,想来还是后人仰慕前人,唐宋两朝,唐宋两姓,如此机缘巧合的交汇,也是传奇了。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十年后,在路过鬼门关那一刻,黄庭坚也许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江湖路远再远也远不过人心叵测。读黄庭坚,越发感觉他与苏轼的命运那么多相似之处。这一切难道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四顾山光接水光,
凭栏十里荷花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
并作南楼一味凉。
写这首诗的时候,黄庭坚已经看尽人间繁华,心如止水。他不用再借助典故抒发内心,而是语如家常,信手拈来,却让千年之后的人读来依然清晰感受到千年之前的清风明月荷花香。古往今来,也并不是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品味出了清风明月的价值。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成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些心有灵犀的句子,再一次让我感受到苏轼与黄庭坚心灵上的高度默契。这种默契让人羡慕,却也只能永远让人仰望,遇到一个心灵高度默契的人光有幸运远远不够,还要有配得上这种幸运的资本。还好,我是个容易知足的人,能在文字里感受他们之间的美好,就很好了。《满目青山 黄庭坚》读完了,不仅对黄庭坚有了更多认识,同时还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多的了解了苏轼。
千载难逢,只是少数人的梦
桃李春风一杯酒,敬黄庭坚
推荐一下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