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的介入
“现象与礼物”课上,你要获得成就,老师说,不管内在还是外在都有一个黄金定律,那就是意图加努力加现象的介入。
意图是什么?老师引用巴关的话语:“意图是带着热情的欲望,意图专注并产生能量。欲望和热情相融合时成为意图。”日常我们吃美食、穿新衣、散步、说话等等都是欲望,而非意图。而意图是会帮助我们具备专注力,当你专注时一切尘埃落定,专注时事物会非常清晰的发生,会遇见正确的人,去到正确的地方,这是意图的威力。
何谓努力?有5 种品质:专注力,当你专注时事物时是会非常清晰发生的;决断力,无论对错,都有做出决定的能力;勇气,做出决定,看你能不能去践行,有挑战和危机的时刻,你依旧有勇气前行,不放弃;创造力;值得感,没有值得感就无法收获果实。
意图和努力比较好理解,但对于现象的介入,老师讲了一个故事,理解起来似乎还是模模糊糊的。
例子是这样的:父与子走到海边,宝宝在海边玩,爸爸在旁边看着宝宝。宝宝在堆沙子,爸爸在旁边喜悦地看着孩子。宝宝在快要完成堆沙子的时候,突然哭了。爸爸问为什么哭?宝宝说:“快要堆完了,就差一个石头堆上去,但我搬不动那块石头。”爸爸问:“那你使出你全部的劲了吗?你有没有百分百努力呢?”宝宝哭着说:“我已经使出我全部的劲了,但我还是搬不动。”爸爸说:“为什么没有喊我,我是你的一部分呀,你没有喊我帮助,你就没有使出百分百的努力。”在爸爸的帮助下,宝宝完成了堆沙。
在这个简单的故事中,老师说,爸爸就是现象,爸爸的介入就是现象的介入,有了现象的介入,宝宝得已完成堆沙。
单从这个故事来讲,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主动介力帮一下孩子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那么矫情地说孩子没有百分百的努力?亦或者,假设当孩子搬不动石头的时候,旁边并没有人,没有人可以给到他帮助,那么孩子的堆沙最终也无法完成。也有人说,这个故事是自己树一个靶子自己打。
对于现象的理解,我始终充满好奇,这个故事到底想告诉我什么?突然我明白了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何谓是现象的介入。
在这个故事里,爸爸是个隐喻,爸爸对宝宝说:“你为什么没有喊我。”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你为什么没有喊我,这是要告诉我们,凡事你要主动,只有是你自己真正想要的,你才会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如果反过来,是爸爸主动帮你的,也许你会认为那是应该的,一旦有了什么事,也无需自己负责,因为不是自己要的,自然会为自己开脱。在漫漫人生路上,爸爸也不可能始终陪着孩子,时不时主动上去帮一把,孩子的路总归要自己走,只有懂得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学会自己去努力,才会为自己负责。自己为自己负责,就会主动寻求方法来满足自己。
爸爸对孩子说:“我是你的一部分呀。”这也是隐喻,我们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自己向自己的内在请求,而不是外求。当你的内在非常有动力的时候,你会干劲十足,而且会非常稳定而不彷徨,因为你知道这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如果你不是内求,而是外求,那外在的种种事物会影响到你,然而外在是你不可控的,当外在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影响你,你就会如墙头的草一样,随风摆动,惶惶不可终日。你在这世上能够被你控制的唯有你自己,所以向内求就会带给你稳定,而稳定会生发智慧。
同时在这个故事里也告诉我们,没有谁是理所应当来主动帮助你的,哪怕是生你养你的父母。父母仅仅能给孩子的就是爱和支持。爸爸在一旁陪伴就是爱和支持。
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来满足实现,我想这就是现象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