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礼俗系列】乾州蕞娃:(二)求学之三——书院教育
【内容提要】书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普通读书人,我们必须多少有些了解。
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1)发展历程: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是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有记载的最早的书院。书院作为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从朱熹时开始的。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
唐末至五代期间,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读书人避居山林,遂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成为集藏书、教学与研究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
宋代书院兴起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盛极一时。书院大多是自筹经费,建造校舍。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以自学为主。它的特点就是为了教育、培养人的学问和德性,而不是为了应试获取功名。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宋代四大书院包括: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世祖首次下令广设书院,民间有自愿出钱出粮赞助建学的,也立为书院。后多次颁布法令保护书院和庙学,并将书院等视为官学,书院山长也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元代将书院和理学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南北文化的差距,并创建书院296所,加上修复唐宋旧院,总数达到408所。但受官方控制甚严,无书院争鸣辩论的讲学特色。
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等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的士人,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余悸,继续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清朝末期,庚子新政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自民国年代起在香港、台湾均有不同学校称作“书院”,但已与古代的书院有所出入。
书院,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近千年,由唐宋期间以私人创办、私人讲学为主,元明时官方加强了控制,到了清代完全官学化,这是书院发展的总趋势。
(2)建设管理:书院大多位于深山老林,这些地方本来就有山有水,清静幽雅,是修养身心的好去处。为了进一步营造出远离尘俗、远离喧嚣的学习环境,他们还会栽花种树,移竹运石,布置书院。唐朝诗人贾岛《田将军书院》一诗中“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就是最好的见证。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建立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些大学者看来,官学一旦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就严重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并日益腐败和衰落。因此,他们以个人的力量另建书院,就是为了研究学问,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在他们看来,一个空灵安静的地方,更有益于做学问。
书院,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其组织管理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组织机构比较精干,脱离讲学的管理人员很少。山长作为书院的核心人物,山长的学识水平和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书院的学风好坏,因而只有学识和道德俱佳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山长。山长就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有名望的学者自己创建书院并担任山长;二是聘请名师做山长。
第二,书院是教学机关,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的主持人或讲学者多为当时的著名学者,甚至是某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每个书院往往就是这一学派教学和研究的中心或基地。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很多书院还是著名的藏书机构。藏书、供祭和讲学是构成书院的“三大事业”。书院藏书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藏书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寺院藏书一起,并称为中国古代藏书事业的四大支柱。书院藏书来源可以分为捐赠(皇帝赐书、官吏赠书、私人赠书)和书院购置书籍(书院购置书籍、刊印和抄写)两种。
第三,书院的入学较为宽松,学生不受身份、地域与学派的限制,可以自由流动。书院讲学实行“门户开放”,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共同讲学,重视学术的交流和论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成为书院的重要教学形式,不仅师生共同参加学术争辩,而且常与地方上的学术活动紧密结合,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中国古代的书院,并不能为学子提供一张“就业文凭”,充其量只有一张“肄业证”,但是学子们还是源源不断而来。他们之中,有人是拿书院当“高考复读班”,希望经过名师点拨,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也有的人是为了学问而来,潜心研究学术、著书立说。
第四,书院授课特点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每天的学习时间划分成起床后、早饭后、午后、晚上四段,每一段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并且以学生的自主钻研为主,这也得益于书院素有丰厚的藏书。书院的学子既有自学,也有讨论,还有老师解惑。成绩考核多重平时表现,不仅视其学业,尤重人品与气节的修养。
第五,书院的管理有章可循。一旦进入书院学习,学生就要遵守书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不同时期、不同的书院有不同的规定。但总体而言,都会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考核,并形成了条文性的书院规章制度,涉及请假、听课、行为规范、奖惩制度等方面,用以监督学生学习、生活。
第六,书院内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感情相当深厚。主讲书院的名师学识渊博,品德过人,并且献身教席,热心育人,深受学生爱戴。学生是慕名师而来,能够虚心求教,立志成人,尊重教师。因此,中国教育史上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在书院教学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第七,书院的经费管理。书院学生大多来自贫苦家庭而又志存高远,书院要养士必须要有足够的学田。书院兴起之初,主要靠私人田产或别人捐赠的田产来供给,后来政府拨付(赏赐学田)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经费以自筹为主,所以有较大的自主权。其经费重点用于教学和学术活动,其他杂项费用所占比重甚低。正是依靠这些或来自官方,或来自民间的扶持和资助,古代书院才得以在经济上自给自足,为书院师生提供一个良好和稳定的读书环境。
书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源于唐,盛于宋,衰亡于清末,历时千载,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的发展,人才的培养,曾起过巨大的推进作用。作为普通读书人,我们必须多少有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