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冲突?自闭症家庭中的【偏心父母】,对另一个孩子的伤害竟然这么深......

▲ 收获育儿经,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父母总是希望子女能和平相处,甚至相亲相爱。但是对于多子女家庭而言,生活中的小摩擦在所难免。
——嗨脑仁
之前有位母亲说,她有两个儿子,老大很计较,可老二又非常慷慨。有次,妈妈带兄弟俩去爬山,她带三瓶水一人一瓶,老大的水一下喝光了,就要去抢妈妈的水(因为抢不到弟弟的,只好抢妈妈的)。结果,弟弟觉得妈妈没水好可怜,就主动把自己的水让出来给妈妈,还叫哥哥喝他的,这样妈妈才不会没水喝。
妈妈说,因为这样,在两个孩子中她忍不住偏爱弟弟,因为他懂得疼惜妈妈,她常觉得老大是上天派来折磨她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气质。上述案例中的老大并不善于表达情感,当他看见弟弟那么讨人欢心时,他既焦虑又着急,争宠的小心思也就萌生了。
而他的争宠策略就是找父母「要更多」,但就在哥哥采取争宠行动时,妈妈误会了,她觉得孩子不懂事,不体贴。
就这样,妈妈无意识的偏爱造成了兄弟间的水火不容,哥哥争宠不成,恨弟弟,恨父母,这份亲情的伤疤也就越来越大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
,父母对其中一个孩子更加喜爱也在所难免。但即使这样, 我们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则就会对孩子们造成不可挽回的情感伤害。
尤其在这个啥都内卷的快节奏时代,养好一个孩子已经很难了,更何况是俩!多子女家庭中,爸妈往往照顾小的,有意无意就会忽略大的;顾及大的,不小心谨言慎行过头了,又可能对大宝产生过度补偿;所以说,无论顾大还是顾小,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过犹不及,对俩宝造成或大或小的伤害。
而对于“特殊家庭”来说,他们之间的相处就显得更加艰难……
No
-Number-
01
“不一样的哥哥”
记得我们之前曾讲过这部感人至深的马来西亚电影《光》,剧中的弟弟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哥哥艰难生活,兄弟俩产生了种种矛盾直到最后化解。而回到现实,剧中的电影导演郭修篆和他哥哥之间,也有着因“偏爱”产生的种种分歧。
在电影《光》中哥哥文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的高功能自闭症哥哥──郭修锴,也是这部电影的原型人物。
「从我能听懂大人说话那天开始,大概才4、5岁吧,妈妈就跟我说,哥哥跟别人不一样,你以后要多照顾他!」
那时候的弟弟郭修篆,似懂非懂。直到上学之后,才真正明白妈妈口中哥哥的「不一样」,竟然是自闭症。
郭修篆回忆起小时候的哥哥,不看人、经常发脾气、撞门打桌子,不管是玩游戏、说话都与其他孩子不同,讲不清楚就一意孤行的去做。他们的父母经常因为儿子的事情吵架,如果哥哥犯错处罚他,他就会发更大的脾气,总之,家里的气氛一直吵吵闹闹的。
导演郭修篆在家中排行老二,除了自闭症哥哥以外,家中还有一个妹妹──郭修彧。三个孩子呈现出的偏爱就更加的明显!妈妈疼哥哥,爸爸疼妹妹,唯独排行老二的郭修篆备受冷落。时间久了,老二郭修篆的心中开始有所不满,他总是开玩笑地说:「妈妈爱哥哥、爸爸疼妹妹,我自己好像多出来的孩子,好多余啊!」
郭修篆在这样的家庭中,找不到存在感,也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视,在愤愤不平的状况下,大人们还忙着把「照顾哥哥」的担子往他身上套。
这下,郭修篆的逆反情绪也就爆发了
「我青春期时算是坏孩子,抽烟、喝酒、逃课、放学不回家,怎么调皮怎么来。」
对于父母的偏心,郭修篆用叛逆的行为回应,不断挑衅父母的底线,最后导致家庭矛盾恶化,郭修篆在家越来越沉默寡言,丝毫没有存在感,他与家人的关系也降到了冰点。
No
-Number-
02
青春期冲突严重 大学开始了解哥哥
父母的长期偏爱,不但损害亲子和手足之间的情感,也对孩子造成一生的困扰。作为弟弟的郭修篆,这么多年对父母一直怀有抱怨,直到上了大学稍有缓解!
父母去世后,郭修篆担负起了照顾哥哥的责任。为了读大学,郭修篆带着哥哥一起离开了故乡,前往吉隆坡租房子住。「当时家里经济负担重,我自己对未来也很迷茫,又要独自照顾哥哥,那段时间真的很辛苦。」
郭修篆说起电影中的剧情,兄弟一起租房生活,其实就是他和哥哥大学时期的缩影。

跟哥哥在一起生活后,郭修篆才发现,以前妈妈总要提醒哥哥记得洗澡、刷牙等生活琐事,原来不是很宠哥哥,而是真的有必要。

郭修篆担起了生活责任后,通过与哥哥的相处,才知道母亲以前为何要多花心思在哥哥身上,郭修篆说「原来哥哥不是故意不做,是真的做不到。」
郭修篆这才理解自闭症的真正意义,原来哥哥只能进步,但自闭症的特质不会完全消失,「时间久了,我也知道如何与哥哥相处了。不能用正常人的标准看待他,不然就会觉得他很怪、什么都做不好,可这也不是他诚心的,所以我需要改变看他的方式。」青春期时,郭修篆曾恼怒哥哥说话直接生硬、言语充满挑衅。现在才明白「哥哥根本不知道怎么说话让人不舒服。」
 
除了生活起居,哥哥不定时的情绪炸点,也让弟弟十分头疼。例如,哥哥从小就对数学充满兴趣也很有天赋,但大学的文史类必修就是一场灾难,学分总是一修再修、不停补考,哥哥因这些挫折而情绪崩溃时「就会一直骂、一直哭。」
于是为了安抚哥哥的情绪,郭修篆试了很多方法,例如冷处理、语言安抚,也曾觉得不耐烦,后来干脆用朋友的语气跟哥哥开玩笑「你就是不会拍马屁啦~」没想到这种玩笑话讲久了,造成无心插柳的效果,哥哥慢慢能懂得什么是「开玩笑」,知道弟弟是想让他开心,愤怒的情绪也被安抚下来,郭修篆略带骄傲地说「哥哥在人际关系上进步很多。」
在陪伴哥哥的过程中,郭修篆也感受到了哥哥的优点,真性情、不隐瞒、不撒谎,哥哥专注的时候,会惊讶他投注的热情,非常有力量。
因此,郭修篆和哥哥共处的那几年,他理解了哥哥,也原谅了父母。并且郭修篆尽力的帮助哥哥,融入社会,同时也希望社会对自闭症患者多一点了解、包容,看见这些人的优点。
于是,郭修篆

便决定把哥哥的故事拍成影片。没想到的是,这支短片一经播出,竟一炮而红,不仅拿下了 BMW Shorties 微电影比赛冠军,还获得了奖金资助。后来没过多久,郭修篆便用奖金将短片改为完整版的电影长片《光》。

No
-Number-
03
哥哥已经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现实中的哥哥也和电影文光一样,拥有优异的音乐天赋。「小时候如果敲到水杯,哥哥就会说,这是 C(音阶中的Do),不过低了一点点。」记得有次,哥哥捡了废弃钢琴的键盘,回家自得其乐弹著,家人说:「只有键盘没声音怎么弹?」哥哥严肃地说「我的脑袋里自然会听到声音!」
电影情节简直就是郭家人多年来经历的浓缩版,
妈妈的心疼与无奈、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
「妈妈看过好几次试映,每次都哭,哥哥则是看到兄弟吵架的剧情就不开心,要离席冷静才行。」
现如今,哥哥已经是郭修篆生活的一部分了。如果问起他是否有压力,他总会笑着说「不会有压力,哥哥是我的家人。如果生命可以重来的话,我也不想换一个哥哥,我大哥虽然是自闭症,但是他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很简单很容易快乐,与他相处的这段时间,也让我改变了很多,我们兄弟俩是分不开啦。」
对于郭修篆来说,通过长达几十年与自闭症哥哥的相处,最后才能理解爸爸妈妈偏爱哥哥的理由。

父母对孩子不平衡的爱,往往会成为孩子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如果没有与哥哥在一起生活的经验,我想郭修篆会带着这份不理解的心结,一直在人生中迷茫下去。


记得在《幸福三重奏》中,主持人谢楠对于多子女家庭的教养,有着独特的见解。她在怀二胎时,对大儿子说道「你要记住,妈妈生弟弟,不是来抢你玩具的,而是多一个人来一起爱你。」
你看,

一句话化解了大儿子的担忧,也平复了孩子的得失心,直接让大儿子变成了“宠弟狂魔”。所以说,聪明的父母应该注意把握尺度,要让每一个宝贝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和价值,尽可能的给他们满满的安全感,这样当孩子的内心得到满足后,自然就有能力将爱回馈给手足了。

No
-Number-
04
当手足冲突时,可以这样解决
并且,在多子女家庭中,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也不奇怪。

此时,父母的正确引导,就非常重要了,那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温和的方式去解决:

 步骤1:提醒自己、深呼吸 

首先,提醒你自己,也提醒孩子,手足间的冲突是正常的、甚至是健康的。这是孩子们学习划清界线、表达想法、分享东西与经验的好机会。

然后,深呼吸,并且鼓励孩子们跟你一起这样做。

当孩子们安静下来以后,试着一起做一个呼吸练习:慢慢吸气,同时在心里从1数到4。屏住呼吸,再从1数到4,然后慢慢吐气,同样从1数到4。然后再从1数到4,之后再一次吸气。

这样重复数分钟,直到孩子们都冷静下来。

 步骤2:理解冲突的原因 

接下来练习「同理心」。爸妈要试着去了解孩子们为什么生气。与其处罚他们,不如帮助他们了解彼此的情绪与期待。

分别问孩子:你们为什么吵架?然后再分别问他们:你觉得哥哥(姊姊、弟弟、妹妹)为什么生气?

记住「感谢」是一个很好用的词汇。不管你的孩子们在吵架时表现得多么讨人厌,千万不要忘记他们各个都是珍贵的礼物。提醒他们想想彼此的好(并且说出来),不要被一时的情绪所蒙蔽。

 步骤3:和好的仪式 

最后,可以试着放放音乐,大家一起跳快乐的舞。毕竟在跳舞时很少有人还能继续吵架,不如用这个作为和好的仪式。

在小孩的世界里,手足矛盾,往往是为了博取家长更多的关注,与同等程度的关爱。尤其是特殊家庭,很多父母也许更像导演郭修篆的家庭一样,更关注弱势的那个孩子,认为健康的孩子理应懂事或是理应担负起照顾哥哥或是弟弟的责任,殊不知同样需要爱和关怀的孩子,内心有多难过。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把孩子们对父母的关爱需求,生动的比喻成蓄杯,每个孩子都拿着自己的杯子,希望父母蓄满安全感和爱。

所以,多子女家庭中,最重要的教育是教会孩子相爱,要“让”的心甘情愿,“受”的心存感激,把血缘化作彼此陪伴的纽带,这样才能彼此相扶,携手同行。最后愿每一对手足,都能获得足够的爱,与幸福相伴,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