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诊断为重度自闭症,5岁孩子接近NT,她最想分享4句话。

从12月16日开始,我们会开放4节公益微课——《儿童康复路上必不可缺的4个角色,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今天是微课第二讲《带娃机构干预3年,作为老家长,最想分享的四件事》,错过群内直播或是时间不充足的家长别担心,我们这就为您送上文字精华版~

正值升职加薪,原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即将“开挂”,却被一纸「重度孤独症」的诊断书打入人生谷底。带着自责、内疚,果断辞职后,她全职带娃,从零开始学干预。

仅仅历经十个月,她便将孩子成功送入校园融合。

作者|小宝妈(匿名)

整理|嗨脑仁

×××

2017年5月,作为一个职场妈妈,当我在一个创业公司拼杀1年多,终于在职场有所突破,所带的团队趋向成熟,刚刚升值加薪时,却被一个措手不及的诊断,打入了人生的谷底。

2岁4个月的小宝,在私立幼儿园面试中,被园长拒收,提醒我们小宝可能发育异常。

5月中旬,北京儿童医院评估显示,28.4个月的小宝,最终综合智龄显示只有14.4个月。医生建议我们再去北医六院做一次诊断。

在北医六院做了一系列测评,在专家诊室不到10分钟的时间,我们拿到了一张疑似重度自闭症的诊断单(因为国内3岁以前,不做确诊,所以小龄的诊断多数为疑似)。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听到自闭症这个词。

我难以相信,孩子会跟孤独症挂钩。手机里存的视频,小宝8个月时候,逗他,他都乐的哈哈大笑,与我们的互动非常好。小宝10个月的时候,小区里有一次看见一个漂亮阿姨,他眼神一路追随,阿姨都走过去了,他还扭头看了好久。

然而,当我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对孤独症进一步了解时,我才发现小宝1岁以后的异常:

◎ 从学会走路后,带小宝出门,多数时候,他都是漫无目的地跑,横冲直撞;

◎ 他比一般的孩子更容易过敏,时常有湿疹问题,同时伴随睡眠障碍,1个月几乎没有几天,他能在十二点前入睡;

◎ 每到一个地方,他的关注点永远是找柜子或者灯的开关,开门关门,开灯关灯,如此循环;

◎ 他喜欢玩车轮子,无论是滑板车,还是玩具车,他都是翻过来,不停地转轮子,如果不管他,他可以机械转半个小时,甚至更久;

◎ 每次出门他都走相同的路线,不接受新的路线变化,当然也包括不接受新鲜的食物,非常挑食;

◎ 他没有语言,不会指物,不会点头摇头,当然最核心的,在外面时候,他也从不找小朋友玩,眼神和其他人的对视也很差……

当我了解的越多,内心的自责和内疚感越强。小宝2岁多没有语言,而我却一直以为只是语言发育迟缓!

那张诊断书,如同一个人生的宣判,它既宣判着我作为一个妈妈的不合格,也更像是死刑一样的枷锁——“终身不可治愈”、“难自立”、“可能都无法生活自理”,这些词牢牢地打在我的心理。

带着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以及育儿知识的匮乏带来的羞愧感,我果断从职场退出,全职带娃干预。

小宝当时症状重,医生建议我们机构干预,所以我们很快锁定了一家机构,开始了干预。但一开始并不是那么顺利。前三个月小宝几乎无法安坐,每一节课都在哭,我用老师随堂教的方法,也无法搞定他。但好在坚持下来了。

当然在这个过程,我也崩溃过很多次,却在阅读《男孩肖恩:走出孤独症》这本书中,情绪被治愈。我的心态逐渐平和,我开始建立一种强烈的信念——生命是有希望的,有无数种可能性的,而我要带着这个希望的信念,去帮助我的孩子。 

当我开始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进一步学习后,小宝在机构的哭闹问题解决了,而后续的干预路也越来越顺。

最初从机构回到家庭,在家干预时候,我也是在桌面教认知,包括逻辑卡排序,但是我发现这种方式不适合小宝。在他的生活认知能力,生活体验和经历没有被丰富前,他根本无法理解逻辑排序这些。

所以我调整了教的方式,在家庭干预中,也坚持了两个原则:

生活体验原则 

把教学带到自然生活情景中:比如饭桌上教他识别菜、酸甜苦辣;在骑电车带他去菜市场路上,教他认识不同的树、汽车、汽车颜色、红绿灯,学会按喇叭等。在小区中,利用停车位的数字排序,教他数的概念等。

每到周末,带他短途玩,假期时候长途旅行,在不同的环境中泛化,同时扩展他对世界的感知。而每一次的旅行之后,我都会发现他会有新的进步出来。

我发现当把认知贯穿到自然生活场景,把规则等在社会环境中教,示范,不断给他讲之后,他反而进步会更快。

 社交游戏原则 

每到周末,必做有目的的社交设计。

小宝最初共同注意力弱,眼神对视差,我在家是从游戏开始,抓住他的注意力。从挠痒痒、到积木游戏、再到捉迷藏、老狼老狼几点了、萝卜蹲,再到棋盘游戏等,随着他能力的变化,我不断调整游戏。

每学一个游戏,我都会带他在小区找小朋友泛化。

有一段时间,我几乎是小区的“孩子王”,经常手里拿着各种好吃的好玩的“贿赂”小区的小朋友,从泡泡水,到各种好吃的小零食,总能找到一起的孩子,给小宝创造社交的条件,让他在这个环境中,学会关注别人。 

我们还找了亲戚家的一个小朋友,比小宝大半年。每到假期,不是把他接到家,就是把小朋友送到亲戚家,两个人同吃同住同睡,让他和正常NT有尽可能的深入在一起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时间。

好在小宝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好的,在干预了10个月后,小宝的规则、跟随、模仿、语言都有很大进步,加上他没有情绪问题,课堂安坐能力也不错,我们把小宝的课,调整为半天机构,半天幼儿园。

当然,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我们和老师沟通了情况,那时小宝的注意力和社交还相对弱。老师非常上心,将他的座位调整为第一排,在社交活动中,也会督促着他。

小宝融入幼儿园2个月,没有太大问题后,我也开始回归职场。在后续的干预中,抓大放小,回家以和他玩游戏、讲绘本为主,周末以创造社交环境为主。

在幼儿园小班下半年,爸爸曾想停了课,但考虑到黄金干预期,我担心停掉之后全天幼儿园,能力跟随问题,仍然坚持半天机构半天幼儿园。直到幼儿园中班时,机构的集体课已经完全不再适合小宝时,我们调整为全天幼儿园。

到目前为止,小宝在幼儿园整体融合的情况,是比较乐观的。他的学业不成问题,跟随、社交、规则,包括和同伴的合作也相对不错。

回顾这三年的带谱系娃的经验,包括自己在机构持续1年带孩子训练,后续每周1天去一次的经历,也有4点想分享的话:

不要在诊断这件事情上

纠结、反复验证 

医院的诊断,的确是衡量孩子发展的一个标准,夸大诊断,或忽略不接受,或反复诊断,都是走极端。

小宝3岁前,因为报销需要某个办事处的证明,我们带小宝去时,孩子曾被关在一个逼仄的小屋子里,被粗暴的几个测评再次给定标签。他在评估室哭的那个场景,我至今无法抹掉。

也正是在那一次的测评中,我意识到,任何反复诊断、测评的过程,对家长和孩子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消耗。无论是“戴帽”,还是“摘帽”,都不过是圈内的一种说法,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这个“帽”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评估和标准是死的,只是一个参考,他具有意义,但并不代表死刑。

孩子的发展是动态的,他是否在成长,是否和正常孩子差距在缩小,是家长唯一需要去关注的,去改变的。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并尊重专业 

在早期孩子刚被诊断出来时,家长干预知识缺乏,及早送去合适的机构,可以让孩子早一点开始干预,也可以为自己学习家庭干预知识,换取心理缓冲和喘息的时间。在选好机构后,也要相信机构的干预努力。

我在机构看过很多家长来来往往,在孩子某个能力短暂没有突破的情况下,认为是机构的问题,立马换下一家。

但一方面,孩子的能力发展是需要积累的,比如小宝的语言大概干预半年才出来,并不代表老师不行,而是他的起点低,各项能力评估太差;另一方面,孩子适应一个环境,适应一个老师,都需要时间,频繁换的过程,其实是增加了孩子的适应成本,同时也容易让孩子对环境有不安全感。

我们在干预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急于求成。如果孩子在机构1个月没有突破就着急,我们自己在家教一个技能,一星期没有改变,就气馁,2个月3个月还是没变化,就会失去信心,觉得似乎孩子是不可改变的。但成年人学习一个技能都需要时间,何况我们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慢脚步,去等一等,等一等孩子的成长速度,需要和老师一起讨论,调整教的策略。

小宝在机构接受训练的时间是2年3个月,我们没有换过机构。一来是机构离家近,二来是学校的环境比较贴近自然,孩子后期能力上来之后,会有室外活动的泛化课,三来是老师非常nice。

但在小宝2年多的训练中,我根据小宝每个能力阶段发展需求的不同,先后给孩子换过五六个个训老师——

◎ 小宝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安坐能力差,我给她选了一个相对严格的老师,帮他建立了比较好的规则性;

◎ 在规则性建立好了之后,语言还是没有大的突破,于是给她换了一个更擅长语言干预的老师;

◎ 在认知提升、语言出来、小宝的社交性开始出来的时候,我给她换了更擅长游戏的一个老师,乐观开朗,总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小宝的社交兴趣;

◎ 在后期,到学业能力时,我又换了一位更资深的个训老师,帮助小宝提升学业能力。

当然,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换老师,也是因为在机构干预的过程中,充分的和老师进行了沟通。

机构的老师,几乎都了解了小宝,每次个训课上课前,下课后,老师们都会轮流“逗”他玩,帮助他做社交的泛化。小宝在这个过程,其实也发展出来了情感,放假时候会表达对老师的想念。

父母要学习干预知识

懂自己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在干预孩子的路上,包括我自己有时候崩溃,焦虑,着急,是因为我们搞不定孩子。我们没有方法,我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心理动机和发展规律。当我们没有知识和方法的时候,孩子会失控。

孩子越失控,我们越焦虑,越不会带。带不好,孩子可能成长会放缓甚至停滞,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会增加,会和我们对抗。然后我们陷入新一轮的焦虑和失控中。

这就是我们缺少知识和方法时候,带娃容易陷入的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要改变裸奔的状态。有干预的知识法宝,有方法,有教育的理念,我们才有能力应对孩子的各种状态。毕竟,我们要干预,直到孩子成年独立那一刻才能彻底放下心。

不要放弃自己的个人成长

孤独症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这是我最想跟新手父母说的。

在可以相对平衡孩子的干预和工作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留给自己成长和喘息的时间。不管是看一本书,边带娃边学个技能,还是边带娃,边兼职一份工作,保有自我的独立部分,都可以增加我们应对生活不确定的底气。

现在的小宝,依然谈不上干预的结束,更谈不上干预的成功。其实无论是正常的孩子,还是我们的孩子,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教育大比拼的时代,不到孩子成年独立的那一刻,都不敢轻易谈结束,更不敢轻易谈成功。

马上面临的融入小学的问题,充满的依然是不确定性,依然会有能否像幼儿园一样顺利融合的担心。但对于我来说,能做的就是把工作的节奏安排,个人的规划,尽量和孩子的成长去做匹配。在幼小衔接这段时间,去做衔接过渡、做小学期的社交铺垫等。

在这里,真的要安利下北大医疗脑健康的父母共读营。

在2017年的时候,线上还没有这样的项目,也没有太多的网络课堂。那个时候,我想去排队某机构的家长培训班,需要等1-2年的时间。于是,我买了大量的书去阅读。

阅读能够让我们平静下来,看相同经历的故事,能够让我们在阅读中完成疗愈,就像《男孩肖恩:走出孤独症》带给我的信念。而专业的书籍,则可以让我们更系统的学习干预的知识。

孩子刚被诊断那时,很多专业的书籍,我看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想有老师来讲解,拆读,而现在,在我们的共读营,我欣喜的看到了这个设置。

阅读,也可以增加亲子共读的时间。我在干预的过程中,也经常用绘本的故事,去给小宝做干预。比如有段时间,他受挫容易哭,和小朋友打架了会哭,而我通过绘本故事,帮他去学习应对社交中的冲突。

当阅读成为一个习惯,自己可以享受片刻阅读时间,身边的小宝也坐在旁边,可以翻阅绘本的时候,那种亲子共读的时光,阅读带来的宁静,以及知识所带来的力量感,是非常迷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