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春宏老师聊中医(第35期):聊一聊中医的“气虚”
气虚是怎么回事?就是脏腑功能变弱了。气虚中的“气”是什么气?应理解为元气,元气是根本动力。因此用针时,要知道元气规律,才能调节脏腑功能。气虚最典型症状是气短、乏力、神疲、脉弱,这八个字必须记牢!有此四个症状,即可诊断为气虚证。之后再进一步确定是哪个脏腑气虚,也就是确定是何部位气虚。
短气懒言症状突出,应该是肺气虚,为什么呢?因为肺气与声音有关,肺气虚则懒言声低。肺气还与呼吸有关,肺气虚则短气;疲倦乏力症状突出,应该是脾气虚,为什么呢?因为脾主肌肉,肌肉产生力量,脾气虚则肌肉弱,容易疲倦乏力;神疲脉弱症状突出,应该是心气虚,为什么呢?因心主神,心气虚则神疲。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脉弱无力;酸膝酸软症状突出,应该是肾气虚,为什么呢?因为腰为肾之府,又因为肾主骨,膝盖是骨头,肾气虚则腰膝酸软,还有遗精,尿频等症状。
六腑病变,用针首选下合穴,为什么?就是因为是元气在此入六腑,从而可以调节六腑之气,即六腑的元气。你扎相邻的穴,效果都不行。肾是产生元气的地方,但是元气产生了,不能总在肾待着不动,他要输布到全身发挥元气的作用,通过三焦,从下合穴输入六腑。
《内经》曰:“五脏不平,六腑闭塞所由生也”,下合合可以治六腑“闭塞”,从而使五脏“平”,这就是用针能治大病奥妙所在,掌握此秘诀,你能成针神!展开说,要长篇大论了,现在只能选“精要”说。
瘀血与血瘀,不是一回事,但有关系。瘀血就是指有一块血停在某处。而血瘀是指血流行不畅通。也就是说,有瘀血必然血瘀,而血瘀未必有瘀血,也可能是气滞,或有寒,或有热,都可以使血流不畅。
中医四诊,每一项内容都繁多,但是理顺了,则繁简自如,繁则细致入微,简则执其纲要。比如诊脉,伏脉,牢脉,都是沉脉类。不是沉脉怎么会是伏脉?不会的。不是伏脉,怎么会是牢脉?不会的。见是沉脉,有是伏脉的可能,继续品味指下是不是伏脉。不能见沉脉就结束诊脉。这跟胡老六经辨证套路一样,比如辨出是少阳病,少阳病多了,再辨用哪个方。见是沉脉,沉脉类好几个,再辨是哪个。一样吧!
胡老的中医思路是正宗中医思路!辨出气虚,气虚证可多了,再辨是哪个脏气虚。这还是胡老套路吧!大家看,仅靠我简单说这些,则知佳明老师瞄的准!佳明老师,大才!跟着他跑不会错的!佳明老师,好久前传授宇宙同构思想。”同构”二字好。医经与经方两大体系是同构。通俗说套路一样。但内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