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学习:263条-266条
钦中医经方学社讨论记录
讨论内容
时间:
2018年07月03日20:00-21:00
参与者:
林佳明老师、高一萍老师、肖春宏老师、林利城老师、刘敏、陈小芳、陈青、许永芳、覃秋玲、曹丽君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讨论伤寒条文:263条、264条、265条、266条。
精彩发言
各位老师、同仁们:
大家好!《伤寒论》是一部经典,几千年来塑造了无数名医。书中每一条文、每个方子都意义深远,深入地理解它,都能指导我们临床实践,让我们在临床中能够如鱼得水。为了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造福百姓这一共同目标,今晚我们再次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书中的每一个条文,以期获得仲师的真传。
我们逐条讨论,先讨论263条,请大家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覃秋玲:对条文263的理解
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的一种阳证。阳热在半表半里的部位,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只能顺孔道往上涌,郁热在半表半里(即口、咽、目等处),阳热伤津,故见咽干,阳热上亢,出现头眩晕,因此这是少阳病的提纲,凡是在临床上遇到口苦咽干目眩,这一系列证候,可以肯定是少阳病证。这是辨少阳病的特征。
许永方:本条为少阳证之提纲,少阳为皮腠里,脏腑外,满布全身之空隙,而司半表半里者也。内经云:少阳之上,相火主之,苦从火化,火胜则干,故口苦咽干。
李艳月:少阳病就是半表半里的一种阳性证。阳热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热邪在这个地方,只能顺孔道往上涌,往上来。所以口苦咽干都是孔窍的地方发生热象。口苦,少阳病见口苦,最常见不过。临床上病人口苦肯定是柴胡证。咽干,内有热,咽也干,热往上亢,目眩就是头眩晕。
庞冠松:这是论述少阳病的纲领,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口苦、咽干、目眩是少阳病有热特征。
李艳月:也就是说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充斥热邪,口苦咽干目眩,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一个必然的反应。所以拿它作少阳病的一个特征,是比较正确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这段的意思是这样的,少阳病不是特殊的病,只要在临床上遇到口苦咽干目眩,这一系列证候,可以肯定是少阳病证。这是辨少阳病的特征。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中风,意思是太阳中风类的病,而传入半表半里而发生的少阳病,也叫少阳中风,就是由太阳中风证而转属少阳病叫少阳中风。二耳聋,无所闻,目赤,这与上面讲的口苦咽干是一样的道理。热要是甚者,不止于口苦咽干目眩而已,有的时候身与目也发生热亢的证候,身热的甚则聋,目热的甚则发昏,所以这在少阳病里是经常遇到的。
林佳明:少阳病的提纲证,提出了如何判断少阳病,少阳病为半表半里的阳证,少阳明两条重要条文在太阳病篇,96,97,结合起来可以明白什么是少阳病
李艳月:一般是口苦咽干目眩,甚者有时候耳聋目赤,所以柴胡剂五官的证候常有用的机会,尤其耳聋目赤,大概这种应用柴胡加石膏的法子好。
林利城:少阳属于半表半里,主人体的各个孔窍,包括口、咽、目等,所以少阳病多表现出孔窍的症状,少阳又属阳,苦、干、眩是火热之邪所致,所以少阳病多出现口苦、咽干、目眩是症状。
李艳月:胸中满而烦,有二个看法,一个为胸胁苦满互词,而烦,柴胡证喜烦,也就是说热往上冲,上面基于耳目口咽,由于往上冲,胸中也满,由于热往上冲的关系也烦,这么讲也可以。说他是柴胡证的一个征候,即是胸胁苦满而烦。前面柴胡讲了,在这只简单的说一下。柴胡四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在这把胸满而烦放在一起,言外的意思是这是柴胡证。这个初传少阳而发生的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前面讲多了,不可吐下,半表半里,病不在里,在里而实于上而可吐,实于心下可以泻。
不在里当然不可吐下。病邪没在胃汤里,吃泻药只能虚其胃肠而已。胃虚,如有寒饮的话则乘这,而心下悸而惊,惊则是躁的意思,惊躁,比一般的烦厉害了,这部是病陷于里的一种证候,甚而惊躁。也可以这么讲,古人说气虚也悸,这是指心脏说的,那么泻下伤气,气虚则悸,吐下也亡津液,丧失血液,血液不足,则不足以养心,也惊,这是根据咱们的看法,古人说是心主神明,这个惊是指脑系的问题,这也讲的通。
总而言之,太阳中风而有耳聋、目赤,再有胸胁满而烦,也是柴胡汤证,当然是不可吐下,吐下虚其里,邪趁里虚而趁里虚而内动,则进而为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头痛发热,是太阳病的征候,但太阳伤寒,脉不应弦细,应浮紧,再加上头痛发热,肯定是太阳伤寒。病在外脉浮,病在里则脉沉,此脉弦细,不浮不沉。
每部有三候,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弦则中以取之,不浮不沉,指力一般,不轻不重时感觉脉比较直,浮取则感觉不出来。这个弦就是少阳脉。
但是脉弦有多种多样的,不是脉弦就是少阳脉,浮弦与浮紧差不多,为表实的一种证候,沉弦,为里,肚子痛也沉弦,弦也应拘急的现象,如少阴急痛,脉沉弦。中间的,不浮不沉的弦,中取的半表半里的,此处比较实为少阳脉。而细,前面讲过,“太阳病十日已去,脉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细就是气虚血少的脉,就是津液虚。少阳病,前面讲的,柴胡证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表证的时候,脉浮紧为伤寒脉,血液充斥,津液充斥,所以脉非常紧。在少阳病,血气都往里面退,退到里面去,所以在表的脉就细了,不充血了,体液不在外边了,所以脉又弦又细肯定是少阳脉,头一段没提出少阳脉,在这里提出少阳脉,本来是头痛发热,太阳伤寒有此证,但脉浮紧,现头痛发热,脉不浮紧,而弦细,所以说属少阳,这一段很有用意,一个是要辨别少阳病与太阳病就相似点进行鉴别。所以头痛有热,一看就是感冒,这个感冒是在表还是在半表半里,在表可发汗,在半表半里不可,所以辨证也是这样,如果病疑似之间证是可疑的,但是要取之于脉,看一看。这段就是这个样的。
所以这段不是太阳伤寒,而属于少阳。它搁个“伤寒”,当然开始可以是太阳伤寒转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既转属少阳,不可发汗,所以一样的症状头痛发热,有可发汗,有不可发汗。这个就是中医辨证的精神,这里你发汗就坏了。少阳病不在表,攻表不行,白让它丧失津液,这样就传里了,胃中干,就说糊话了。此属胃,就是属于阳明胃了。那么此时得治胃,胃和则愈,我们用药使胃和,如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看证候,这个地方不是治疗的问题,使之胃气和,这个谵语可以好的,前面已讲了。如果不这样,胃不和,就不只是谵语,更要悸而微烦,烦而悸,烦就是烦躁,不但谵语而且烦躁不宁,而且心有悸动,里热盛也可让心脏悸。那么前后二段是冲原则上来说的,既是少阳病,不可吐下,也不可发汗。另外在此条又提出少阳脉,脉是弦细,有时候病已传少阳了,可是与太阳证候相似的,前面讲过,柴胡证但见一证必是,不必悉俱。虽然提出头痛发热,可是临床上总有恶心,胸胁满这些问题,它只是就头痛发热这一项问题而区别太阳伤寒与少阳病的不同,这很重要,从这里看,柴胡剂治头痛,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我在临床上不断用这个方子治这个病,如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就有这个情形,就象乙脑那样的痛,如果这种情况现柴胡证,用小柴胡加石膏是极有验的,我治很多很多的。如果现大柴胡汤证,舌苔也黄了,就大柴胡加石膏。所以柴胡证的头痛挺常见的。通过这一节告诉我们,柴胡剂治头痛,这我用得很多很多的,有一个脑肿瘤病人,开刀后发现是骨质的,不能动手术,肿瘤如棋子大,用针头都刺不进去,后来封上,后来找我看,也是用此方,用的大柴胡、桂枝茯苓丸加石膏,上次讲柴胡剂的时候讲了,现在还很好的。所以头痛,柴胡证很多,各种各样,但是必发热,还是有热。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这是总结上二节说的,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本来就是太阳病,而在太阳病的阶段不解,转入少阳之后,首先要发作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这都是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胸胁苦满,用各种说法来说明胁下的状态,苦满,以满为苦。满是什么形状呢?这里说了,硬满,胁下有抵抗。干呕不能食,心烦喜呕嘛,同时往来寒热,很明显的柴胡证俱。这时也没经过吐下等误治而脉沉紧者,沉紧是里实的证候,虽然有里实的脉也不能吐下,这里尚未吐下,也不是随便说的话,是根据脉沉紧,因为脉沉紧是很容易误治的,对柴胡的证候搞不清情况仍然可以用小柴胡汤。
上面四段对少阳病的治法,只提到小柴胡汤,可是前面讲的很多了,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姜汤,都是的,如果在半表半里的地方,靠近外则偏于有表证,如柴胡桂枝汤,既有小柴胡汤证又有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与少阳并病,近于表,即表证未罢,也即太阳少阳并病。如果已经传里,但柴胡证还存在,即少阳阳明并病。所以全要掌握少阳证,少阳证不可吐不可下,但是要在一个方剂里面同时两解表里或者两解少阳阳明。如果不用柴胡剂,而单独用解表剂或祛下剂是不行的。所以讲柴胡桂枝汤,治太阳病没解而少阳病发生了,这是表里双解的法子了,但是可不可以用其它的麻黄剂呢?当然可以,尤其葛根汤。与小柴胡汤是常并发的。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冒,一来了,表证很轻,同时有半表半里证,胸胁满,呕吐,有时甚至有下利,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把表,半表半里的方了一起用,是不会错的,这个我常用,不但我常用,我有一个学生,他也常用,就用小柴胡与葛根汤合方。所以研究这个东西既有这个意思,也可以引伸。既有柴胡桂枝的合方,也可以用柴胡、麻杏石甘汤合,或小柴胡与葛根汤合方,都可以。根据证候,这个在临床上常用。
这几段,它搁个小柴胡汤,旁的为什么不搁呢?这病由太阳病初传少阳的时候,小柴胡汤证,这临床上的,旁的不说了,都在前面讲了。少阳篇,段落比较少,前面都说了,在这里提一提就够了。把小柴胡搁在这里,就可以联想到小柴胡加芒硝、大柴胡汤、柴胡桂姜汤、柴胡桂枝汤。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这以前对柴胡证,论的很多了,如果发汗和吐下,柴胡证不罢呢,虽然下之,不为逆,还可以用柴胡汤,前面都讲了。在这里,说是变成坏病。这里说前面没说的,又变个方法说,若已经误吐,误下,误发汗,误用温针,热不能用温针治疗,病人已经谵语了,柴胡证罢了,再用柴胡汤不行。此为坏病,这是通过误治而造成的坏病。
所以中医的辨证就是现实,昨天的病情与今天没关系的,但是可作为病证的参考,但不足以为凭,今天有什么证就用什么法子治疗。这是治坏的病,要看现实,知犯何逆,这个“知犯何逆”,各注家解释不很多,一个是说这个逆是汗所致的,吐所致的,还是什么所致,就是弄清楚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仆逆。这种说法失妥当。辨证要根据现况,是说的这个,是什么证就用什么方法治疗,这是对的。是调胃承气汤证,谵语嘛,已经入里了,还是白虎汤证,还是小承气汤证等。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覃秋玲:对于少阳病提纲的讨论,大家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的话我们进行下一条的讨论。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林利城:风邪侵袭少阳。少阳处于半表半里,包括人体诸孔窍,胸胁部位又为少阳经络所过之处。风为阳邪,少阳亦属阳,两阳相合,热邪更甚,所以出现两耳突然失聪,目赤,胸中满闷,心烦等症状,正是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所致。邪不在里,不能使用吐、下的方法治疗,若是误用吐下治法,气血受损,正虚则邪盛,可能出现惊悸的表现。
覃秋玲:对条文264的理解
少阳中风,是太阳中风未解,而传入半表半里而发生的少阳病,是少阳中风。半表半里的阳证,阳热郁于半表半里,热甚者则聋、目赤,热郁胸胁则胸中满,热扰神则烦,故“二耳聋,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柴胡证: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此少阳中风为柴胡证,柴胡汤证不可吐下,因病在半表半里,若误用吐下后亡津液、伤气,使里虚,邪趁虚而入于里,进而心失所养,出现心下悸而惊,因此治疗当以和解少阳为法。
林佳明:这条提出少阳明的治法治则,不可吐下。宜用和法
许永芳:少阳自中风邪,出现两耳聋而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此为少阳中风证,不可用吐下法,当用和解法,吐则伤阳,阳虚而气弱则心悸,下则伤阴,阴虚而火动则惊。
庞冠松:两耳无所闻是指暴聋,眼睛发红,胸肋苦满心烦是因为少阳经有热。治疗不可用吐法、下法,宜用和法。
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覃秋玲:
对条文265的理解
头痛发热,是太阳病的征候,但太阳伤寒,脉不应弦细,应浮紧,再加上头痛发热,肯定是太阳伤寒。病在外脉浮,病在里则脉沉,此脉弦细,不浮不沉。每部有三候,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弦则中以取之,不浮不沉,指力一般,不浮不沉中取半表半里的,为少阳脉。而细,“太阳病十日已去,脉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细就是气虚血少的脉,就是津液虚。少阳病,柴胡证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因此这个病是在半表半里的,在表可发汗,在半表半里不可。少阳不可发汗,少阳病不在表,在半表半里,发汗为攻表,攻表不行,攻表则丧失津液,如若攻表,则病邪传里,出现胃中干、谵语。此时病转属阳明了,胃和则愈,用药使胃和,如调胃承气汤等,使胃气和。如果不这样,胃不和,就不只是谵语,里热盛扰神而悸而烦躁。
高一萍:突出"脉弦细"是本证的特点
许永芳:头痛,发热,脉弦细为少阳病。少阳禁汗,发汗则津液外亡,胃中干燥,必发谵语,此为少阳邪气并于阳明胃也。若邪去而胃和则愈。
林利城: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见弦细。弦脉为少阳所主,提示邪入少阳,细脉主气血虚弱。此时虽然还伴有头痛发热,但根据脉象来看,邪已传入少阳,已非表证,故不能用汗法治疗。若是误用汗法治疗之后,津液不足,气血更虚,邪传入阳明而化热化燥,可能会出现谵语。如果津液能得以补充,胃气调和,病可痊愈,若是津液不复,胃气不和,还可出现心烦、惊悸等表现。
林佳明:太阳传入少阳,弦细脉,为少阳病,不能发汗,应用和法
庞冠松:太阳伤寒病,头痛发热,兼弦细脉,那就属于少阳病。少阳病禁汗法,禁吐法,禁下法,禁利小便。误用后会伤津液,津伤而致心烦惊悸。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覃秋玲:
对条文266的理解
太阳病不解,病邪由表传入半表半里,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这都是小柴胡汤证。这时也没经过吐下等误治而脉沉紧者,沉紧为阳热伤津的一个表现?病既在半表半里当以和解为法。
林利城:原本是太阳病还没好,病邪向内传入少阳,出现少阳的症状,胁下部位按之硬且满闷不舒,干呕不能进食,往来寒热等。脉象沉紧而非弦脉,沉主里,紧主寒,说明邪气偏于里,治疗时容易舍证从脉,致犯少阳禁法,而误用吐、下。治疗应该以少阳证为主,可以给服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许永芳:太阳受病不解,传入少阳,出现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寒热往来,脉沉弦者,当用小柴胡汤和解之,不可误用吐下。
庞冠松:太阳传入少阳,未经吐下,呈现少阳的症状,应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太阳病不解而转入少阳病,出现肋下苦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等症。未经过误吐下治疗,脉沉紧,宜用小柴胡汤。
谢谢大家今晚的踊跃发言,那今晚的条文讨论暂告一段落,下次再相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