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家中建起一座博物馆,打破富不过三代定律,百年收藏达万亿级别!
【洛克菲勒家族】
没有不落幕的传奇,只有无止境的艺术。
一位美国作家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百年已过,
这个家族在国家的成长过程中,
铸造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这位美国作家笔下的家族,
便是垄断了美国石油业
大半个世纪的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五兄弟
在商业界,提起美国
洛克菲勒家族的财富盛名,
用“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来形容绝不为过。
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
翻开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的身影简直无处不在。
9·11事件中被撞毁的世贸大楼
著名的洛克菲勒中心
中国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
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算起,
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
已经繁盛了整整六代。
并且依旧如日中天、独“富”天下。
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
在今天的美国,
要完全躲避这个家族的影响,
几乎是不可能的,毫不夸张地说,
洛克菲勒家族在过去150年的发展史,
就是整个美国历史的一个精确的缩影,
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国家精神的代表。
洛克菲勒家族总部位于纽约
一座叫Sleepy Hollow的小镇上,
距离曼哈顿有一小时车程,
占地3400英亩,
规模可比一座小城镇。
这个庄园的主体部分,是19至20世纪之交时,由家族创办人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手建造的,四周环绕着花园、喷泉、跑马场和艺术雕塑作品,风景怡人。
家中的装潢自然是豪华至极,
珍藏的艺术瑰宝更是数不胜数。
而对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家史,
留给外界的一直是神秘和低调。
市面上围绕洛克菲勒家族,
展开的书籍就有超过600多种。
2002年,87岁的戴维·洛克菲勒违背其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首度发表个人自传——《洛克菲勒回忆录》。
在《洛克菲勒回忆录》中,
戴维披露了自己的祖父,
老约翰创建并经营着标准石油公司,
由一星期只挣5美元的干货店小职员,
变身“美国最富有的人”的传奇经历。
实际上,老约翰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
属于美国有史以来第一家垄断性企业,
它牢牢控制着美国的石油业,在其巅峰时期
曾一度控制了90%的美国炼油业,
而且还在顽强地收购最后的10%。
随后,标准石油公司继续向海外市场扩张,赚取国外丰富石油资源利润。
后来,在老约翰的律师多德所提出的“托拉斯”理论指导下,标准石油公司开启了并购的步伐,最后定名为美孚石油公司,造就了美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垄断时代。
标准石油公司,
对美国石油工业的垄断,
一直持续到了1911年。
后来还有人将其垄断的现象,
画成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漫画。
洛克菲勒也因其在石油领域
让他人无法企及的地位,
被誉为“世界石油大王”。
时间倒退到1915年6月13日,
戴维·洛克菲勒出生在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oMA)的老楼。
当然,戴维出生的时候,
这栋建筑还不是艺术殿堂,
而是洛克菲勒家族的9层私宅。
图为上世纪20年代的现代艺术博物馆。1928年,戴维的母亲为了支持现代艺术,捐出了这栋位于曼哈顿腹地的豪宅。
在戴维出生的4年前,
美国最高法院为了打破
洛克菲勒家族对石油产业的垄断,
强行拆分了老约翰的标准石油公司。
即便如此,老约翰依然是比尔盖茨的“前任首富”
但石油帝国的分崩离析,
并没有改变洛克菲勒家族
后代们极致奢华的成长环境。
戴维年幼时和兄弟们,
在第五大道上溜旱冰,
身后都要跟着一辆豪华轿车,
以防他们玩累了需要休息。
年轻时的戴维
连戴维·洛克菲勒自己都承认,
他是在特权和优待中成长起来的。
戴维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最终获得芝加哥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
1946年,戴维·洛克菲勒31岁,
带着法国政府颁发的荣誉骑士勋章,
从北非和法国西南部战场凯旋。
后来他加入美国大通银行,
在随后工作的十年内,
每天都乘坐地铁上下班,
并在短时间内全权负责,
银行在拉丁美洲的业务。
且只用了5年时间,
戴维就成为大通银行的
联合首席执行官,
并一直担任这个职务,
直到1981年退休。
他使美国大通银行从资金20亿美元,发展到资产净值34亿美元,并且遍布美国,成为世界第六大银行。
他身上兼有富家子弟的无畏,
和良好教育培植出的自信,
他是1973年尼克松访华后,
首批访问中国的商人之一,
曾与周恩来、邓小平等
中国领导人进行晤谈,
不仅如此,他还曾与包含
国家元首兼一些知名家族的
200多名成员会面。
2005年,戴维与当时的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现代艺术博物馆37周年晚宴上会面
或许是因为太过长寿,
所以戴维不得不目送
一个又一个的亲人朋友离世,
除了5个哥哥姐姐的相继去世,
他的儿子理查德·洛克菲勒,
也死于2014年的飞机事故。
而且戴维在99岁的时候,
还成功移植了第六颗心脏。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戴·洛克菲勒,早在他的青年时期父亲就写信告诉他:“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你要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所以他一直深信:富裕人家“恰当地培养儿女”,比寻常百姓家还要艰难。
小约翰·戴·洛克菲勒
他激励后代用勤勉守护财富,
从而实现了家族精神的薪火相传。
所以从小约翰这一代开始,
洛克菲勒家族开始涉猎艺术收藏领域。
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功,
离不开其成员间相互独立,
而又彼此团结的关系,
而每名家族成员的生活,
又离不开对艺术、文化的不倦追求。
在现代艺术博物馆,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正在观赏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据《纽约时报》报道,
洛克菲勒家族艺术收藏体量达万亿级别,
其中包括了油画以及诸如瓷器、
家具在内的众多古董。
小约翰偏爱中国的明清瓷器,
在戴维的记忆中,
经常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父亲拿着放大镜,
仔细查看那些打算买入的瓷器,
确保它们没有破裂或经过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艺术珍品
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
小约翰买了超过400件中国瓷器,
总计花费超过1000万美元。
“我从未在马匹、游艇、汽车或其他愚蠢的奢侈品上浪费过钱财,我的唯一嗜好就是那些瓷器——那是我唯一不在乎花钱的地方。”小约翰说道。
1921年,小约翰与妻子二人,
去了亚洲的许多地方旅行,
在中国时,还资助了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落成,
以及明十三陵神道的修复。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唐代汉白玉菩萨立姿像
旅行结束后,
小约翰的妻子带回了许多
令人大开眼界的亚洲艺术名品,
并在家中设置佛堂、香具,
摆放她所收藏的佛造像。
洛克菲勒家族收藏的中国佛像
前面私房姐也提到过,小约翰的妻子,也就是戴维的母亲,为了支持家族的艺术事业,将他们位于曼哈顿的家中豪宅捐了出去,成立了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
所以在洛克菲勒家族内部,也称其为“母亲的博物馆”。
纽约现代美术博物馆,以下简称MoMA
在之后的十年里,
MoMA迁移了三次,
直到1939年5月10日,
才正式在目前的馆址安居。
20世纪40年代末,
戴维替代母亲成为了
MoMA董事会的成员,
并最终出任董事会主席。
博物馆也逐渐蓬勃发展,从最开始的只有9件藏品,发展到20多万件。
去过MoMA的朋友一定清楚,该馆内收藏并展出的最著名的艺术品,包括:梵高的《星空》、达利的《记忆的永恒》、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的《舞蹈》等等。
梵高《星空》,1889年
达利的《记忆的永恒》,1931年
2007年,戴维在纽约苏富比以7284万美元出售了自己收藏了47年之久的罗斯科1950年的作品《White Center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
要知道,戴维最早从MoMA联合创办人Lillie P. Bliss的侄女Eliza Bliss Parkinson手中买下这件作品的时候,花费还不到1万美元。
马克·罗斯科《White Center(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1950年,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2015年6月,
MoMA宣布收藏全球第一面彩虹旗。
全球第一面彩虹旗由手工染色制成,共有八种颜色:粉红是性别、红是生命、橙是治癒、黄是阳光、绿是自然、蓝绿是艺术与魔术、靛蓝是和谐与宁静、紫则代表精神。
2018年5月9日,戴维夫妇又委托佳士得将家族的44幅精品竞拍,全部拍品100%成交,成交总额高达646,133,59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3.7亿元)。
戴维·洛克菲勒位于纽约65街大宅的书房内悬挂着毕加索的作品《拿着花篮的女孩》
戴维承认艺术收藏能够带来收益,
也表示初衷是出于培养深厚的
企业文化的考虑。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马蒂斯《舞蹈》,1910年
雷诺阿《Gabrielle at the Mirror》,1910年
在戴维100岁生日之际,
他向MoMA捐赠了1亿美元现金,
创造了当时的历史捐赠纪录。
要知道在MoMA馆藏的作品当中,
塞尚、高更、马蒂斯以及毕加索的作品,
都悉数来自这位伟大收藏家的捐赠。
戴维说:“我给了现代艺术博物馆
很多伟大的油画,我还会给更多。”
很多人都被洛克菲勒家族,
“富可敌国”的表象所迷惑,
而忽略了他们对于艺术事业的坚持。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3月20日,101岁的戴维·洛克菲勒在位于纽约Pocantico Hills的家中安详离世。
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对戴维·洛克菲勒去世发表的声明中写道:“没有戴维的领导和慷慨捐赠,现代艺术博物馆就不会取得现在的成就。”
希拉里在致哀声明中这样称赞戴维·洛克菲勒:“他为美国的人文艺术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让全国不同社区数以百万计人有机会体验我们国家在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的众多遗产。”
随着戴维·洛克菲勒的逝世,
洛克菲勒家族的历史,
也将会翻开新的篇章。
他可能是洛克菲勒家族,
最后一位在世界舞台上,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出色人物,
但洛克菲勒家族的故事,
和他们在艺术上的影响力,
却会一直流传于世。
没有不落幕的传奇,
只有无止境的艺术。
艺术,一切皆有可能
Art, everything is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