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岗:话学科素养,谈论文撰写

5月11日,上午讲座题目是《我们需要怎样的<物理>教育》,讲座的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来自永康二中的胡君亮老师,胡老师主要从事中学物理创新实验的研究。

下午,由杨亚芳老师做了《从实践到文本――物理教师如何做科研》的讲座。杨亚芳老师是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级优秀教师既师德楷模、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论文被人大资源复印中心全文转载3.5万字。杨老师的教学主张是:学懂·悟会·化育。

文/张虎岗

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隆尧县实验中学物理教师,河北省名师张咏梅工作室成员,隆尧县名师张虎岗工作室主持人。著有《发现不一样的物理》《初中物理是这样学好的》《挑战压轴题·中考物理·轻松入门篇》等图书。

学科素养

在上午的讲座上,胡君亮老师给老师分享了他对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从科学知识与物理观念、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应用知识与实验探究、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等方面结合实例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解读时,胡老师也都融入了自己的见解。

比如,在介绍物理知识与物理观念的关系时,胡老师从他母亲担心插座上的LED灯费电,说明母亲有“省钱”的观念,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知识计算到底节省了多少电能?省了多少钱?而胡老师通过计算得出,插座里的LED灯亮25时,使用的电费还不到1分钱。由此,胡老师认为物理观念应该来源于具体物理知识,是具体物理知识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没有了物理知识做基础,物理观念只能是空中楼阁,所以老师们在教学中,要脚踏实地,不要忽视知识。随后,胡老师又通过“一辆卡车值多少劳动力?” “手电筒在用电低谷时充电能省多少钱”“阿基米德的名言是否能够实现?”等实验说明,在教学中,要将物理知识与物理观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在解读物理方法与科学思维时,胡老师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通过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如曹冲不用搬石头,用桶将水倒入船中也能称出象重;用人代替石头,通过个人报出自己有多重,也能算出大象的重量,说明要允许有与课本不一样的声音出现;通过坐车时相对运动的例子,对于两车的运动情况有多种猜想,目的是想说明眼见不一定为实,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通过钟表分针与时针什么时候重合说明,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阶段性的,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就像一部人类科技的发展史。

在解读应用知识与实验探究时,胡老师从课堂实验实例出发,说明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实验探究对学生认识问题的重要性。

在解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时,胡老师以亲自做过的软管版托利拆利实验,介绍了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困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困难?如何验证?当无法用实验来验证时,如何搜索资源为猜想提供依据,在这个过程,学生的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

胡老师讲座的第二个方面是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例如,科学教学的方式要循序渐进,人的认识是螺旋形上升的,每一阶段的科学教学,都要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科学教学的目标是人的发展,知识只是载体,并不是目标;科学教学的本源是实验探究,通过科学探究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科学教学的手段是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光说不练”,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实践操作,利用手机的慢放功能可以捕捉物体运动规律变化的细节;科学教学的动力是好奇求知,通过磁铁断了,断口处再靠近,两半块磁铁是吸引还是排斥,说明好奇心的重点性,是人发展的内驱力;科学教学的目标是打开窗口,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可以创造更多的何时何价值,也可以更多地解决人类。

最后,胡老师特别强调,教学中,重要的不是学生了多少知识,而是有没有获得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有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的良好的素质和品质。

胡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对老师们深入认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特别是胡老师所举的实例,使老师在教学中对如何在物理学科中落实核心素养有了抓手。

撰写论文

杨老师讲座是从一节《圆周运动》的公开课入手的,杨老师以这节的教学过程为例,介绍了如何将课堂实践提炼成论文的过程。随后,杨老师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并分享了自己宝贵的个人经验。

首先,杨老师指出从实践到文本有重要意义。她说,文本写作是反思的重要载体,通过文本写作能探明研究的边界,文本写作也是为了交流与评价。

第二,杨老师介绍了实践研究成果常见的几种表达方式。如教育现场、叙事案例、设计方案、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并给出了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使老师对研究成果的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第三,杨老师详细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规范性。首先,杨老师给了论文一个定义,然后介绍了论文类型,最后从题名、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六部分的规划写作进行了详细了的介绍,并且举出了相应的实例。

第四,杨老师推荐了当前论文写作的几个热词。例如,核心素养、问题导向、情境化、结构化、主题化,等等。

第五,杨老师介绍了实践研究、哲理研究、实证研究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并且从研究问题的提出、目的与方法、内容与过程、结果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通过杨老师的讲座,老师们对如何写出一篇好论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最后,杨老师针对从实践到文本提出三点重要建议。如,论文写的规划性,包括题名、呈现、文本装订等要求;课题研究的深刻性,指出课题研究的一定要有创新,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还指出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成果系列化,要提前谋划自己的成长路线和发展规划。

通过杨老师的讲座,老师们明白了论文写作的重要性。杨老师说,教师要构建自己专长成长的流程图,先建立自己成长的大本营,也就明确研究的方向,然后广泛阅读、实践操作、分享交流,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主张。她写的“博览群书以增学养,深入思考以成已见,沉潜人生以传体验,独辟蹊径以立风范”更是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