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开始学中医,必须先读《伤寒论》?

为什么一开始学医,你就必须先苦读《伤寒论》?

因为:'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

你知道什么叫先入为主吗?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这种先入为主的潜意识存在,所以你初学中医,先学的什么,这个东西就将影响着你的后续学习思路,这极为重要

所以我们要先让《伤寒论》占据了你的思维空间,让辨证论治在你脑海中深深扎下根来,就牢牢掌握了中医的核心和灵魂。

再试想一下,若跑步先跑三千米,很难,但右你完成了三千米,适应了三千米,再去跑一千米的时候,是不是轻而易举?

很多人学中医,先从《医学三字经》、《汤头歌诀》等启蒙书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这当然可以,只是这种学习方法,需要的时间长,毅力多,并且最重要的是,对自学中医的人来说,极容易走偏

学中医之路,就好比一种水流从高处往下流,水流的方向随时会因为障碍物而改变流动路线,所以学中医,一定要先拿准了学习方向,拿准了目标

但是,我们前面也说了,学伤寒,一开始是很难的,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几乎是难于登天…………

一则,一开始就学伤寒,里面的文言文就够你喝一壶了,我相信现代人,80%的人是不精通文言文的阅读方式的,只有那20%的人,因为读书期间用功得好,文言文是不在话下的

二则,如果你在毫无中医病机基础的时候去看伤寒论,等同于看天书,最麻烦的是,很有可能你会越看越觉得无味,枯燥,因为压根就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只知道好像是某种症状就用某种方,看起来很机械化

那么,讲了这么多,又说要先学伤寒,又说难于登天,那伤寒到底应该如何学法呢?

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仲景先师当初写伤寒论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为什么他要这么写法,他想留给后人的是什么?

假如我是仲景先师,我首先想到的会是让后人能够简单快捷的学会治病,所以如果写一本书,长篇大论的从基础知识到脏腑病机,到辨证,到方药,这里面还包括很多的辨证方法和用药原理

表面上看,这样写书是很全面,让后人能够全面的学习整个中医系统,但是我们要知晓人性…………

第一,人有惰性,如果不是跟自己密切相关,或者急需解决的事情,人是很难坚持去做一样东西的

第二,人只对有趣的、与众不同的文字感兴趣,以古代的文字短而精的表达方式,要想写得引人入胜,这很难,并且古代人的思想不像现代人,古代人是很规矩很严谨的,尤其是写书之人

所以我猜测,仲景先师是考虑到了人性,而采用这种直接了当的方式写出伤寒论,直接告诉你某种症状就用某种方子去治

当然了,这只是猜测,仲景先师的真正用意,我们是不知道的,只是纵观伤寒全文,仲景先师只告诉我们,什么症状应该如何,不能如何,然后告诉我们什么症状就用什么方子

而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就可以知道应该如何学伤寒了

初学中医,我们要做的就是:听话!!!

好好的听仲景先师的话,先把他的话读熟了,记住了,先不求甚解,这就是初学伤寒之要法!!!

当你读熟了,记住了,就在你的脑子里种下了一个种子,以后你再去从病机原理到辨证方法到开方用药去系统的学习,这样一来,你会发现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你是自然而然的想起这些条文,更重要的是,以后你学习任何的中医知识,你的脑子里都会用伤寒思维

更为关健的是,你以后每学习一个知识点,你就解开一个伤寒条文的迷团,那些你曾经不求甚解的条文,将一条一条的清晰无比的理解透彻

还有一点是,当你记熟条文,有些胆大的人,会去根据条文的症状和方子去尝试治病,这一尝试通常都会发现,效果很好,就会让你对中医很有信心,从而极大的增加学习兴趣

明白了吗,不管你现在是初学中医,还是已学中医,你都应该先读伤寒了,而如果你对伤寒条文的枯燥,实在学不下去,但是你又希望可以学习运用经方的治病之法,我再给你另外一条思路,你可以来学习我的课程:《至简经方》,我的这个课程,就是为了给一些有缘的中医学者提供一条快捷的自学中医治病之路!

《至简经方网络班》一对一,从辨证到用经方倾囊传授!!!(点击进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