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书:留美女博士回国奉献,为国“抛夫弃子”,隐姓埋名30年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王承书的名字,并不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科学家一样熟悉。但王承书有一个外号,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其能力之强、贡献之大,便可见一斑了。

不过,在介绍王承书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504厂。

504厂位于兰州,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首座浓缩铀生产工厂。老一辈核武器科研人员,称之为中国浓缩铀事业的“老母鸡”。

1964年1月,504厂成功产出第一批合格产品,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提供了至为关键的原料。同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震惊了全世界。

图|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背后,俱是504厂与其他相关原子弹机构的心血。而作为504厂的唯一女性员工,王承书为之牺牲了多少,怕是只有她自己才清楚。

那是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撤走所有援华专家以及相关设备,导致我国尚待启动的第一个气体扩散工厂陷入困境。(当时我国准备运用气体扩散来使铀同位素分离,以制备浓缩铀,即原子弹原料)

要资料缺资料、要专家缺专家、要技术缺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原定的原子弹研发计划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国家研发原子弹的决心。毕竟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图|王承书(左三)与其他参与第一颗原子弹研制人员合影

于是在1961年的一天,当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该部主管核工业)副部长钱三强,找到了王承书,询问她愿不愿意参加高浓缩铀(核武器的重要原料)的研发工作。

钱三强自然是想招纳贤才,但他也做好了被王承书拒绝的准备。

因为他最清楚,如果加入到原子弹的研发队伍里,这就意味着王承书就要从所有人的视野里消失掉。

不仅不能与家人、朋友见面,前往荒凉的西北工厂工作,还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而且,就算克服困难做到了这一切,最终成果如何,谁也说不好。可能多年付出一场空,还搞得一身伤病。

图|王承书(右)旧照

更重要的是,王承书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名女性。在当时国人的认知里,女性主要承担相夫教子、料理家庭杂事的任务,敢于脱离家庭、单独出来搞事业的女性,是少之又少。

但如果王承书接受了这份研发工作,便意味着她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离开丈夫和孩子。且不说照不照顾了,哪怕见一面都很困难。

然而,王承书知道此事关乎国家利益,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回复了钱三强:“我愿意!

钱三强望着自己的下属,不禁感慨: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寻常女子。

图|青年时期的王承书

的确,王承书的不同寻常,在她的少女时代就已经表现出来。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上海,而后随父母迁居北平。王承书家境殷实,又是书香世家,这让她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王承书的少女时期,正值新思潮不断涌进之际,上海与北平这两座著名大都市,更是主导着全国的进步文化。

王承书受其影响甚深,不知不觉间,便养成了一副追求女性独立、摆脱封建桎梏、探索科学真理的倔强刚毅性格。

小时候的王承书体弱多病,可她那时候就有一股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决不轻易认输。

图|少女时期的王承书

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王承书曾出于身体的原因两度休学。

可王承书在养病期间,却坚持自学了当年的所有课程,并与同年级学生一起参加考试,两次均拿下了优异成绩。

和那些民国名媛不同,王承书不喜吟诗作画、不崇尚穿衣打扮、不追逐时髦新潮,唯独对数学和物理感兴趣。

王承书有一位偶像,那就是享誉世界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可能她也没想到,自己后面也被誉为“中国的居里夫人”。

图|居里夫人在实验室

1930年,18岁的王承书又离梦想近了一步,她如愿被保送进燕京大学物理系。当时,王承书所在的班里仅有13个入学新生,她是唯一的一个女学生。

在大学期间,王承书连续三年以优异的成绩名列榜首。随后,她又继续用了两年时间,攻读完了研究生课程,于193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华北一时危急。受战乱影响,王承书离开北京,在多个城市辗转漂泊。

这时候的王承书,亲眼目睹了祖国深受创伤,心中满是愤慨悲痛。可她身为一介柔弱女子,做不到上场杀敌,便只有默默发誓,要把自己武装得更强。

图|1937年,驻守宛平城的中国军队奔赴卢沟桥抵抗日军(资料照片)

1941年,王承书如愿申请到了美国巴尔博奖学金基金会的资助。在当年8月,就读于美国著名的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44年,王承书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又继续从事了两年多博士后工作,在密歇根大学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

在此期间,王承书与自己的博士导师合作完成了多篇重要论文,皆是有关稀薄气体动力学方面的。

而这些经历,也让王承书的名字,在当时美国的气体动力学界中越来越响亮。

图|张文裕旧照

1939年,王承书与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张文裕结婚。

王承书与张文裕相识于燕京大学,当时张文裕正是她的导师,两人在学校时就已相爱,而后战乱突起,两人便在战乱中结为夫妻,成婚后便去了昆明西南联大。

张文裕教授是中国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他毕业于燕京大学,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在该校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取得博士学位,与王承书可谓是“同道中人”。

王承书能有幸去美国深造,除过她自己的不懈努力外,也得益于张文裕的大力支持。

1943年,张文裕在妻子王承书赴美一年后,也来到了美国,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普度大学担任教授。

图| 王承书、张文裕夫妇

张文裕来到美国后,和妻子王承书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一家人其乐融融。

工作体面收入高、房子车子不用愁、丈夫体贴身边伴、家庭幸福欢乐多……对于一个女性而言,这种生活状态堪称完美。

可是王承书却不满意,闹着要回国,甚至连儿子的美国国籍都毫不犹豫地舍弃掉,而丈夫张文裕竟然对此大为支持。

这是为何呢?

是夫妇俩在美国遭遇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

图| 王承书、张文裕夫妇

当然不是,他们夫妇两人都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美国方面重视还来不及,怎么会随意轻贱二人。

在王承书张文裕夫妇有了回国之念后,美国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挽留了六年多,足见二人的重要性。

然而,王承书有着非回国不可的理由,即便回国之路再坎坷,她也不愿放弃。

这个理由是什么呢?

是新中国成立的消息。

图|王承书旧照

他们夫妇二人曾亲眼目睹着祖国遭受战乱的模样,为之痛心不已。而今祖国站起来了,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作为华夏子孙,自然要为祖国的复兴建设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然而,美国又怎会轻易放他们回去?

此时的中美关系极为不正常,1950年朝鲜战场打响后,两国还在战场上正面交锋。

放他们这样的大科学家回国,这不是典型的“损己助敌”吗?

美国当局想得清楚明白,当然不会随便放人,于是便把王承书和张文裕二人严密监控了起来。

图|张文裕旧照

美国的同事、朋友们,也不理解张文裕、王承书夫妇的选择。

的确,在美国工作和生活的条件十分舒适。可此时的中国,刚刚从一片大废墟里爬起来,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其物质条件自然无法与美国相比。

然而,王承书夫妇想的是:祖国当下如此贫弱,正需要他们这些有能力的人,去回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身为一个中国科学家的担当。

正所谓,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图|王承书手迹

很多年后,有学生不解地问她,王承书是这样回答的:“我就是要为国家做贡献,我不能等人家把中国建设好了再来!

在那7年里,王承书无法回国,她和丈夫两人,也并没有闲着。

两人利用工作之便,悄悄购买了很多科研资料,并艰难地避开美国的检查和监视,利用他们能接触到的一切渠道,分批把这些资料寄往祖国。

图|上世纪的北京天安门

除了科学家们在牵挂着祖国,我们的政府也没有忘记他们。

当时,我国就一众居美的华裔人才回国问题,和美国展开了持续拉锯谈判,直到1955年才取得重大突破。以钱学森为首的一大批著名华裔爱国人士,得以先后归国。

就这样,王承书和丈夫带着儿子,离开了他们生活了10多年的美国,终于在1956年踏上了回国之路。七年来的迫切心愿终于实现了,这一刻的王承书激动无比。

图|上世纪北京的交通要道

回国后,王承书住的是简陋的砖瓦楼房,洗个澡都要去公共浴室,每天都要挤公车去上班,吃的只能是白菜豆腐、土豆萝卜。与之前在美国的生活大相径庭。

即便如此,王承书也甘之如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王承书回国后最初五年,先后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并在北大担任物理系教授,为学生们讲授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当初回国时,王承书目睹祖国那时的情况,曾默默立誓: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热情拼命工作,要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祖国!

图|王承书旧照

而后,王承书无时无刻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成了一个十足的工作狂。

她没日没夜地扑在科研工作上,钻研各种资料,整理各类数据,还要准备教案,以期能十二分地完成组织交付的工作。

短短五六年里,王承书不仅培养了好几批北大物理系毕业生,还以祖国的需要为需要,为祖国的热核变研究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时间来到了1961年,这时候的王承书已经即将迈入50岁了,然而她的工作精力仍特别旺盛,对于各种科研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枕。

在多年的学习与研究中,王承书积累了无数的经验与成果,已经是一个十分成熟的物理学家。

图|钱三强(资料照片)

1961年3月,钱三强突然提出让王承书前往504厂,从事高浓缩铀的研发工作。

对于一个即将50岁的女性而言,抛弃以往的荣耀,离开家人朋友,去到艰苦的地方,还要在高浓缩铀这一新领域上重新开始,这是极其艰难的!

在美国的时候,王承书就多次听人谈到,研制高浓缩铀,也就是搞铀同位素分离工作,是一项国际上相当敏感的高精尖技术。

由于丰度大于90%的高浓缩铀,是研制核武器的基础原料,所以该技术一直被严禁扩散。当时世界上具备此技术的只有美国、苏联、英国、法国这几个军事、科技、经济强国。

图|一个浓缩铀样本

高浓缩铀,作为原子弹必不可少的燃料,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组织把如此重任交给她,是王承书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王承书二话不说,就选择抛弃了过往荣誉,甚至于“抛弃了”丈夫孩子,迅速整理好了行装,踏上去往504厂的征程。

这一去,就是有家难回、“抛夫弃子”长达17载。

这一去,就是隐姓埋名、呕心沥血整整30个春秋。

图|504厂唯一的女性:王承书

王承书来到504厂后,这位即将五十岁的物理学家,便让504厂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刮目相看——其精力之旺盛、工作之拼命、能力之出众,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研制原子弹可不是搞茶叶蛋,一切必须建立在理论可行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关研发与生产。

是以,第二机械工业部决定在扩散工厂具备启动条件之前,抓紧时间培训该厂的准工人以及相应人员。

王承书这个大物理学家,又再次做起了学生,和504厂的工人们一起,认真学习、上课和讨论问题。

图|黑衣服者为王承书

众所周知,浓缩铀是指铀235含量超过90%的铀金属,这样的浓缩铀也被称作武器级浓缩铀。

在这里,我们还要厘清一个概念——级联。所谓级联,其定义是指两个以上的设备,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最终起到扩容的效果。

浓缩铀工厂中的“级联”就是把许多个分离铀同位素的机器联合起来,以此为基础,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当时王承书受命,成立并领导了一个级联理论小组,要对利用气体扩散来分离铀同位素的各种情况,进行大量的计算。

图|中核兰州铀浓缩有限公司(原 504 厂)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王承书需要经常深入工厂制备车间,对各种机器的使用流程、使用效果做到绝对的心中有数,结合实际来搞研究,最终再落到实际中。

就这样,王承书带领着小组成员们,对扩散工厂各部的数据,经过了一丝不苟地计算、反复核查、认真分析。

总算皇天不负有心人,小组终于得出了级联中铀235的丰度随时间变化的理论曲线,为制备浓缩铀提供了最可靠、最密切的理论支持。

图|张文裕和王承书

1963年底,当时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工作的丈夫张文裕,难得有了回国的机会。

然而王承书知道此事后,却还是窝在504厂里,反复核对理论曲线和实测数据,让丈夫“独守空房”。

结果直到丈夫走后,王承书也没能跟他见上一面。就这样,王承书沉浸在高度紧张的工作中,又度过了1964年的元旦。

直至她看到实测结果很好地吻合理论曲线,铀235的精料端丰度果然达到了预期值时,王承书和504厂所有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热泪,大家欢欣鼓舞,互相拥抱,欢呼“我们胜利了”。

这大概就是“有心之人,天不忍负;有志之国,天不忍欺!

图|504 厂旧址

王承书依靠自己深厚的物理学基础,自1961年来到504厂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关于浓缩铀的相关基础理论。

然后她便开始了日夜奋战搞研究的历程——找资料、做实验、建模型,誓要攻克铀同位素分离这道大坎,为祖国的原子事业种出“口粮”!

这种超高度用脑的工作状态,让本就不再年轻的王承书,苍老得尤其之快。

刚刚来到504所时,王承书在一众资深科学家里,还显得比较年轻。

可仅仅两三年功夫过去,她的头上便已经长出了不少白发,额头的皱纹也多出了不少,连背都驼了许多,看上去仿佛苍老了十多岁。

图|在一群科研工作者中,王承书老去的如此之快

王承书与504厂的所有同仁,在经过三年多日夜不休的艰苦奋战。终于在1964年1月份,504厂在高浓缩铀的制备上取得了重大胜利,制造出了第一批合格的燃料。

同时,也让原子弹的研发真正进入了实操阶段。

仅仅9个月后,一朵无比壮观的黄褐色大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至此,中国成为了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大家聚在一起大声欢呼雀跃,王承书与504厂所有工作人员,却在这一刻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热泪——他们的努力终于让全世界看到了。

后面,这枚原子弹被大家称为“争气弹”。因为这颗原子弹的成功引爆,打破了国际上针对我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让国人成功挺直了身板,着实是大大争了一口气。

图|1971年摄于北京友谊宾馆,右起:张文裕、杨振宁、王承书、邓稼先

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相信每个中国人都深深记住了这些有名字的英雄: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朱光亚……

当然,那些默默无名的英雄,更应该值得大家默默铭记,比如王承书。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可王承书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随后,我国又开始着手氢弹、人造卫星等研发工作。

这注定了王承书以及其他504厂人,只能继续作那无名英雄。

图|王承书在指导青年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

王承书陆续参与了多项重大科研任务,但因为工作的保密性,她只能淡出公众视野。

学术界、在媒体上从没有过她的身影,甚至很多时候,连王承书的丈夫与儿子,都不知晓她到底在哪儿,在做什么。

一直到1978年,王承书66岁的时候,她终于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被调到部直属机关,负责科研生产和培养人才的工作。

当时王承书荣获国防科委特别奖,与其他多项科学大会奖,然而国人却并不清楚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

图|王承书旧照

“英雄暮年,壮心不已”,已经年近古稀的王承书并没有停下她为国“战斗”的步伐。

她瞄准着世界最前沿的物理科技,预见到离心技术与激光技术,将在此后有着重大应用。王承书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再次从零开始。

在其十多年的呕心沥血下,王承书终于把离心和激光技术推向了工业应用阶段。

1994年6月18日,多年为国操劳、积累下一身病痛的王承书,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一年她82岁。

王承书去世前唯一的嘱咐,就是把自己的毕生积蓄,全部捐赠给希望工程,用来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

图|王承书晚年近照

王承书,这是一个并不为所知的名字,可这个名字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很多人都认为她为国牺牲了很多,可王承书却说:“自己从来没有'牺牲’的想法,为祖国工作,怎样也不应该看为是牺牲!

在新中国的崛起之路上,有着无数像王承书这样的无名英雄。

他们为了祖国的崛起与强盛,远离家人父母,甘受孤寂清冷,呕心沥血、宵衣旰食。他们才是共和国的真正脊梁,值得后人永远追慕!

向王承书等老一辈科学家们致敬!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