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审美,向来“病”得不轻!

艺术需要阵地!

————————————

不知何时,

中国人的审美与病态挂上了钩,

似乎很早,早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越国时的西施蹙眉捧心,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马未都曾对 “病态美”进行了理论阐释,他将中国人的审美分为四个层次,呈金字塔状:艳俗美、含蓄美、矫情美,还有位于塔尖的病态美。他说:“当审美走到金字塔塔尖的时候,只要进入'病态’这个层次,就会呈倒金字塔状,突然释放,然后就变成最普及的事了。”

缠足:三寸金莲,畸形审美

病态的审美首推缠足,今人对缠足难以接受,可清代以前的人以缠足为美。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还专门教人怎么欣赏缠足……这就是中国人在文化中追求的一种审美情趣。

最初的缠足只是用布将脚趾拢在一起,使足部看起来更纤细小巧,跳起舞来更加飘逸轻盈,婀娜多姿。到了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缠足就发展成为将趾骨折断了向足心弯曲,追求“越细越美、越小越美”极致审美。被缠过的小脚更是被誉为“金莲”、“香钩”、“步步生莲花”等等。

如今我们回望曾经读过的诗句,“对襟披风轻巧巧,三寸金莲左右分”该是在怎样扭曲的心态下写成?谁能想象这动人的背后是怎样的血泪痛楚?

然,并不是所有的病态审美都是被抨击的,以下这些中国古人的“病态审美”,倒值得品味!

病梅、舍利干: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清代小品文《病梅馆记》中以 “曲、欹、疏”的病梅为美,文中说:“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

事实上,曲直在一定条件下是互为前题相互依存的,曲直互变才构成了盆景中的韵律。

另一方面,曲为柔、直为刚,犹如书法该直即直,该弯就弯,方显遒劲有力。初学者往往逢枝就弯曲,结果乱而无章法,出现群蛇挂树,那是病态,无美而言。

故正确处理曲直关系,会使作品产生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

盆景艺术中以病态为美的还有舍利干,自然界的老树经过雷击、风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残,树体一部分枯萎,树皮剥落,木质部呈现白骨化。人们将其称为“舍利”。

后来,这种自然现象被引入盆景创作中,人们选择松柏类木质部坚硬不易腐烂的针叶树种,把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处理,再把树干部分剥皮,使吸水线迂回扭转,形成人工“舍利”。

这类盆景树干瘦劲古拙,枝法的简洁明快,曲曲直直,有露有藏。有如“文人树”,给人一种饱含悲情的病态印象,清寡残缺,却又不失清雅高傲。

瘿木:结疤之美,纹路奇绝

瘿木,亦称“影木”,南方流行管“瘿木”叫做“瘤疤”。

中国古代称树因病而生成的树瘤为瘿,因为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虫蛀、外界侵蚀或自身生病等情况,树木本身通过长“瘿结”的方式来进行自我保护,把病患源头层层包被起来,各种纹路的错综生长,让瘿木呈现出多纹路。

自古以来,瘿木因其“病态的外形、奇异的纹理”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皇亲贵族,更是以拥有珍贵的瘿木家具为荣。瘿木且不专指某一个树种,以硬木类树瘤最佳,其切片之花纹美丽之至,制成文房清供,文人甚喜之。

瘿木手串

瘿木笔筒

清 紫檀瘿木底文具盘

清 紫檀瘿木面书桌

清 紫檀瘿木面多抽屉药箱

清·紫檀嵌瘿木香几

瘿木雕件

高足瘿木承盘

瘿木太平有象摆件

瘿木铁拐李

瘿木雕件

瘿木雕件

树瘿壶:仿照自然以丑为美

供春(约1506~1566),又称龚春,明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宜兴进士吴颐山的家僮。供春是第一位由于做紫砂壶出名的人,是紫砂壶的鼻祖。

▲供春像

民间流传着关于供春壶的故事:传说明代正德年间有一位读书人在宜兴的金沙寺复习迎考,他的书童供春就在寺内向金沙寺僧学习用紫砂制壶,并且进行了自己的改造,把原来实用性为主的壶制作得更有文化气息。

▲供春壶

当时文人们对于奇石有种独特的审美,他们认为“丑极”就是“美极”,如果一块石头达到了“瘦、漏、透、皱”的程度,这就是一块美石。供春跟随主人多年,多少也受到了影响,便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古朴可爱,很合文人的意,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供春”款段泥树瘿壶

由于身份原因,供春结交的都是一些读书人,文人爱喝茶,大家在一起谈论文学时品茶聊天,所以供春壶在文人中一下传播开了。

树瘿供春壶

黄玉麟制仿供春全段泥树瘿壶

汪寅仙 灵芝提梁供春壶

汪寅仙制夔龙供春壶

顾景舟制供春壶

汪寅仙 灵芝供春套壶

奇石:瘦漏透皱,文人风骨

宋四家之一的米芾爱石如命,曾对自己收集来的奇石行跪拜礼,称之为“石兄”,并提出了 “瘦、漏、透、皱” 四字的赏石审美标准。这些在常人看来丑陋、病态的石头,在爱石之人看来,确是难得的臻品。

云骨(灵璧石 丰子恺爱遗石)

“瘦”是指观赏石体态纤瘦,形状怪异;石体挺拔,线条清晰。

涌云(太湖石 徐渭仁爱遗石)

“漏”是指观赏石体态玲珑,溶洞贯通;石体嶙峋,连环透空。但漏中见灵,灵现隽智,智有乖巧。

层云(青州石 清 冯桂芬爱遗石)

“皱”是指观赏石体态起伏,时隐时现;石体凹凸,线条若明若暗。但皱中见变,变中有态,态现神秘。

横云(太湖石 吴昌硕爱遗石)

“透”是指观赏石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体态纹理纵横;石质细腻洁净;石色斑斓,光泽夺目。

秀骨(太湖石 汪士慎爱遗石)

剑阁(青州石 清 钱松爱遗石)

袅云(英石 清 吴征爱遗石)

独洞(灵璧石 清 虚谷爱遗石)

溪山烟雨(纹石 清 周莲爱遗石)

石扉洞天(灵璧石 清 张熊爱遗石)

静谷(灵璧石 清 张熊爱遗石)

翠峰(太湖石 清 陆恢爱遗石)

苍瑛(太湖石 清 顾麟士爱遗石)

断崖残雪(灵璧石 清 顾文彬爱遗石)

皓月(灵璧石 清 吴湖帆爱遗石)

“病态”审美更多的是趋向于一种“偏执”的观念和态度,并非中国独有。它是对原有物质形态和原有审美的转化或彻底打破,是人类审美经历从俗到雅又入病的转变。

这种病态美也是一种自然美,追逐病态美是可以的,只是不要真的病了就好!

来源:网络

——————

版权声明:【除原创作品外,本平台所使用的文章、图片、视頻及音乐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内容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作者名称及原始出处标注错误等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