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的建立目的和过程 黄埔军校一共办了几期
黄埔军校原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后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市郊区的黄埔长洲岛,故简称黄埔军校。它是孙中山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为培养革命军事干部而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式军事政治学校。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始终坚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立场,以坚忍不拔的精神,领导了“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同北洋军阀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结果都失败了。辛亥革命以来失败的教训,使他认识到依靠军阀和旧军队搞革命是行不通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孙中山以很大鼓舞和启示,特别是列宁领导的革命军队在十月革命前后的重大作用,使他深刻认识到建立一支革命军队的重要性。1921年8月,孙中山在复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外交委员会的信中说:“我非常注意你们的事业,特别是你们的苏维埃组织,你们的军队和教育底组织。”①同年12月,孙中山在广西桂林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时,当马林向他建议:要有一个能联合各阶层,尤其是工农群众的党;要有革命的武装核心,要办军官学校。孙中山对此表示非常赞同。1922年6月陈炯明的叛变,使孙中山遭受到一次最惨痛的失败。他在告国民党同志书中说:“本党同志为民国而奋斗,垂卅年,出生入死,胜败之数不可屈指,顾失败之惨未有甚于此役者!”1922年8月孙中山避难到上海时,共产国际、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同他亲切商谈。当马林向他提出改组国民党和国共合作主张时,孙中山欣然表示同意。同时,苏俄政府代表越飞也到上海多次与孙中山会谈。孙中山特别注意了解苏俄军队的情况,迫切提到建立军事学校和革命军队问题,并要求苏俄政府和中国共产党派人帮助。1922年9月,孙中山着手改组国民党和筹建新型军事学校的准备工作。
1923年1月,在孙中山策划下,粤军许崇智、桂军刘震寰、滇军杨希闵联合讨伐陈炯明,陈炯明迅速溃败,从广州退到惠州。2月,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州,再任陆海军大元帅,重新成立大元帅府。于是,建立军事学校的问题便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8月,孙中山派蒋介石、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组成“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党务和军事,并邀请苏联政治顾问和军事顾问来中国帮助。10月,孙中山委派廖仲恺、李大钊等五人为国民党改组委员,推动了国民党的改组和军校的筹办工作。同时委派廖仲恺、谭平山等九人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林直勉等五人为候补委员,组成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全权负责国民党改组和军校筹办工作。在国民党党务讨论会上,通过了一项“建立陆军讲武堂”的提案,后经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审议定名为“国民军军官学校”,拟孙中山任校长,具体工作由廖仲恺和苏联顾问鲍罗廷筹划。黄埔军校便由拟议而进入具体筹备和安排人事的阶段。
1924年1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决定成立“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任蒋介石为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为委员,指定原黄埔旧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2月6日,“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处”在广州南堤正式成立,具体负责军校的各项筹建工作。
黄埔军校筹建时,各方面条件都异常困难。当时孙中山手里既没有兵,又没有钱。为了集中人力物力,孙中山曾有过集中各军所办讲武堂合办黄埔军校的想法,但广东大小军阀各据一方,阳奉阴违,未能如愿。所需经费仅由廖仲恺临时设法筹集,并没有固定来源。枪支也只有三十支,只够守卫之用。因此,蒋介石对此并不热心。2月下旬,蒋介石就离开广州去上海,留信要求辞去军校的职务。孙中山得知后,一方面任命廖仲恺代理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一方面劝告蒋介石“务须任劳任怨”,“不准辞职”②。同时,廖仲恺也多次去电催他南归。4月26日,蒋介石才返回广州复职。这时,军校各项筹办工作在廖仲恺的努力下已经完成。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共同事业,它得到共产国际和苏联政府的大力支持。为了帮助黄埔建校,苏联派了几十名优秀军事干部到学校担任军事教育工作,无条件资助200万元现款作开办费,所需各种军械也无代价从海参崴陆续运到军校。中国共产党调配大批优秀共产党员来校主持政治教育工作,并参加军事工作。
黄埔军校的招生工作在国民党“一大”前后开始,除了革命政府所在地广州是公开进行外,其他各省因尚在北洋军阀统治下,只能通过国民党和共产党地方组织用秘密或半秘密的方式去招收。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全国各地革命青年。为了保证学生来源和学生质量,中共中央曾多次指示各地党组织选派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并动员进步青年前往报考。第一期原定招收500名,实招470名。学生籍贯几乎遍及全国各省,但以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为最多,安徽、河南、陕西次之。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是大学毕业或肄业,甚至也有到国外留过学的,有的中学没有毕业,个别也有小学没有毕业。学生中大多数是劳动人民的子弟和进步青年,不少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但是也有一些剥削阶级的子弟,成分比较复杂。可以说是精英云集,龙蛇混杂。后来,随着黄埔军校的发展,越南、朝鲜、马来亚、新加坡的革命青年,也有不远千里来到黄埔军校学习的。
1924年5月5日,黄埔军校学生入校编队。6月16日,黄埔军校师生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亲临军校发表演讲,宣告“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正式成立。孙中山在演讲中首先说明了为什么要创办军校。他说:“中国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中国十三年的革命,完全是失败了。”究其原因“就是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没有革命军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便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我们创办这个学校,“就是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他勉励学生“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救国救民的事业,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一心一意来革命,才可以达到革命的目的。”他要求学生“要用先烈做标准,要学先烈的行为,像他们一样舍身成仁,牺牲一切,专心去救国。”③
黄埔军校成立后,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苏联的帮助下,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有相当规模的军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