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榜挂帅”怎么干?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
“揭榜挂帅”制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通俗地讲,“揭榜挂帅”就是英雄不问出处,以解决问题成效为衡量标准,用市场竞争来激发创新活力的一种科研课题分派机制和激励机制。
国家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继续深化科技计划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提高科技计划的整体绩效,“揭榜挂帅”就是其中的重要改革举措之一。
长期以来,我国几乎所有的科研课题和经费都采用申报制,虽然对科技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因为项目时间和经费是限定的,申请人一般只是完成规定动作,难以取得突破性科技成果;项目申报、检查、评审过程占用科研人员过多时间和精力;项目申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请人的影响力,容易造成习惯性选人等问题。相较于以往科研课题资助方式,“揭榜挂帅”具有需求明确、导向清晰、参与面广、效率更高等优势。
除了有助于解决最迫切的科研难题之外,推行“揭榜挂帅”制度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该制度把课题申报和科研奖励两个独立评审合二为一,对于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规范科技伦理、树立良好学风和作风会产生很大促进作用。
实际上,在去年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研发的项目,就已经实行了“揭榜挂帅”的模式。“榜”是临床任务批件,拿到批件,国家分阶段给予资金支持,有效调动了社会各方的研发力量。在疫苗研发以外的其他产业领域,“揭榜挂帅”也已经开始尝试。早在2018年,工信部就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在17个方向及细分领域开展集中攻关,重点突破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服务。
从地方政府来看,浙江省在去年6月就已经探索落实“揭榜挂帅”的方法路径,面向全球张榜招贤,截至2020年底,共发布技术难题2360个,发榜金额82亿元。辽宁省在今年3月1日公开发布首批200个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和100个“揭榜挂帅”榜单,聚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全省优势产业的创新发展,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
“揭榜挂帅”制度为我国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集中攻关开启了新思路、开拓了新路径,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需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优化。例如,在“榜单”设计上,要注意做好国家和地方“榜单”的分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挂榜项目的筛选机制;打破常规的“选帅”机制,完善揭榜者的审核机制,避免“运动员”兼任“裁判员”,确保“选帅”过程公平、公正;推进“揭榜”结果的应用共享,处理好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用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确保“揭榜挂帅”为我国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