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名言集粹(二)
《中庸》名言集粹(二)
【中和】中庸之道的主要内涵,儒家认为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得其所,达于和谐境界,《论语·雍也》:“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
中和还可以有如下解释:1,酸和碱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盐和水,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生成的物质失去酸和碱的性质。2,抗毒素或抗毒血清跟毒素起作用,产生其他物质,使毒素的毒性消失。3,物体的正电量和负电量相等,不显带电现象的状态。4,相对的事物互相 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出处《 中庸.第一章》:“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大本:最高的根源,即天命之性。达道:通途,通达之路,即共同之道、普遍的原则。致:达成。位:指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而不错乱。育:发育成长,生生不息。这段话的意思是: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务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守的法度(乐本)。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生长发育了。
“中和思想”,一种哲学思想。“中”即务本,“和”即乐本。中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务本、固本、乐本的处世之道。
广义“中和思想”,无论你多么的极端,你始终还是处于宏观与微观的中间位置,你永远无法摸索到宏观的尽头,也无法摸索到微观的尽头。我们人类不管向两边扩张多大,链接两极的中心点始终是存在的,这个“点”就是“中”;而不使两端断开,就是“和”的作用。
狭义“中和思想”是一种方法论,一种承认世界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学会包容正反两面意见并加以融合、使人类始终处于敬业务本中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
中庸是循中和之道而为之。其通篇的主旨是论中和,探讨致中和的方法。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人的可教育,就在于能中和;政教的作用,就在于致中和。
《中庸》开篇提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认为自然授予人的本质就是人性,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就是道,修养本真善性就是教。道实质是遵循人的本真善性处理天、人大小事务的无声、无息、无味、无色的一以贯之的自然法则。道即率性,率性就是自然、平常,平常之理即常规常理,自然的常规常理就是中,就是和。中和之道即天下根本之道,即天下平常、常用之道。
【中庸之道】中: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无不足。庸,平常。中庸之道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处《中庸.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而:古文言中“而”与“能”字有时意义相同。时中:时刻处于“中”因而能不偏不倚。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刻都不偏不倚。
君子之所以被称之为君子,是因为他们拥有中正平和的君子之德,“随时以处中”,并时时刻刻都进行着“戒慎恐惧”的反省,所以能体现中庸。中庸状态的时中,是一种高级的精神状态,这个需要实践,需要学习。“时中”就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就是能够收敛自己的欲望,将自己的心与天下混然一体。
在孔子看来,中庸乃是世间最高的德行,因为它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但正由于中庸要求如此完美,才特别难以做到。也正是因为中庸难以做到,那些真正做到的人才会更加令人敬佩。如果随随便便就能做到中庸,那么它也算不上什么最高的德行了。
《中庸》所论乃天道、人道的最高深又最恒常的道理。用不偏不斜的平常的中和之道对待所有事物就是中庸,以中和之道修养自己就是中庸。就《中庸》一书而论,可知中庸既是最高的大道境界,也是处理问题的最正确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是处世修身的原则和指南,也是社会达到和谐安定的必由之路。
汉阳老年大学《中庸》研读班
学员 宗贤静
2021年6月20日
注:此文征得作者宗贤静先生同意,代为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