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兄弟比翼飞,不负苦心入名校

孪生兄弟比翼飞,不负苦心入名校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1期

文/朝阳

湖南省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有一对出自寒门的孪生兄弟,分别以687、685的高分考入清华和北大,令人惊讶与羡慕。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父母又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呢?

为了父亲欣慰的笑容

两兄弟合用一部父亲的手机

“我们家在大山深处,开门就见山,走出几十里路还是山。”赵稞和赵棣的父亲赵忠其说。前些年,赵忠其和妻子一直在广东打工。夫妻俩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找工作很困难,为此,赵忠其意识到读书对山里娃儿的重要性。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跟妻子商量:“我们一辈子就这样了,可孩子们不能被耽误。现在,这对孪生小子已经到了学习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再出去打工了。”妻子表示听丈夫安排。

为了两个儿子的前途,赵忠其借钱在乡里开了一家农资土产门市部。他说:“小本经营,做化肥和粮油生意。农资和粮油分量都很重,为了省钱,上货和卸货我们都自己干,还要翻山越岭地送货上门。”赵稞和赵棣明白父母的艰辛,总会帮父母做家务。

兄弟俩从小学一年级起,上学和放学都由老爸接送,风雨无阻。赵忠其每天陪伴两个孩子写作业,然后带他们到菜园里干活、打羽毛球,从不间断。“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有我在旁边,他们心里就有底,这样做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两兄弟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里的学校上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读初中的时候,他们的父母身体出现情况:老妈操劳过度伤了膝盖,再也不能干重体力活了;老爸只好把门店的生意停了,去张家界景区做了一名修修补补的小工,后来胯骨也落下病痛。赵忠其回忆道:见家中生活艰难,读初二的赵稞忽然对他说:“爸,你和妈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我辍学去打工,帮你们供弟弟读书吧。”

赵忠其顿时火了,张口要骂儿子,可转念一想:孩子如此懂事,应该正确引导。他正色道:“有些道理,我跟你们讲多少遍了,你怎么还如此糊涂呢?知道我跟你妈的身体为什么不好吗?就是因为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干苦脏累活落下的。你们现在正是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时候,你不仅要努力,还要跟弟弟比学赶帮超才对。以后,再也不许胡说八道了!”

中考时,两个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县一中。有一天,赵棣忽然对父亲说:“爸,我们离家这么远,有什么事跟你和妈联系都不方便,(你)给我们买个手机吧?”

孩子读高中了,提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可赵忠其担心孩子拿手机玩游戏影响学习,没有答应:“老师说最好少接触电子产品。而且,家里的条件也不允许。你们有事,可以借老师的电话联系我们。”

就这样,赵稞和赵棣直到高中毕业都没有手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学校停课,兄弟俩靠着合用父亲的手机进行网络学习、提交作业。

学习精神让班主任赞不绝口

由于赵稞和赵棣长得太像,所以,为了避免误会,从初中起,他俩就不在一个班。哥哥的高中班主任杨善清老师说:赵稞是他的骄傲。在学习上,赵稞的刻苦精神是无人能比的。有一次,赵稞得了重感冒,没把数学的正余弦定理学好,结果模拟考试一下子丢了6分,成绩落在100多名以后。但他没有气馁,先找弟弟赵棣请教。赵棣解释了半天,他还是没吃透,两人又一起去找数学老师请教。接着,赵稞又专门做了100多道习题,直到类似问题再也难不住他。

赵棣的班主任吴群老师也说:“这两个孩子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律,老师在不在都一样。2019年元旦,因为突降暴雪,学校临时放假。由于山路不通,兄弟俩回不了家。我担心他们的生活,到教室一看,只见里面亮着灯,兄弟俩一边啃着冰凉的烧饼,一边做着作业……”

讲起赵稞和赵棣的成长,两位班主任不约而同地提到赵忠其:“他们的父亲可不是'保姆式’的家长。他不但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还经常与孩子谈心,跟两个儿子像朋友似的,让孩子自信和有底气。”

赵棣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雪,兄弟俩的棉鞋都湿了,头天晚上忘了烘干。第二天,他们怕穿湿鞋冻脚,都不想去上学。父亲催了几次,他俩在母亲的袒护下迟迟不动身。父亲不再说什么,上床躺了下来。到了午饭时间,他俩肚子饿得咕咕叫,却不见饭菜端上桌。这时,父亲开了腔:“你们因为下雪就不去上学,我也因为下雪不去打工了。我不打工就挣不到钱,大家都饿肚子吧!”当天下午,兄弟俩饿着肚子去上学,“这件事对我们的教育,比说一百遍空洞的大道理都深刻”。

打过工、做过生意的赵忠其很聪明,他说自己没有能力辅导两个孩子,却可以给孩子当“助手”,用合适的方法鼓励和鞭策孩子。

两兄弟刚进县一中读高中时,曾打电话对父亲说压力太大,作业做不完。赵忠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说:“你们一定要挺住!因为挺住这3年,未来30年、50年,你们才会有精彩的人生;如果这3年你们挺不住,就必须做好挺住未来30年、50年的准备。哪头划算,你们要想明白!”

这是父亲用自己的人生总结出来的道理,两个聪明的孩子怎么会不明白呢?

吴群老师说:“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上高中了,管不了啦,把他们的一切都交给了学校。可实际上,学校和家长永远都有分工。”赵棣和哥哥读高中3年,他俩的父亲每个周末都会从乡下赶到县城,给他们送生活费,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从乡下的赵家到县城,要坐一个半小时的汽车,来回至少三个多小时。但3年里,他们的父亲每个周末来学校,雷打不动,哪怕只是陪儿子到校外吃碗面条,问一问情况,这样才放心地回去。

有时候,两个孩子因为考试没有考好,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而情绪低落,赵忠其就像朋友一样开导他们,还陪他们散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每当父子三人的身影出现在操场上时,不少人都会说:“看他们三个,就像兄弟似的,关系真好!”

两个孩子也特别孝顺,知道心疼父母,特别是知道妈妈的膝盖不好。到了农忙时节,无论学习多忙,他们都会抽时间帮妈妈干一些负重的活。他们一般每个月回家一趟。有时候见妈妈不在家,就会直接去农田,看到妈妈背东西,就争先恐后地帮妈妈背。左邻右舍经常能够看到这一幕,常常为两个孩子如此懂事而感动。

“努力做事,老实做人,以身示范,大爱无疆。”这是赵稞和赵棣对父亲的评价。“他教育我们说,人这辈子在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不管什么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尽量做到最好。18岁之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学习阶段,你只有尽了力,将来才不会后悔。他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很多话都让我们受益终身。”

赵棣说,父亲的陪伴是他和哥哥这三年努力学习的动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有父亲在,我们便感觉有依靠。”

一飞冲天如愿以偿走出大山

虽然赵稞和赵棣是别人眼中的“学霸”,但包括高中三年,他们也多次出过“状况”:“我们也经常抹眼泪,主要是为自己因粗心大意、发挥失误而考砸了感到委屈。”

平时,兄弟俩或是彼此诉说,或是相互提醒。遇到特殊情况,他们会在第一时间安慰鼓励对方。“等事情过去很久以后,我们也会调侃一下对方,其实这也是一种放松。”当然,实在想不通时,他们也不把委屈憋在心里,会向父亲倾诉,或者找班主任、任课老师寻求帮助。

讲到成长的“秘诀”,赵稞说,特别感谢父母一直不让他们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上专心致志”。除此之外,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没弄懂的地方马上想办法,问题不过夜。兄弟俩会把错题集中起来,多做几遍就会了。“翻看错题本就是在找自己的问题和差距。你只有把自己的问题尽可能地解决了,才会越来越进步。”

赵棣还说,高三的学习压力确实很大,这就需要学会自我释压、调整好心态。“针对不同科目,要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经常变换科目,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会让你不至于感觉太累。”两人读高中时虽然不在一个班,但住在同一间宿舍。他们会把临睡前半个小时当成“卧谈会”,躺在床上互相探讨学习内容,分享心得。考试失误后,兄弟俩还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镜子”,找出问题,互相鼓励。

2020年高考,赵稞、赵棣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填志愿时,我们都填了北大,想进同一所学校读书。”赵稞说,后来,他在老师的建议下,报了清华的提前批,最后被清华大学土木类专业录取,而弟弟则被北京大学工科实验班录取。

深山里走出的学霸兄弟

有人调侃说:反正孪生兄弟别人也分不清,两人可以清华北大换着上,想上哪所就上哪所,也不会被发现,真是太爽了!

9月10日是兄弟俩的生日,他们只听父亲说过在一周岁时按当地风俗办过酒席,算是过了生日,此后再也没有过了。赵忠其说:“我们乡下人生活简单,一家人都不过生日,只记着要做的事。”兄弟俩也把生日看得很淡,赵稞打趣说:“我们的生日正是教师节,那天已经很喜庆了,生日就没那么重要了。”

赵家距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不到20公里,离张家界大峡谷只有三四公里。但赵稞、赵棣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了,“几公里外的大峡谷景区我们都没去过”。赵棣介绍,兄弟俩去过最远的城市就是常德和长沙,都是因为参加考试。“我们并不感觉遗憾,因为我们还年轻。爸爸说得对,只要我们把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做好,把学习搞好,将来有得是机会。”

2020年暑假,赵稞、赵棣仍没有出去玩,而是在继续巩固高中知识。赵忠其说:“所有的成绩都是过去,新的挑战刚刚开始,上了大学还要比现在更加努力!”

对于兄弟俩的学费,爱心人士已经伸出援手: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为赵稞、赵棣送上了20万元“励志自强”奖金,鼓励他们在大学更加努力刻苦地学习,成才后报效国家。陕西湖南商会副会长梅昌隆也捐给他们2万元助学金。慈利县还送给兄弟俩每人一部华为手机,那是兄弟俩此生拥有的第一部手机。

赵忠其的态度十分坚定:“感谢爱心人士,我们暂时有点困难,但学费够了就可以了……”他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将爱心款依次记在笔记本上,告诉他们做人要有骨气并懂得感恩,将来毕业、工作后,有能力了,要将这些钱一一退还,或者用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