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选萃】赵光华 | 老宅
xuan'teng'teng文学
作家新干线
主编寄语
且读书,你就是活了两世;
且写作,你就是活了三世。
作者简介
文学天地
老宅
赵光华
舅舅的老宅里解放前后出过大官,并且是进了北京城的大官,村里人都说老宅风水不是一般的好。
一道叫峨眉岭的黄土塬,横亘在山西的最南端,南边是被中条山环抱着的黄河,山怀抱着河,河依偎着山,河的臂弯里揽着一座小县城,这就是舅舅的家乡。舅舅的老屋坐落在县城北边一个叫“麻坡”的小村子,村庄里房屋布局依着垣的走势自北向南排列。垣上长满了酸枣树,西北风常年吹着口哨从垣上窜下来,老人发黄的脸终日被刀割般的风吹着。我一直想不通舅舅的老宅为什么要坐南朝北背对太阳?这大概就是老宅独有的风水吧。老宅终年被充足的湿气滋润着,交替变换着四季。
在我的记忆里,即便是晴天,在老宅的房前屋后旮旮旯旯里总能找到些绿色的苔藓。厢房的屋檐下,阳光在石条砌成的台阶上慵懒地移动,青砖铺成的院子总是泛着水气,春天里院墙砖缝里随时可以见到勃发的幼苗;夏天院子里有斑驳的树影在舅舅妗子稍显佝偻的身体上晃动;秋天偶有几片卷起的落叶刚飘下,就被妗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冬天白雪覆盖的院子中有一条舅舅和妗子扫出来通往后院的小路,没有扫过的雪地里镶嵌有一大一小两串脚印。老宅经常弥漫着墨香和老家具混合发出的气味。除了各种鸟和虫子们的欢唱外,老宅里平时静悄悄的,像一湖不起波澜的湖水。
严格讲那是媳妇家的舅舅,也不是她亲舅舅。媳妇家里三辈以外的老亲戚都还经常走动,有些亲戚和这座老宅一样老,这些老亲戚藤条枝蔓般的盘根错节,相互缠绕。
舅舅今年95岁高龄了,依然精神矍铄,只是腿脚有点不便。每次去探望他,他总是侃侃而谈,谈养生、谈书法、谈他过去工作中受的苦和取得的成绩,感慨现在生活的美好。他尤其喜欢说养生,说他90岁以前依旧能一个人出门锻炼,每天早上起床步行3公里,顺着走走,倒着走,还要摆臂拍胸。行走途中,要背诵毛主席诗词。他说人老先老脑,要常用脑才不会老。舅舅的行书写的很好,虽然不是书法名家,但是从字中可以感受到他的书法功底。我让舅舅给我写一副作品收藏,当时只是恭维他几句,没想到他果真托人给我送来了一副行书作品主席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老宅的东、西厢房早已经没有人住了,三个儿子都成家分出去另过,闺女也出嫁了。只有他们老两口守着这座老宅,老宅的房檐是原木头上再安装带方头的木块,房屋上下有两排窗户,下层的窗户较大,采光用的,上层的小轩窗是起点缀作用,木边的雕刻花纹看上去很精致。东西厢房瓦滴檐一样的高度,相互望着。有一年中秋节去看望他们,正下着大雨,两边厢房滴檐上流下的雨水珠子,像雨水做成的珠帘子,煞是好看。我们坐在门房里,欣赏着老宅雨中的风景,听着滴滴答答的雨落声,幻想这座老宅里过去发生的故事.......
舅舅不抽烟不喝酒,解放前参加工作,在剧团里当过勤杂,在兴修水利那阵子,又被调去搞后勤工作。后来又走过几个单位,退休时落在一个县级农业科研单位,工资勉强能发。但是舅舅说人往哪里走,听天由命,国家需要去哪就哪。现在每月的工资虽然不多也够花了。
舅舅家千百年来有不成文的家训,他对儿女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有一套朴素的标准:比如“谦虚谨慎、待人和气、遵纪守法,国家为重”等等。这些家训虽然没有形成文字,但是却体现在儿孙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他不要求儿孙们大富大贵。只要在正路上走这比什么都好。
妗子今年也89岁了,除了有点耳笨外,保养的好全白的头发,红润的脸庞。什么时候看到她总是那么祥和安静。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她能长寿的原因是一辈子不急不躁,不吵不闹,说话慢慢腾腾,办事有条不紊,生活慢慢过,人生慢慢走。
市里要修一条通过高铁站的路,舅舅的村要拆迁一大半,这座老宅也在拆迁范围。舅舅得知消息说“这老了老了,还要搬一次家啊,这院子我住了一辈子了,拆了多可惜!”说是说,舅舅还是带头搬迁。
老两口半月前就开始收拾老宅里杂七杂八的老家什,整理那些陪了他们几十年的古董家居,也整理着这个院子的百年记忆。儿子说不需要的东西就扔了吧。妗子一件一件地整理,有时候手拿着一件东西发愣许久。
搬家那天,舅舅妗子把儿孙都叫回来了,一起帮忙搬。舅舅说,今天就在这老院吃最后一顿饭吧!在老宅里长大的儿孙们提议照个合影,留下老宅的影子,那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大家都强颜欢笑。很少喝酒的舅舅那天也多喝了几杯,只喝得脸发红,眼角溢出白色眼屎。
舅舅搬到二表哥家住,二表哥一家子住在城里,院子空置多年,杂草丛生。舅舅妗子不想麻烦人,就自己去整理,舅舅摔了一跤,还好骨头没有伤着,但是他不能再出门锻炼了,每天只能在院子里活动,舅舅说像坐监狱一样难受。
搬过去一年,身体健康的二表哥患上了一种怪病,不到三个月就去世了。出殡那天,没有看到舅舅妗子,孩子们不想让大家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场面。送走二表哥,我们再去看舅舅妗子,舅舅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再没有那么多话了。妗子哽咽着说,“看这老二,打乱了我们的生活,不是搬到老二家住,不是这老二,不是为修公路......”
我们想不出更好的话来安慰两个耄耋老人!村里有人说修路动了老宅的风水。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老人为国家做了一次很大的牺牲。
公路修通了,车水马龙。一天舅舅坚持要去看看他们魂牵梦绕的老宅,舅舅在妗子搀扶下蹒跚地行走。他们发现什么都没有了,老宅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里了。
“能让我闻闻老宅的空气也好啊!”舅舅今天也和妗子一起流下了热泪。
我岳父第一个妻子是这个舅舅的亲妹妹,过门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了,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岳父娶了现在的岳母,岳母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做了老宅的续女。舅舅的大哥当年是省教育厅厅长,给非亲非故的岳母安排上了师范,岳母毕业后回村里当了老师。媳妇说,她和这个舅舅妗子虽然没有半点血缘关系,但是从小就在这个舅舅家长大,舅舅待她如亲生闺女,几个表哥对她更亲,小时候经常轮番坐在几个表哥肩头。媳妇说做人要知恩图报,舅舅家百年的家风传承就是这样。以后更要经常去看望他们,因为和他们见一面少一面了。陪他们说说话,说说老宅里的曾经和她的童年,说说小时候遗落在老宅里的发夹.......
老宅虽然没有了,但是舅舅老宅里的一草一木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舅舅妗子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老宅远去了,舅舅的家风传承还在,老宅里有后辈几代人的回忆,有整整一个世纪的故事。
(责任编辑 杨志强)
推广团队
平台顾问:
李清水 运城市文联党组书记
李云峰:运城市作协主席《河东文学》主编
本刊主编:谭文峰
平台策划:高亚东
小说编审:张 辉
微信号:zhanghui750525
散文编审:杨志强
微信号:yzq13734283479
诗歌编审:姚 哲
微信号:8913480
图文编辑:闫 红
微信号:yanhong6033
小说投稿:3295584939@qq.com
散文投稿:3118633192@qq.com
诗歌投稿:3474682901@qq.com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