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要与时代共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良师是一位师德优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良师是教师中的优秀者、示范者。大多数教师一生都不可能成为名师,但每位教师都可以努力成为良师。没有人生来就是教师,教师也是一个个普通人,在成为良师的路上,有着无数的荆棘、坎坷与险滩,但也有着无数的幸福、光明与未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新时代教师的神圣使命,良师就必须十分清楚自己的站位,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为了给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师要团结带领身边的教师一道成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与时代共成长!
一、不媚世俗,能坚守教育理想。
教育应该是一个富有爱心、充满激情、拥有理想的事业!塑造灵魂的教师要用自己的理想激发孩子的理想,用自身的高雅品行引领社会的文明风尚,努力成为强国梦的践行者、奋进者、奉献者!
良师是一个有梦想的教师。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爱做梦的教师,只有具有强烈的美好愿景,才能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一个有理想的教师还应该创造性地去探索教育,努力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探寻孩子的成长规律,培育深厚的教育情怀,真正实现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林语堂先生说过:“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我们为什么做教师?我们如何做一位良师?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情怀做教育?教育是培英育才的美好事业,事关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兴旺、孩子的前程。美好的事业需要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美好的画笔去描绘。每一个孩子都可塑造、都能成长、都有无限的可能。教师的智慧就是给每一个孩子安装好发动机,把孩子的潜能激发。教师的使命就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个性成长的优质教育,让其无限的可能逐步变成现实,实现全体成长、全面成长、健康成长、个性成长、持续成长!
良师要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只有不断成长的教师才能促进孩子的成长,教师要激励、守望孩子的成长,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沐浴阳光,一起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妙,一起感受生命的可贵与美好;一起快乐勤奋学习,一起迎接风雨,一起在战胜困难中感受生命的坚强与伟大。教育除了传递知识、提升能力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的以身示范培养孩子们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选择,以乐观地、积极地奋斗激情,不断进取、不畏挫折、勇敢坚毅、乐于挑战,共同去创造绚丽未来!
良师为人处世要洁身自好、不媚世俗。良师应像“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下,浮躁之风、功利思想在教育界也有种种表现,做表面文章、片面追求升学率、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事情时有发生,身心健康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新的时代,良师需要自身的职业操守、不媚世俗、洁身自爱。良师要尊重成长规律、担当育人使命,要在敬重、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自觉地与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做斗争,推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成长。
良师要在教育管理、课程改革、课堂探索、教育生活等方面,与时俱进,有灵活的思维、有创新的热情、有特色的风格。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让人生的教育之路在登高望远与坚守奉献中不懈前行!
二、坚守课堂,能优化学科育人。
课堂是师生的一次共同旅行,是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领略沿途的风景,达到理想的圣地。课堂是教师专业价值实现的地方,是引力场、思维场,是促进学生生命的发展场。
良师必须坚守课堂。良师都是从课堂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坚守住课堂才会有看家的本领,教师的生命价值要在课堂中去实现。坚守课堂,上课才有课感,才有教学的真实领悟,才有教学的话语权。不仅如此,良师还要带头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改革,给身边教师做示范,努力探寻更优的课堂教学范式。良师需要有教学勇气,应该有“自身认同”这样一种教育自信,要有“向我看齐”的教育勇气,要担当起带领身边团队一起成长的教育使命。
良师要加强学法研究。会学才会爱学,爱学才会乐学,乐学才会终身学。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习。其学习方式包括被动学习、主动学习、建构学习、交互学习,其中交互学习涵盖了前三者所具备的激活知识、整合知识、作出推断、伙伴贡献等能力,学习方式越主动,学习层次就越深入。课堂要处理好“学习方式与学习层次”的关系,在课堂上时间就是能力,参与就是能力,在课堂时间流程上要做科学设计,在组织课堂参与上要实现趣味创新。任何学习都要从“为什么”开始,发现学习的意义;最后又归结至“为什么”,灵活转换。良师每堂课前必须思考清楚:“我该怎么上课?我上什么样的课?我如何把学生带到学习的高速路上?”同时,课堂教学一定要扶放有度。从教师授受到师生问答,再到师生探究,到最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形成“你学,我帮;你做,我看;我讲,你思;我做,你跟;师生同研、总结拔高”的学习迁移模式,促进孩子学会学习,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好基。
课堂是良师成长的发动机。课堂是良师成长航道上永远的港湾,也是良师成长的永久发动机。于漪、李吉林、余映潮、于永正等名师之所以教学之树长青,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坚守课堂。课堂是一个不完美的地方,每堂课都会有遗憾,每堂都能带给自己反思与成长;课堂是良师追寻事业的殿堂,在坚守与创造中演绎人生的辉煌;课堂是实现学科育人的精神高地,要引领学生奔向美丽的远方;课堂是一个无限风光的地方,要努力创造师生的生命华章!
三、理念先进,能展现教学风格。
理念决定行为,教育理念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质量、教学风格。只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凸显课堂改革的活力,才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
良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而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幅生动而美丽的画卷。教师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如果他可能是小草,就让他装饰着大地;如果他可成为参天大树,就让他成长为栋梁之材。教师要成为介绍人,介绍学生与学习相互爱恋;教师要成为打火机,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火把迅速点燃;教师要成为领头羊,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茫茫草原;教师要成为调味品,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变成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探究;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探索前进。教师不要一味地赞美雄鹰,因为这样会伤害更多的小鸟。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去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爱的滋润,给每一个孩子激励与期望,让每一个孩子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和谐、自主、幸福地生长!
良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即教学风格是个性特点在教学中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着别人无法模仿的个性特点。激情四射的性格特点有助于我们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如有的人幽默风趣,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充满吸引力;有的人活泼好动,可使课堂充满活力,富有朝气;有的人善于交际,可拉近师生距离,提升课堂亲和力;有的人性格沉稳,性情温和,可使课堂细致周密,稳步推进等等。这些“个性”都是我们的“特色”,都可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亮点,展现自身的教学风格。
教贵得法,每门课程都有其学科特点和规律。作为老师,要善于钻研和发现,教给学生简单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巧”上多下工夫,让学生掌握其规律和特点,形成自己娴熟的教学技能和快捷适用的教学技艺。教学中要向优秀教师、教育名家学习。学习绝不是一味的刻意模仿,也不是机械地照抄照搬,而是善于发现和借鉴,发现其教学中的闪光点,如教与学的方式,教材处理,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激励性的评价,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当然,关键还要研究人家的教育思想,看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支撑的教学行为,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教学特点,逐步探索、慢慢形成自身教学风格。
四、终身学习,能站到学科前沿。
学习是一程有起点无终点的人生旅行。在知识呈现爆炸性增长的年代,只有终身学习的教师,才能胜任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读书是良师最美的姿态。良师需要泛读,更需要有方向的阅读,以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寻求最有力的理论支撑。比如小学数学教师要读《教育与脑神经科学》《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学50问》《把数学画出来》等。当然,学习不仅是书本的学习,良师还要向时代学,向同行学,向优秀的战友学,把好的思想和做法有机地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吸收各路教学之“流”的智慧,让自己的教学个性更严谨、更厚重,更符合学科育人的规律,展现自身教学特色。比如语文教师要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她是语文教育审美派或“情感派”代表人,属于情感型教师,不仅文学作品能讲得流光溢彩,情趣盎然,就是一般人觉得枯燥无味的课文,她也能挖掘出丰富的情感内蕴,多维元素,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从而形成她情真意切、以情动人、精神丰润的总体教学风格。如果说教师的专业生命像一条河,阅读就是河的源头,源源不断才能淙淙流淌;如果说,教师是孩子生命的导师,阅读就是引领的资本,不断地积淀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师要把握学科前沿动态。学科前沿是指某一学科中最能代表该学科发展趋势制约该学科发展的关键性科学问题、难题及相应的学说。教科书里的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如何在教学中渗透鲜活的知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感受时代的脉搏?如何突破知识本位,赋予其高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重要的举措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前沿知识。尤其是理科科目,渗透学科前沿,了解科技发展新动态,激发孩子的科学追求,对人才的培养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做学问需要结合时代的需要,符合时代的背景,与国际接轨。我们必须传承中国知识分子精诚报国的优良传统,把开启扎根中国大地、遵循客观规律和全面走向世界文化与科技前沿的新时代教育的重任担在肩上,不断培育新时代的优秀人才,铸就国家脊梁,为强国梦的实现贡献我们的力量!
教育者要有长远的眼光,要用未来创新人才的要求来改进今日之教育,教育者只有生活在未来,把握各学科发展的前沿,才能创造性提供今日有生命力的教育。
五、善于写作,能发表论文专著。
“写”,既能锻炼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观点提炼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又能使教师时常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反思,使思想不断走向成熟,使教学活动更加科学高效。
让文字留下美好的画卷。当你走上三尺讲台,抱定终身从教的旨趣,教书育人成为你一生的选择,那么,从学生叫你第一声“老师”开始,你就应视教育写作为教师的基本功。在育人的路上,当你回首所走过的路,你会发现,时间给眼角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文字却给人生留下美好的故事。无论工作多么忙,也无论外边世界多么浮躁,有一块自己的精神园地,哪怕是小小的“自留地”,它可以缓冲一下外来的干扰,让自己有练练“精神力量”的空间。什么是“自己的园地”,那是属于你自己的栖息地,可在此伸展你的才情,舔舔自己的伤口,做做思维的体操,为自己漫长而辛劳的人生来点调料。这个“园地”何在?这个园地就是你的教育写作,留下难忘的、美好的、记忆在生命中的精神画卷。
良师要真实践、真思考、真写作。要坚持站在教育教学一线,勤实践、勤观察、勤思考,这样才能直面现实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做了再去写,才是真命题,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我们看李吉林、窦桂梅、刘可钦等名师的文章,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他们是行动者、思考者、探究者,文章很有现实针对性。良师要备课、上课,要做课题,要开发课程,要做班主任工作,要面对每一个学生。这当中,会有大量的尝试、思考、探索,把这些记下来,再加上理论的学习,就会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这些源于一线、源于现实的材料是最鲜活、最有感染力的,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爱看的。
良师要在反思写作中修炼自我。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写作反思,既是追求职业的旨趣,也是直面自我、自愈内心的最好方式。要坚信:行动,就能改变;学习,相伴提升;思考,走向深刻,写作,提升智慧。
六、持之以恒,能开展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有利于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有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才能产生正确的教育行为。同时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水平。
良师伴随着教育研究而成长。开展教育研究能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的定律。问题是:我们是不是真研究?我们研究的成果真不真,是否有生命力和教育价值?长期以来,教师的课题研究存在一个问题,这就是课题确定时认认真真,开题时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到结题时拼拼凑凑,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成果。良师要坚持认真做课题、做项目,开展实实在在的真研究。谈到教学研究,北京实验学校孟强老师引用曾国藩先生的话说,“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搞研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起苦功夫,专心致志,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定会水滴石穿,天道酬勤,有所获益。十年前,他从词语组串教学开始研究,由《黄鹤楼送别》中“暮春三月”入手,关联出“暮春、暮秋、暮年”“暮春三月、金秋十月、寒冬腊月”等两字、四字词语组串,使学生在关联比对中领悟遣词用字的规律。在此基础上,他将组串教学扩展到汉字组串、句子组串、段落组串、篇章组串等领域,在组串聚合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和深度思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文组串式教学流派。2020年,他将十年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结集成《组串式教学课例研究》,由“凤凰传媒·新教育丛书”刊行,受到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
良师要持之以恒开展课题链研究。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他就不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再有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所要求的大量知识和实践智慧只有靠教师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才能获得。我们要不断反思、不断进步致力于课堂改革,让自己的课堂越来越精彩。我们要寻找适合的切入点,选择适合的课题进行持之以恒地跟踪调查。课题研究一直在路上,作为一名良师只要在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去做、用心积累,一定会有所收获。李庾南老师从教60多年,一直做班主任,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她说:“我的前半生因生存而教育,后半生因教育而生存。”以她的“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研究为例,从1978年开始,经历了“学生自学数学能力及其培养”“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优化学习过程,改善教学结构”“学程导进技艺研究”“主体性教育研究”“学生学力的形成及其发展”以及“三学”课程思想等7个研究阶段。如果不是秉持享受教育的理念,又怎能如此执着、如此痴迷、如此无怨无悔?!
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 ,通过教育研究,促使教师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通过教育研究激活教师成长的动力,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创新发展。
七、低调谦虚,能学习他人长处。
一个独来独往的教师很难获得快速成长,一个成长为良师的人,一定有他人的启迪、团队的促进,每个人的成长都受益于他人。如果有点能力、有些名气就飘飘然,就容易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建议,对别人的成绩嗤之以鼻,这就会阻碍自己的发展道路,影响自己的未来。
良师要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年轻的时候心高气傲,面对他人的批评常常认为是挑衅,是找茬,是无理取闹,很少安静地审视自己的错误,这是教师成长的大敌。回顾一下,从小到大批评自己最多的人是谁?是我们的父母。哪个父母不望子成龙?在学校批评你最多的是谁?是我们的老师。哪个老师不是望生有为?同样,今天那些批评你的人,也是为你好,真心希望你进步!人人都爱听肯定、表扬的话,所以才有“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古训。每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最熟悉,正因为太熟悉,所以对某些缺点总是习以为常。但人若想进步,就要经常“照镜子”,否定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就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快速成长。爱默生说:“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不必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去领悟;不必等到为时已晚,才去反省。不要过分眷恋流逝的岁月,只要用心真实地体味每一个当下,倾听自己每一刻的心念。”导师也好,同行也好,战友也好,他们的观点总有其道理,要真心吸收,有效融入,切不可固执己见。著名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李凤老师的语文教学个性鲜明,专业发展一路高歌。何以如此?她自己很能钻研,她对导师、对同伴非常尊重。每堂重要的课备好以后,每篇重要的论文构思好以后,她都要向师傅、江苏省首批名师曹津源先生讨教,向其他专家学者请教,并和同伴们反复研讨,反复修改。满足孩子愿望成为她的追求,孩子的幸福成长是对她最好的回报,成长好自己才能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寻找一切机会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优秀者学习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因如此,她的课越上越好,她的文字越来越有魅力,她的专业探索之路也由“无痕语文教学”走向“无痕语文课程”,进而走向“无痕语文教育”。智慧需要积累,根深才能叶茂,伟大源自平凡。
良师应主动学习他人的探索经验。良师要继续向前发展,必须追寻心中的榜样,主动学习榜样的探索经验,才能加速自身的成长。学习榜样要注意科学地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第一步,锁定榜样的某段经历。榜样也不是平步青云的,他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只是我们没看到而已。如果我们分析出这位榜样是如何从那个不起眼的普通人一步一步变成光芒四射的专家的,就可能找到与我们匹配的经历,从中获得启发。所以,当我们向榜样学习时,需要解构榜样的过去,描绘出他的足迹,标注出关键的经历,从中选择与自己状态相匹配的一段或几段经历。第二步,一旦锁定榜样的某段经历就可以分析他的这段经历,他的理想是如何树立的?他自律的习惯有哪些?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他是如何积极思考的?他获取了那些重要资源等。第三步,分析榜样的某段经历,接下来关联自己旳相似经历,进行对比反思。我哪些做得不好?具体不足是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不足?第四步,从榜样的经历中萃取经验值,挖掘出特别值得自己学习的精神与与方法。第五步,应用经验值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推动自身工作务实创新。
一位良师要主动向大学教授请教,要主动想身边的专家、优秀的战友学习,用别人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的研究更有高度,可以说是博采众长以后自显特色,自创风格。
八、勇于进取,能实现自我超越。
勇于进取,自我超越是指一个人总是能认清自己真正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而集中精力,培养必要的耐心,并能客观地观察现实,实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突破的过程。一个勇于进取、自我超越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卓越的境界,自我超越的价值在于学习和创造。
良师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之中。哲学家勒维纳斯说过:每个他者都是不同于我的独立个体,我的价值只有通过尊重和为他者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课堂,教师的专业成果在学生,教师的价值是在课程育人中实现的,教师的业绩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学生的思维,有巨大的潜能等待我们用智慧去挖掘,而学生的心灵更是一个敏感而丰富的世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的是爱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方法。博大的爱心加上科学的方法,这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全部真谛,这更是一把开发学生潜能的金钥匙。关注每一个成长的生命,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人,发展的人。尽管他们各方面的表现不尽相同,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个性特长、发展趋势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首先要尊重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激励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良师的进取体现在自我超越。首先要超越自我。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就应该具有良好的综合素养和深厚的知识储备。只有学习型教师,才能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为适应人类知识的快速增长和加速更新,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该把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探索精神作为主要任务。其次要超越教材。教师一定要走向终身阅读的道路,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与创新素养,拓展思维的立体空间。另外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教师、学校已不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由于其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在某些新兴科技应用领域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勇于以生为师,通过师生的良性互动学习,也是新时代教师应具有的胸怀。教师要与时俱进、不辍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而教学相长,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
只有不断淬炼、沉淀,才能修炼成自己想要的模样;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才能创造更好的教育。平心静气、脚踏实地育人;激情四溢、迸发成长力量;阔步向前,与时代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