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岫,身为珍珠却无光华缺雅韵的女书法家——当代书坛百家酷评29

中国的女性书家一直颇少,历代出一两位女性善书者就视同拱璧,一定要在书法史上留一两笔。比如赵孟頫夫人管道升和女儿赵由晰,严格讲她们两位的书法,同段位者在元明两代未免汗牛充栋、不要太多了。近年拍卖场缺乏大件作品,明清小札也拿出来凑数。其实大量名不见经传的无名者的书法强过管道升和赵由晰的实在太多太多。由此可见物以稀为贵之理。

至于提到卫夫人,恐不能做同列,能教出王羲之的人、家学传承极其深厚,又是蔡文姬、钟繇的直系笔法传授序列,如有墨迹存世,书韵应该不会在谢安之下。

近当代书家,随着男女平权的社会化,女性书家并不少见了,但其最知名者萧娴先生其实就是康有为的“弱女子版”,无论对限制的理解功夫还是自身个性展现都位不在高段,稍有名过其实之感。

当代女性名家中不得不提周慧珺先生,此女先生很有可能是现有资料能够证明的自卫夫人以后,能够在一个时代里,以书道实力跻身于男性书家而且名列书林前茅的唯一的例子。《当代书坛百家酷评14》里已经有专论,此处不赘述。

孙晓云女士可以算蔡琰、卫夫人以后,执书坛权势榜牛耳的唯一一名女性。《当代书坛百家酷评7》里已经有专论,此处不赘述。

林岫女士在当代书坛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不仅因为是女性,更重要的是,她的书学观点是当代难得的一股清流。

她十分重视书家的文化素养,提倡书写自撰诗词和题款等,此等面向古诗文学习的学习与传承精神较之某些人将买菜购物日记和时事大白话写到装裱精美的大立轴上参展,真让人有不知所谓之感,美其名曰书法的当代性……。

近年《书法》杂志连载林岫撰写的《紫竹斋艺话》系列,可见其读书量绝非当下书坛充斥的只会玩毛笔,就是不读书的书匠们可比。书道历来被称为小道,原因在“书者如也”,笔下墨韵皆为胸中文墨所化。读书太少、学问全无导致的直接结果往往是胸无点墨、审美缺失,除了追求新奇特的视觉效果以外无事可做,书坛当下各种丑角戏一般的所谓书法“创新”来源并不复杂,皆为不读书之故也。

苏轼说“书不入魏晋终落野道”,其中要义绝非只是笔法传承而已。要知古今书体之变多元、毛笔却是那一支,有心笔、纸芯笔、散卓笔的差异远远小于书体、书风的变迁。所谓笔法只不过是以最合理且追求最丰富且符合中和之美的一套运锋方式和训练方法,就如同武术之道本就是追求人力极限去实现更高速和集中爆破的击打方式。所谓魏晋笔法,除了二王总结的笔法和笔势,更大程度是魏晋文人的散逸高旷、无意于书乃至书之道的气韵和文化审美取向。所以,读书其实是书法的核心,笔技只是容纳文化以自我表现的容器。以毛笔作喻,读书是笔的毛头,笔技只是笔管而已。

书读多了,不仅笔下生风,且对个人立世之道会产生重大影响,或“立德、立功、立言”,或淡雅超群、不为名利所左右。读书读到了,当今书坛争权夺利如同流氓打群架一般的丑态百出自然不会成为常态、在书法上宣扬“审丑式创新”也做不出来。

文格即人格,人格化书格,这才是书道的唯一原理。由此,林岫对读书的倡导直接古训和书道真意,确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不过,单论林岫的书法表现,存在一个与此相悖的现象,值得思考和借鉴:

林岫早年行书取法圣教序与褚遂良是显而易见的,虽有食古不化、不足为家的问题,但路子很正。近十年来大行书和玉箸篆作品多了起来。玉箸篆本是“技”大于“韵”的工艺化书体,虽无可厚非却也不必深究,我们单论林岫女士行书就好。

林岫行书秀婉雅驯、行笔精致,颇有文徵明创立的吴派风味,但变化殊少、空间感极弱,随着文辞跌宕变化的情感表现也若有若无,少有感人之处。而这些,其实就是书法“韵致”、“文韵”所在,一位倡导读书、读书量颇大的书家笔下缺“文韵”,换句话说,就是以文气胜人的林岫书法竟然缺少文人宝贵的书卷气,咋看是一件让人难以理解之事。

细究其理,恐怕关窍就在读书量与文韵养成之间的关联。

读书获取文格,又怎样将之成为人格、书格的转化力量?论研读古籍,有人说即使一般的古代文人读的书也要多于深刻于我们一般大学的古典文学教授,读书,不仅是读没读过这个简单的差异,是否深度阅读其实才是天渊之别。一目十行VS十年破一经、不求甚解VS引证训诂当然差别极大,所能获取的文气自然不同,潜移默化中改变自己的气格的程度也自不同。

我们来看看林岫女士参与编撰的著作,《中外文化辞典》、《当代著名女书家作品选集》、《当代书坛名家精品与技法》、《全球汉诗三百家》、《中国汉俳百家诗选》等,基本上都属于汇编、摘录型著作。自有著作有《古文体知识及诗词创作》、《文学概论》、《古文写作》、《诗文散论》、《日本古代汉诗初探》,除了《日本古代汉诗初探》所涉及领域稍专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学术基础方能落笔,其余著作基本都同样属于专业深度很浅、要求不高更不需要独立学术创见的教材类文编。仅仅是《日本古代汉诗初探》,也同样没有任何专业奖项和学术引证次数来支撑其价值。恕我浅陋,还没有见到林岫写出过一篇具有独特见解、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

在这里,我们并非用这种方式故意贬低林岫女士的文化深度,而是想揭示一个书道的惯例:文人型书家自古很多,但多不入流,极少数天资绝佳者却能登上书法绝巅,如王羲之、苏轼、谢无量……他们无意于书却能凌驾于书道之上,故而文书合体,充满艺术魅力。学者型书家自古不多,但举手辄佳,名不列书坛却能书法价值凌驾于诸多爆享大名的书家之上,如孙过庭、姜夔、李倜直到邓石如等西泠印社历届社长(下一届开始不算)及张伯英、罗振玉、朱复戡、黄宾虹、潘主兰等。前者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深入研究学问、沉淀学术能力、提升自身学养、成为学者型书家其实是离绝大多数人相对较近之路。成为学者,又岂是一件容易事,书道之难,可见一斑!

缺乏学术研究素养的林岫女士读书博而不专,雅则有之,学养阙如,其书法不如同等起点的曹宝麟、言恭达之文韵也符合自然之理。可见,人的精神格调、艺术素养并不总是以书读得越多越显高致,真正关键在于深度的沉淀而形成学理突破、一通百通。

正是因为学养深度不足,同时也不具备周慧珺先生勤奋无比、摈弃应酬的专精于书道形成的在当代书坛少有匹敌的线条控制力,自然就形成林岫线条绵软、转折格式化、有质乏韵的书风。书卷气的不足其实就是另一个词——浅俗态。不刚不柔、不粗不细,没有特点的平常风景也就意味着艺术的死亡。

写了一辈子字未必是书法家,读了一辈子书未必是文人,既写了一辈子字又读了一辈子书的人未必是真的文人书家。

本文原创,请引用转发者注明“大成国学堂书法杂谈原创”。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