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阅读,是很高层次的有效精读【读书课堂】
大家好,
阅读很重要,但怎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好的阅读呢?
除了大家熟知的反复读,批注读,写读后感外,若还要上升一个层次,那就是体系阅读。做到眼里看见了树木,心中知晓了整个森林。
我有一个梦想,从幼儿的绘本开始,在一个阅读体系里,带着真正渴望阅读提升的孩子们走一遭。理由如下:
祝各位
冬安。
余不一一。
即日
中国哲学从头就是主要思考人与人的关系,
西方哲学从头就是主要思考人与物的关系,
所以,西方孕育了完整的自然科学体系,
诺贝尔奖一个接着一个,
得奖似乎根本不是个事儿,
就连跟着西方走的东方日本也一个样。
并非西方人比中国人灵泛多少,
关键在于思维模式。
记得大学时读的有关西方哲学史,自然辩证法等书籍,
大量篇幅都在叙述自然科学的发展,
哲学主题也随之不断变化。
有时候,哲学的思考又会推动和促进自然科学向前。
或许,科学最终都要成为哲学的样子,
至于哲学与科学的胶着关系,
这里省却至少一万字。
可以看出,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
有一条明显的路线:从哪里来,怎么来,
将要到哪里去,估计他们心里也很有谱。
在这条路线上,很显然,
后来的科学成果总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
或者说,后来的是前面发展的一种必然。
比如,达芬奇发现了空气动力学,
为后来的飞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没有开普勒、哈雷等的研究,
牛顿有再超凡的数学能力也发现不了万有引力。
中国不是还有四大发明吗?
没错,古代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创新也不少的。
比如墨子对在力学、光学、数学就有不少创新性思考,
华佗还发明了麻沸散,
据说约一千年以前我们就有了轮船的雏形,
明代还有类似竹蜻蜓的玩意儿……
所以中国人一点都不比西方人傻。
可惜的是,这种聪明一直处于灵感状态,
不像西方成专业,成气候,
一个第谷,就可以成立一个私人的天文俱乐部,
自然科学在他们那边当然也就成了体系。
中国人的聪明既然只是灵感状态,
墨子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思考后来也就没有踪影了;
华佗死了,麻沸散配方也绝了;
轮船后来在西方出现,载着大炮,
打得我们连声慨叹他们的坚船利炮太厉害,
还一直想不明白怎么我们老祖宗发明的火药,
被他们拿去打我们;
竹蜻蜓也终究没有变成飞机。
殊不知,这背后强大的支撑,
正是他们完善发达的自然科学体系。
所以我们得赶紧复制他们的物理化学等课程,
我们的大学就是这么来的,
原来只有书院读国文讲国文。
可是,这跟阅读有什么关系呢?
昨天刚听了个讲座,
分析了我们过去的私塾课程:
书都是一本本地读,
比如《论语》读一年,
《孟子》读一年,
直到背诵。
民国之所以出那么多国文大师,
与当时的课程安排直接相关。
而我们现在的语文教材呢?
这里选一篇那里选一篇,非常零散不成体系,
学生们很少阅读有难度的著作。
不过,就算希望课外弥补这一缺陷,
践行成体系阅读,也是一厢情愿,
因为孩子们的作业排山倒海,
数理化英语绝对优先于语文或者阅读,
因为数理化刷题的效果可能立竿见影。
好在当今也有不少深谙阅读道理的教育工作者,
在夹缝中践行真正的阅读,
比如北京某中学一老师花两年时间与学生读《红楼梦》。
而我们读书会至少也提出了这样的理念,
一方面在历史中读书,
另一方面,尽可能全面地读书,
譬如先秦诸子,就不能只读一家,
儒墨道法都要了解,
这样才不会偏颇,
才达到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总之,泛读,可以增加知识面,
成体系精读,才能真正成就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