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临证录》(阳明病篇调胃承气汤第二)

阳明病篇方论之调胃承气汤第二

调胃承气汤,从名字上便可以看出调胃为主,但毕竟含有芒硝大黄,仍属于泻下类方剂,其作用还是通过泻下达到调和胃气的目的。调胃只不过相比于大小承气汤而言,若胃肠虚弱之胃不和,是不可以用调胃承气汤来调和胃气的,须有积滞者方可用之。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大黄四两(酒洗)

上三味,切,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渣,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腹之,以调胃气。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的临床应用广泛,很多孩子年龄很小,但是饭量很大,远远超出同年龄段孩子的食量,甚至和成年人的饭量一样,这是不正常的,经常见到三四岁的孩子胃口好,一天到晚嘴不停的吃,喝奶吃饭,水果饮料零食肉食,如果家长不给吃不愿意,哭喊着要吃的,这样持续一段时间,或三五个月或者半年一年,一旦感冒发热,必定高热不退,接下来就是不爱吃饭,身体消瘦,表现为先亢奋后抑制,以至于后来生长发育只长个头,不长肉,家长很是头痛。这时候可以先用调胃承气汤下胃肠积滞,然后再用调理脾胃的方剂如四君子,理中丸,养胃丸等善后。

有一年冬天,一个六岁的孩子舌头的两侧好像被腐蚀一样,而且很红伴有口腔溃疡,这就是一个特别能吃肉的孩子,身体很瘦,看过好几个大夫没有治好,门诊找我治疗,脉有积滞之象,欲用泻下又犹豫不定,腹诊发现腹部硬,按之痛甚,夜晚睡眠喜好俯卧,大便则秽臭难闻,于是用调胃承气汤,少少与之服,腹中积滞泻去,口舌便恢复正常。

(0)

相关推荐

  • 『医方集解』谓胃承气汤(攻里之剂)

    谓胃承气汤(攻里之剂)      方 名:谓胃承气汤(攻里之剂) 总 结:胃实缓攻 组 成:大黄﹑芒硝﹑甘草 主 治:1.治伤寒阳明证,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闭,谵语腹满,中焦燥实. 2.及伤寒吐后腹 ...

  • ​十二、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原文249

    [郑论] 按腹胀满,胃家未大实者,可与小承气汤,俾和其胃气,以泄其邪热,乃为合法.若因吐后而中州大伤,以致胀满者,此是胸中胃阳,因吐而伤,宣布失职,浊阴僭乱,堵塞中宫,宜温中健脾,俾胃气宣畅,而胀满自 ...

  • 世传秘方900方(50)

    694.猪苓汤: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钱先煎四味后入阿胶溶化温服. 695.白虎汤:治阳明症,汗出渴欲饮水,脉洪滑不恶寒反恶热. ...

  • 『医方集解』大承气汤(攻里之剂)

    方 名:大承气汤(攻里之剂) 总 结:胃腑大实满 组 成:大黄.枳实.厚朴.芒硝 主 治:1.治伤寒阳明腑证,阳邪入里,胃实不大便,发热谵语,自汗出,不恶寒,痞满燥实坚全见. 2.杂病三焦大热,脉沉实 ...

  • 《经方临证录》(太阳病篇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第四)

    太阳病篇方论之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第四 伤寒脉浮,医者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火疗是张仲景时代一种非常常见的治疗方法,从<伤寒论> ...

  • 经方临证录三则 #C100

    经方临证录三则 一案: 郑女.49岁,月经正常,近月余,时常胸中悸动不安,偶而夜间,乱梦纷扰中惊醒,更著心中悸动,汗出:经几家医院各项检查仅提示一过性心动过速偶有早搏,虽经服心得安.异搏定.安定.谷维 ...

  • 《经方临证录》(附金匮射干麻黄汤第九)

    附金匮射干麻黄汤方第九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十三枚,麻黄四两 生姜四两 细辛三两 紫菀三两 款冬花三两 五味子半升 大枣七枚 半夏大者八枚 上九味,以水一斗三升,先煮麻黄两沸, ...

  • 《经方临证录》前言(续)

    一寻找领路人 中医界是讲究师承的,刘力红先生在其<思考中医>中讲过师承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老师就像夜航中的灯塔,时刻为你指明方向,指引你前行,只有方向对了,才能少走弯路. 当年我本科毕业之后 ...

  • 经方临证经验录(三)440

    经方临证经验录(三)440

  • 经方人薛蓓云的经方临证经验录

    一是王付老师说的 大家如果真正想做一个好中医一定要学好经方 二陈瑞春老的话现在很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没饭吃我们要比别人吃得还好中医怎么能捧着金碗找不到饭吃呢中医经方就是我们的金碗 黄老师温经汤 ...

  • 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

    l 中医治病不以症病为主,以脉为主,又曰"治脉". l 药对:苍术.茅根l 血见愁:草药,对胃肠炎症.便血.腹泻.痢疾,有奇效. l 舌体见胖大肥厚:小承气下其有余之胃气.元明粉为 ...

  • 伤寒脉法:经方脉证纲要!!!(必学篇)

    经方脉证纲要 寸脉 寸脉浮,辨虚实. 浮虚,发热.汗出.恶风.头痛,太阳病中风.宜桂枝汤: 浮实,发热.头痛.颈项强,太阳阳明病.无汗者宜葛根汤,汗出者宜桂枝加葛根汤:咳剧者,宜厚朴麻黄汤:咽喉痛者, ...

  • 伤寒论之阳明病篇第二百一九条三阳合病口不仁面垢之我见

    三阳合病出自于张仲景伤寒论之阳明病篇第二百一九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自古以来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