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三岛掠影(4)
王云飞
第四篇 北爱尔兰地区
英伦三岛之旅的第三阶段是北爱尔兰地区,从苏格兰渡过爱尔兰海,来到北爱尔兰,一天半的时间,游览了世界自然遗产—巨人之路,以及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
第7天,5/24,周四,早上阴,上午转晴
今天上午,自格拉斯哥到苏格兰西南海岸的凯恩莱恩,坐轮渡横渡爱尔兰海北海峡,到达北爱尔兰的拉恩。下午,来到安特里姆郡西北海岸,游览世界自然遗产—巨人之路。傍晚,来到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外观市政厅、女王大学。晚上,下榻于贝尔法斯特的 The Stormont Hotel。
1、格拉斯哥乡间小村
今晨同行旅友慢跑时偶见一个小村庄,早餐后几位朋友随她去一探究竟。
这个小村庄距离我们住宿的宾馆约一公里。村子的规模不大,村口是一个广场,我们自广场顺着一条环形道路,贯穿全村再回到广场。广场周边和道路两边密密地排着上百幢白墙黑瓦的房子,二层,坡顶,砖砌,外墙粉刷。每幢房子前面都有小块草坪或花坛花球,有的还植有树木,但每家的花园都在房子后面,在房前路边是看不到的。对这里总的感觉是环境干净整洁、建筑形式简单、房屋色彩单一、少有观赏元素,与此前见过的一些特色村镇不同,村子是住的,不是给人观光的。不知是否现代苏格兰城市周边民居的写照?
2、渡过爱尔兰海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渡海去爱尔兰岛。早上8:30发车,出发时还是阴天,十几分钟后阳光推开云层,洒满公路,大家笑着说,太阳又跟着我们了。1个多小时后,大海出现在公路右侧,大巴在一处巨大的海事雕塑附近停下车,又是计划外的观景?詹姆斯作为苏格兰人,为他家乡的美丽而自豪,乐于让我们多看看、多拍拍沿途的美景。
十几分钟的海边观景后,大巴又行驶了半个小时,到达凯恩莱恩港(Cairnryan),候船近一个小时,终于登上了渡海的轮船。
渡海轮船是一艘大船,船舱有十层之多。我们乘坐大巴自船尾驶入,停在第三层甲板,然后下车,到第七层的客舱。落实座位后,朋友们休息的休息,观景的观景,还有的在船上各处逛逛。船上有餐饮厅、咖啡厅、商店、游戏机房、影视室、儿童游乐区、妇婴室等,两侧船舷有宽阔的甲板,可以尽情欣赏大海。观海景的最高处是第十层甲板。
上午11:50,轮船启航,驶入爱尔兰海。爱尔兰海(Irish Sea)是不列颠鸟与爱尔兰岛之间的海洋,南北长210公里,东西宽240公里,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1米,最深272米。其北端是北海峡(North Channel),处于苏格兰与北爱尔兰之间,南端是圣乔治海峡(St.George's Channel),分隔着爱尔兰与威尔士,两者俱与大西洋连通。我们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游历5天后,将渡过圣乔治海峡返回不列颠岛,到威尔士继续旅行。
今天的午餐是在船上用特色餐,包括炸鱼、薯条、豌豆泥、酸奶,以及饮料,看了一下服务台上的价目表,此餐的价格是12镑,再加1镑的服务费。
轮船在海上航行了2小时10分钟,于下午2点钟到达北爱尔兰的拉恩(Larne)。我们坐上大巴,驶下渡轮后直奔安特里姆郡的巨人之路。
3、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也译作“巨人堤”)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位于安特里姆平原边缘的大西洋海岸,沿着海边悬崖下,有大约3.7万根六边形或五边形、四边形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被视为世界自然奇迹,1986年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游览巨人之路,需要在景区入口处,乘坐景区交通车,到达巨人之路的“山门”。整个景区大致分为堤道、海滩、绝壁、悬崖等几部分。山门的两边都是巨人堤道,右边是陆地上的,左边是延伸到海边的,因此在交通车下车处不用进入山门,左拐就可以逐级登上海边的巨人堤道。要看海滩、绝壁,就要通过山门,直行下去就是大片的海滩,直行到底是绵延的绝壁,绝壁下有环山坡道,顺着坡道可以登上悬崖,在最高处眺望雄伟的全景。
海滩上有一只巨人之靴,远处还有一块兀立的巨石,一定也是巨人的什么物件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爱尔兰民间传说,远古时代爱尔兰巨人芬·麦克库尔(Finn Mac Cool)为了证明自己力大无穷,要与苏格兰巨人本南多(Benandonner)决斗。因为没有横渡海峡的大船,他便辛辛苦苦地开凿岩柱,并一个个运到海中,铺成通向苏格兰的堤道。大功告成后,他已精疲力竭,便沉沉睡去,准备休息后越过海峡去攻打本南多。不料本南多悄悄前来打探对手情况,见到熟睡中的麦克库尔身躯巨大,心中暗自吃惊。麦克库尔的妻子见状,急中生智,谎称身边沉睡的巨人是自己的孩子。本南多吓坏了,心想孩子都这么大,其父亲必定更厉害了。他哪敢接战,便慌张逃回苏格兰,边逃边毁坏堤道,以免被麦克库尔追上。今天看到的就只是没有被摧毁的一段堤道了。
另有一种说法,巨人芬·麦库尔是爱尔兰国王军的指挥官,力大无穷,一次在同苏格兰巨人的打斗中,他随手拾起一块石块,掷向逃跑的对手。石块落在大海里,就成了今日海中的巨人岛。后来他爱上了住在内赫布里底群岛的巨人姑娘,为了接她到这里来,就建造了这么一条堤道。
笔者在海滩上为朋友们拍照后,看到前方绝壁下的坡道上陆续有游人往上行走,便快步赶过去,加入攀登悬崖的行列。在坡道上近距离观察,可以看到绝壁上有多处裸露出成排的玄武岩石柱。可以想象,如果将绝壁上的植被和泥土全部刨去,也许留下的就是大片的石柱林,就像海边的堤道那样。
在绝壁坡道上步行数百米后,经过一个岩石门洞,进入另一个岬湾,景色优美,别有一番天地。如果继续上行,就可以登上悬崖山顶观看巨人之路的全景。因为不知道登顶还有多少路,怕时间来不及,何况巨人之路的主景—巨人堤道尚未去看呢,于是就此止步,原路返回了。
返回时在绝壁坡道上远眺巨人堤的全景。
回到山门附近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巨人堤道的背面其实也是一道绝壁,很壮观,比对面远处的山峰绝壁更好看。
笔者来到山门旁边,在堤道陡峭的背面,手脚并用地攀登上去,就近看清了组成堤道的玄武岩石柱,其断面有六边形的、五边形的,边长约为30-50公分。那么,这些石柱是哪里来的,或者说是如何形成的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大约五千多万年前,这一地区的火山非常活跃,一股股炽热的岩浆从地壳的裂隙涌出,像河流一样流向大海,遇到海水迅速冷却、收缩、结晶,变成固态的玄武岩。由于岩浆凝固的收缩力比较均匀,在凝固过程中会发生爆裂,形成无数个大小相差不多的多边形裂缝(六边形、五边形居多),有点像泥潭表面的淤泥层在阳光暴晒下龟裂的情景,再加上岩浆凝固的裂缝直上直下地伸展,就形成了独特的石柱林。其结构还因为火山不同时期的多次喷发成为多层次的。这些石柱林有的披上泥土、植被成为山峰绝壁,有的伸入海里,在海浪千万年的冲击下,将岩柱在不同高度的地方截断,就成了今天具有参差错落梯级表面的巨人堤道。
朋友们在此沿着巨人麦库尔的足迹,走到堤道入海的边缘,看波浪拍岸、水花飞溅,听海风长啸、涛声汹涌,拍些靓照,留下倩影,不亦乐乎。
我们站在海边堤道上看右前方的石滩,近处是乱石纷杂一片,远处是低低矮矮的多边形玄武岩石柱,也许这就是传说中被苏格兰大力士毁坏的堤道吧,只有最远处的堤道尚未完全坍塌,就像一座小山似的矗立在海里。
我们游览了约2小时,下午5点半按预定行程,驱车前往北爱尔兰的首府贝尔法斯特。
4、贝尔法斯特
到达贝尔法斯特已是晚上6:50,好在这里天暗得很晚,便抓紧时间外观了贝尔法斯特市政厅。贝尔法斯特市政厅(The City Hall of Belfast),位于市中心的登戈尔广场(Donegall Square),是纪念维多利亚女王1888年授予该地以城市身份,于1898-1906年建造的。其设计样式是以巴洛克为主的折中主义风格,显著特点是53米高的主圆顶、四角的塔楼,以及由三种意大利大理石制成的华丽楼梯。我们在这幢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正面和东西两侧转了转,到此一游,拍照存念。
贝尔法斯特市政厅是对公众开放参观的,这在欧美国家是很正常、很普遍的。独特的是,在其正面的广场里竟然开设了商品集市,摆满了各式帐篷,小商品、小吃饮料、鲜花等摊位节次鳞比,人来人往,热闹得很。我看这里的行人,多为逛集市的,或者是路过的,游客不多。在市政厅大厦的两侧和背面未设集市,广场上三三两两地坐着休闲的市民。
市政厅周边有许多雕塑,因为多被集市设施遮挡,甚至包围,我也懒得挤过去看说明牌,暂且无问西东了。
贝尔法斯特市政厅在集市的簇拥下,难以拍摄其全貌,且从网上找两张照片看看其原样。以下第二张照片上的雕塑是钦批贝尔法斯特建市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
匆匆浏览贝尔法斯特市政厅后,团队在登戈尔广场的西侧集合,饥肠辘辘地去晚餐了(此行的晚餐一般安排在晚上五点半左右,如今天这般七点多是不多的)。
晚餐后夕阳仍在,夜幕未下,于是争分夺秒,又去看了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The Queen's University of Belfast)。这所由维多利亚女王在1845年建立的学校,是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英国老牌名校、欧洲著名高等学府,在北爱尔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和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被合称为爱尔兰岛的牛津剑桥,培养了爱尔兰乃至欧洲的众多人才,先后有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该校。
旅友们在校园里合影时,三位路过的大学生,主动加入中国大妈的行列。三位小伙子给我们带来了北爱尔兰人民的友情,也为我们今天的游程画上了圆满句号。
第8天上午,5/25,周五,晴
上午,在贝尔法斯特观光,外观泰坦尼克博物馆,观看北爱尔兰和平墙。然后驱车往西,进入爱尔兰共和国,北爱尔兰的旅行结束。
1、清晨散步
今天又是大晴,一早就阳光灿烂,最宜在住地附近散散步,看看周边的街景和民居情况。蓝天白云,绿树婆娑,美丽村镇,色彩鲜明,幢幢房屋似别墅,家家小院像花园。
散步时看到我们宾馆的马路对面是一个大公园,公园里正对着大门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柏油大道,大道的中段顺着山坡而上,直达山坡顶端的一座宫殿般的建筑。看了公园门口的说明牌,才知道这幢建筑是大名鼎鼎的北爱尔兰议会大厦(Parliament Buildings),公园的名称是贝尔法斯特议会公园,公园大道的名称是威尔士王子大道。王子大道的两侧都是宽阔的草坪,排列着整齐的椴树,据说其两端的宽度相差50英尺,从而造成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使人感觉到的长度比实际长度要短些。贝尔法斯特议会公园面积有235英亩,除议会大厦外,还有斯托蒙特庄园、斯托蒙特城堡等。说明牌还让我们遗憾地知道公园开门时间是上午九点,无缘而入啦。
2、宾馆留影
我们的宾馆中文名为“斯托蒙特”,与马路对面的斯托蒙特庄园同名,在这里写到它,不是因为其条件特别好(虽然条件不错),而是因为早上阳光璀璨,朋友们在此拍了一些照片。
大家与司机詹姆斯都成了好朋友,爱乌及车,今天天气这么好,真该与大巴合个影。
这里还要提一下宾馆的早餐。众所周知,英式餐食是比较简单的,但英式早餐却是比较丰盛的,历来有“Big Breakfast”(大早餐)的说法,欧美各国都比之不及。Big Breakfast 一般包括主食:烤番茄(half a tomato)、炒蛋(scrambled egg)、香肠(sausage)、培根(bacon)、茄汁黄豆(baked beans)、蘑菇(mushroom)、炸薯块(hash browns)、血肠(black pudding)等;面包:吐司(toast)、可颂(croissant,即牛角包)、丹麦卷(和牛角包类似,但是长条状)、炸面包等;副食:麦片粥(porridge)、麦片(cereal,搭配牛奶或酸奶,可加入干果或水果);饮料:果汁、牛奶、咖啡,还有典型的英式早餐茶,以及多种水果。标准英式早餐中这么多种类的食品全都放在一个大餐盘里让客人大快朵颐,宾馆的自助早餐则是让客人自取。我们到英国后所有宾馆的自助早餐都含以上食品,有的品种还要多,比我们此前去过的欧美等国以面包、土豆加咖啡为主的早餐要好多了。也因为如此,有的旅英团队,早饭吃饱,中饭不吃,每天多出了一个多小时的观光时间。
3、外观泰坦尼克博物馆
今天上午在贝尔法斯特观光。贝尔法斯特(Belfast)位于爱尔兰岛东北沿海,是北爱尔兰的最大海港,建城于1888年,自1920年起成为北爱尔兰的首府。现有人口近30万,是北爱尔兰政治、文化中心和最大的工业城市,其造船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著名的泰坦尼克号就是在这里建造的。泰坦尼克号无形中成了贝尔法斯特的印记,今天上午的第一个节目就是外观泰坦尼克号博物馆。
泰坦尼克号(RMS Titanic),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下辖的一艘奥林匹克级邮轮,于1909年3月31日在贝尔法斯特的哈兰德与沃尔夫造船厂动工建造,1911年5月31日下水,1912年4月2日完工试航。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在其处女航中,便于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与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座水密舱进水。次日凌晨2时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体断裂成两截后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处。2224名船员及乘客中,逾1500人丧生,其中仅333具罹难者遗体被寻回。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其残骸直至1985年才被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泰坦尼克号博物馆是一幢高大钢结构建筑,其核心部分采用透明玻璃幕墙,四角各是一座银灰色的巨型海轮船首创意的锲形五面体建筑,造型紧扣主题,吸引眼球。
4、观看北爱尔兰和平墙
贝尔法斯特的另一个印记是英国的北爱尔兰问题,即北爱尔兰的归属问题。公元12世纪英格兰开始入侵爱尔兰。1800年英国吞并爱尔兰,成立“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从此,爱尔兰人民开展民族独立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爱尔兰爆发武装起义。1920年,英国政府颁布爱尔兰仲裁法,以爱尔兰南部26个郡为南爱尔兰,允许其自治;北部6个郡为北爱尔兰,因英格兰移民占多数,仍置于英国统治之下。1937年南爱尔兰宣布独立为爱尔兰共和国,1948年脱离英联邦,英国继续保留北爱尔兰,改国名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但北爱尔兰问题并未解决,反而越演越烈,因为北爱尔兰人口中占40%的原住民(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主张脱离英国,回归主要信奉天主教的爱尔兰,占60%的英格兰移民信奉基督新教,主张留在主要信奉基督新教的英国。两民族、两教派之间水火不相容,1969至1998年间发生严重冲突,枪战、爆炸、谋杀等流血事件不断,作为首府的贝尔法斯特更是冲突频密的地方。当局不得不在两派分开居住的区域分界线上建造隔离墙,以降低冲突,据说,贝尔法斯特隔离墙有99处之多。终于,在1998年4月10日,历时近两年的北爱尔兰和平谈判取得重大突破。英国政府、爱尔兰政府与北爱尔兰八个主要党派在贝尔法斯特达成一项历史性的北爱和平协议《贝尔法斯特协议》,局势得到了控制,和平曙光显现。隔离墙逐渐成为历史,但并未拆除,而是更名为“和平墙”,留作历史记忆,也成了旅游景点。
我们今天上午的第二个节目就是参观贝尔法斯特的北爱尔兰和平墙。在一条马路的一侧筑有总高约10米的隔离墙,其中墙体高约5、6米,墙上的铁栅栏高约4米多。墙壁上涂鸦着政治壁画,表达两派诉求的都有,但主旋律是和平。在和平墙下漫步、徜徉,不由想到,时至今日北爱尔兰问题尚未真正解决,联想到前几年的苏格兰独立公投,若时间倒退百年,谁能想到堂堂世界最大强国、日不落帝国,有朝一日,仅剩2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也会面临二分三裂的噩梦?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看过和平墙,北爱尔兰之旅就结束了。经过3个小时的行车,下午一点钟左右到达爱尔兰共和国首都都柏林,开始了本次旅游的第四阶段。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