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有勇有谋,还会傻到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进攻么?

很多人都喜欢看《亮剑》这部电视剧,因为这部影视剧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相比较那些套路化的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主要的是《亮剑》反映的是一种精神。

很多人把这种精神理解为“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在电视剧里,这也成为一句台词,然而把《亮剑》精神理解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既是对亮剑精神的曲解,而且也是违反基本军事常识的。

在《亮剑》的电视剧里,有李云龙和日军对战的镜头,最后获胜的当然是李云龙。李云龙之所以和日军单挑,是因为日军军官士气尽失,李云龙算定能赢才会单挑的,这正是李云龙的过人之处。这就好比拳击手来说,感到可以战胜对手,往往会主动进攻,如果对方是拳王泰森,还会主动挑衅么?我想作为有一个正常脑子的人都不会。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违反了两个基本的原则。

一是违反了游击战原则。在抗日战争中,我军的基本作战原则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游击战的本质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的仗积极打,赔本的买卖不干,如果明知道对手强大,主动亮剑进攻会遭受损失还主动进攻,那只能说明指挥员脑子有问题或者愚笨。

二是违反了使命任务原则。作为军人的最终目标是打赢,战争就是以胜负论英雄,胜负就是战争的最高标准,作为一个指挥员,如果按照“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的原则,人数只会越打越少,部队只会越打小,最后必然是失败。

作为一个军事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可以区分为四种:

第一个层次是无勇无谋,这是最差的一种,这种人能当上将领主要靠溜须拍马,或者裙带关系,比如黄埔一期的龙幕韩,凭着黄埔一期生的身份成为国民革命军第36师师长,他竟然在没有任何请示的情况下,直接撤出了兰封城,拱手送给了敌人,所以蒋介石也顾不上什么嫡系不嫡系的,直接将其处死了。

第二个层次是有勇无谋,这是较差的一种。这一层次就属于脑子不好使,这在历史上非常多,比如三国时期的吕布、马超等等,国民党军的张灵甫、戴之奇就属于这种,属于匹夫之勇,死不足惜。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这和匹夫之勇有什么区别?在笔者看来并无二样。

第三个层次是勇不足谋有余,这种情况可以当高参,让其指挥打仗不行,但是可以当参谋,比如三国时期的马谡、郭嘉等,国民党军的杨永泰。

第四个层次是能勇有谋,这种才是非常优秀的指挥员,比如三国时期的赵云,我军的粟裕、徐向前都属于这种。

那么亮剑里的李云龙是属于哪个层次呢?笔者认为他是一个优秀的指挥员,属于有勇有谋的层次,李云龙有勇有谋,还会傻到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进攻么?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有勇有谋最本质的表现是对战局的管控能力。具体表现为:

一是能够打赢而且赚得多的坚决打,这在《亮剑》里有很多这样的情节。二是退无可退坚决打,比如《亮剑》里的骑兵连长孙德胜,在片中断了胳膊还和敌人厮杀,当年这一幕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三是能够打赢但赚不多的话要尽力避免打。四是明知不敌,如果打的话会得不偿失的坚决不打。

所以说亮剑的真正精神是控局和打赢。而在《亮剑》电视剧里主要突出的是血性,因为这样看起来使人热血沸腾,但是要想深刻理解《亮剑》的精神,就必须要精读原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