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三位春谷长

东汉末年,由于豪强势力的膨胀,导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在众多军阀豪强集团中,曹操、刘备、孙权纵横捭阖,角逐群雄,形成魏、蜀、吴并存的三国时期,是为公元220至280年。除蜀以外的长江南部和部分北部及闽粤等地,是孙坚和孙策、孙权父子的天下,也就是后来的东吴。春谷县属丹阳郡为东吴辖地。周瑜、黄盖、周泰都曾经任过春谷长,时在东汉末年。

汉元帝元封二年立春谷县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灭楚国,将江南地置为楚郡。越二年,又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楚郡属其一,而楚郡又分为彰、会稽、九江三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即公元公元前109年,将彰郡改为丹阳郡,所辖十七个县:宛陵、于潜、江乘、春谷、秣陵、故彰、句容、泾、丹阳、石城、湖熟、陵阳、芜湖、黟、溧阳、歙、宣城。春谷作为县名首次出现。
这些古地名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大多难以识认,只有还原它沿革至现在的地名,才可以明晰春谷的地理位置。宛陵即今宣城地,于潜地在今浙江临安县境,江乘故城在今江苏句容县北,秣陵即今江苏江宁县,故彰故城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石城故城在贵池县西南,湖熟故城在今江苏江宁县东湖熟镇,陵阳故城在今青阳县南。
由此,我们多少知道了春谷县的疆域。它北以长江为界,东与芜湖、南与石城(今贵池)、陵阳(今青阳)、泾县和宣城县接壤,比较明晰地说,春谷县包括现在的安徽省铜陵、南陵和繁昌,可见它地域的广阔。春谷县治即政府所在地在春谷乡,即现在的繁昌县荻港镇。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湿润温暖,适宜五谷的生产,明代著名学者洪亮吉在《晓读书斋架录》中说:因此地“五谷成熟皆较他县为早,每二月莳种,六月中已有新谷,疑县名因春时已种谷,故曰春谷。”这是个美丽的县名,南齐著名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有诗吟咏曰:“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唐代诗人王维、刘禹锡、刘长卿也曾有诗吟咏曰:“渔浦南陵郭,人家春谷溪”;“贵池登陆后,春谷渡桥鸣”;“溪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周瑜投奔孙策领春谷长

周瑜,字公瑾,安徽庐江人。出身士族,与孙坚子孙策同年出生,是过从甚密的好友。为帮助孙策、孙权建立江东孙氏政权,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汉献帝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时在袁术手下任居巢(今安徽巢县)县长的周瑜,前来投奔孙策,“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
周瑜之投孙策,是“观术(袁术)终无所成”,成就不了霸业,才放弃现成的居巢长,而“假涂东归”。孙策极为倚重周瑜,说:“吾得卿,谐也。”(以上引文见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在授以建威中郎将后,也许考虑到周瑜因之而失去的居巢长,且周瑜又“出备牛渚,”即在今当涂采石矶驻防,显然已近春谷境,便干脆作个顺水人情,让周瑜“领春谷长”。“领”在古汉语中有“兼任”之义。

黄盖平乱兼任春谷长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人。最早追随孙坚,“南破山贼,北走董卓,拜盖别部司马。”孙坚死,又追随孙策、孙权,“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江淮山区的少数民族经常袭击所在的县。他们在当时通称为百越,又因居于山陵而被称为山越。黄盖有“南破山贼”的经验,且又“擐甲周旋,蹈刃屠城”,具有威猛和血腥的手段,所以,“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辄用盖为守长。”只要哪个县出现“山越不宾”,犯事作乱,孙权就立即派他去哪个县任县长,实行弹压。
石城(即今安徽石台)的公衙人员极难管束,黄盖履任时正值军务繁忙,只得让两掾,即两名副官代为管理衙门的事务,并有言在先,“若有奸欺,终不加以鞭杖,”将会有更严酷的处罚。两掾初还“夙夜恭职”,日子久了便“渐容人事,”为人情所困,而有“不奉法数事。”黄盖知道后,决不姑息,立即斩杀。这样才“县中震栗”,县吏再也不敢懈怠。
陈寿对黄盖的评价是“姿貌严毅,善于养众,”“当官决断,事无留滞”。黄盖由石城“后转春谷长,寻阳令。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以上引文见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五)黄盖不仅是个勇猛的武将,而且还是个很能干的行政官员。黄盖在任春谷长的同时,又任寻阳县令。他因弹压山越之乱,共担任了九个县的守长,以“所在平定”之功而擢升为丹杨都尉。

周泰舍身救主补春谷长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寨人。出身卑微,曾与蒋钦等在扬子江为盗。当他知道孙策乃江东豪杰,并广纳贤才时,便带领三百余人前来投奔。孙策爱其贤德英勇,用他为军前校尉。周泰“随孙策为左右,服事恭敬,数战有功。”
在那样一个荆棘载途的动乱年代,走投无路的民众啸聚山林,劫财谋生,是为“山贼”。东吴“山贼”之多令孙策揪心。他亲自领兵征讨六个县的“山贼”,而让孙权留守宣城,所留兵力不足千人。孙策前脚走,数千人的“山贼”就呼啸而来,由于寡不敌众,宣城失守。仓惶中,孙权刚刚跨上马,四周就被众多的“山贼”所围,其中一人砍中孙权的马鞍,受惊的马腾蹄而起,将孙权掀翻在地,而护兵们却不知所措。
千钧一发之际,“惟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左右由泰并能就战。”“山贼”终被驱散,孙权安然无恙,周泰却遍体流血,斑斑创伤,躺在地上如同死人一般,在千呼万唤中,才慢慢地苏醒了过来。
若不是周泰舍身相救,孙权之命休矣。孙策对此大加褒奖,委任周泰为春谷长。赤壁大战后,孙权又拜周泰为平虏大将军。在其麾下的东吴大将朱然、徐盛,因周泰之卑微出身而多由微词。一日,孙权特意在宴席上,“自行酒至泰前,命泰解衣,权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据《江表传》说,孙权眼泪鼻涕一把,握着周泰的手臂,动情地说:  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之,勿以寒门自退也。”
孙权旧话重提,公开褒奖,这就使周泰奋身救主的汗马功劳,更成为他戴头识脸,名噪东吴的资本,很快“盛等乃伏”,(以上引文同上)甘心情愿地服从周泰的指挥。周泰虽然难以与周瑜、黄盖相比肩,但其在东吴的影响力却毫不逊色,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从第十五到八十四回的十多个章节中,都可以看到关于他的记述和描写。

三任春谷长的任期

据清《太平府志》,黄盖任春谷长的时间为汉献帝初平元年,也即公元190年。周泰“补春谷长”的时间,是在孙权离开宣城,平定六县山贼时,而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二所记,此时乃汉献帝建安三年,也即公元198年。周瑜“后领春谷长,”“顷之,……从攻皖,拔之。”所谓顷之即不久。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三,周瑜跟随孙策攻克皖城,是在公元199年,也就是说周瑜的“后领春谷长”,当在198至199年之间。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的这首《蒿里行》最为真实地展现出东汉末年军阀战争所带来的悲凉惨景。秦汉以来,县不足万户为长,万户以上为令。在丹杨郡所辖的十七个县中,春谷不可谓不大,按照历史地理的概念,它含今繁昌、南陵、铜陵县地,人口却不足万户,可见战争造成的荡析离居、哀鸿遍野的人间悲剧。
当时的县长不会也不能履行真正意义上的行政职责,而只能为割据兼并战争服务,即必须完成派役拉夫,征粮筹款,剩下的时间才“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过问和处理一些行政事务。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自春谷建置以来,周瑜、黄盖、周泰是见诸史籍的最早的县长。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