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水散文】贾雨村的官场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贾雨村的官场
唐仁鸿
鲁迅先生说:“读《红楼梦》,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济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倒觉得先生忽略了一种,那就是贯穿全书的官场魍魉,而其代表人物,自然就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贾雨村贾老爷了。
贾雨村是《红楼梦》中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是书中曹公着力刻画的官场政客的典型代表,他的宦海生涯贯穿红楼一书的开篇直到结尾。贾雨村从一个正直、善良的读书人蜕变成为一个草菅人命、忘恩负义的贪官酷吏,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历代读书人成为贪官的完整经历,那就是由一个刻苦攻读、才华出众、胸怀远大、颇有骨气的读书人,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以后,逐渐蜕化成一个工于心计、道貌岸然、攀附权贵、徇私舞弊的贪官污吏。
贾雨村本一届穷儒,寄居在葫芦庙内贫困潦倒,多亏乡宦士隐资助银两冬衣,才得以赴京赶考,中了进士。衣锦还乡以后,得知甄家惨变,只是派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与甄家娘子,却封百金赠与封肃,以求讨得娇杏做二房。可见他寻找甄家,对当年的恩人只是敷衍了事,真正的目的却是寻找当年对他频频回首的“巨眼英豪,风尘中之知己”罢了。
更有甚者,在“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时,当门子告知被卖的丫头就是当年被拐走的英莲时,他的表现如何呢?按理说,没有甄老爷的无私资助,哪有他贾雨村的今天,他应该知恩图报,救可怜的英莲于水火,以报答甄士隐的知遇之恩……可是,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保住自己的仕途,他不敢得罪贾薛望族,在门子的建议下,“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将可怜的英莲再一次推进了苦难的深渊。
那可怜的门子虽然给贾老爷出谋划策,用尽心机,贾老爷也对他笑称贫贱之交,可案子了解之后,便马上翻脸,“寻了他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才罢”。
接下来,贾老爷做的更狠,荣国府里的贾赦老爷看中了平民石呆子珍藏的古扇,想尽办法弄不到手,贾雨村为了巴结贾赦,“便设了法子,讹他拖欠官银”,“把这扇子抄了来,做了官价”,送给贾赦了事,哪管呆子倾家荡产。
最后,贾府被参,而这时的贾雨村呢?为了洗白自己,早与贾府划清了界限,而且落井下石,狠狠的踹了贾家一脚,因为他是最清楚贾府内幕的。可见这时的贾雨村,已经练成了官场的最高境界,一副冷酷无情,忘恩负义,人性泯灭的小人政客嘴脸跃然于纸上。
当然,雨村老爷的最后结局,也逃不过“好了歌注”中所说的“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的结局,甲戌本脂批也说过这两句话指的正是“贾赦、贾雨村一干人”,我们从平儿咬牙切齿的咒骂中可以窥见,这个“野杂种”的下场应该比其他人更悲惨、更可怜。
其实,从古至今,官场的肮脏丑恶,政客的翻脸无情,一直在延续着,从未改变。
放眼今天的官场,又有多少个“贾雨村”呢?对领导,他们永远是点头哈腰,一身媚骨,哪怕这个领导是个混蛋;对百姓或下属,则是冷面以对,官架十足,完全是官老爷的派头。虽然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出身寒门,可一旦官衣在身,就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上等人,再也瞧不起生他养他的农村,好像那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要知道,陋习还在,狭隘尚存,一块钱能攥出水的习惯也改不了,贵族不是装出来的,是血和骨子里带来的,不是官衣所能代表的。
常常看到那些贪官身陷囹圄之后,其忏悔录的开场白往往都是:我来自农村,从小过着贫困的生活……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责任编辑:王志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而思
duersi
作者简介:唐仁鸿,辽阳市人,从事司法工作,喜爱阅读,偶尔提笔,写些子曰诗云的东西。
《衍水文学》约稿启事
各位喜爱文学的朋友们:
《衍水文学》公众号创刊一年多来,得到了广大热心读者的青睐。微刊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以多媒体的方式,推送精品散文,介绍名家经典,挖掘新人新作,力争办成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一流新媒体。
为提高办刊水平,诚邀各界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助力,欢迎踊跃投稿。
稿件要求原创,必须是首次在本平台发表,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宣传正能量。字数一般控制在3000字以内,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每位作者随稿要提交2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一份,注明本人工作单位、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并附近照一张。
稿件一经采用,经编辑制作,以文字+图片及音频等形式,在《衍水文学》公众号上发表。
严禁一稿多投,投稿一个有未接到录用通知,可另行处理。
来搞一律以电子邮件方式发至微刊编委会邮箱:94124915@qq.com
一个辽海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一个传播辽海正能量的舞台,欢迎关注转发投稿。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如有转载请告知。
衍水文学展示辽海人民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