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彻》舌论

舌论

凡看伤寒传变.

首辨舌色.

则寒热虚实之理.

昭然可见.

如口之渴与不渴.

津之有亡枯润.

色之红赤淡白.

苔之黄白焦黑.

刺之多少.

或易刮.或刮不去易生.

肿之大小浓薄.

伸缩之难易.

饮之喜热喜冷.

皆不可不细审也.

仲景云.

邪在表不渴.

传里则渴.

直中三阴则口不渴.

蓄血者口亦不渴.

此渴与不渴之宜辨也.

汗多则液亡舌干.

燥热妄投.舌亦干.

湿家气不化.舌亦干.

热甚则津枯.阴竭津亦枯.

此津之有无枯润宜辨也.

心火旺.则舌色赤.

脾气虚.则舌淡白.

此色之红赤淡白宜辨也.

胸中有寒.则苔白而滑.

有食.则苔黄.

热甚则苔黑.

肾水竭.则苔亦焦黑.

此苔之黄白焦黑宜辨也.

邪热浅则刺少.

深则刺多.

真阴衰亦刺多.

又刺易刮者可治.

刮不去易生者难治.

此刺之多少难易宜辨也.

湿热甚.则舌肿大.

肾液亡.则舌亦肿大.

若干且浓,语不清者难治.

此肿之大小浓薄宜辨也.

舌虽干.易伸如常者可治.

舌缩,不能伸,不能言者不治.

此伸缩之难易宜辨也.

实渴则喜冷冻饮料.恣而无厌.

虚渴则喜热饮.少与即止.

此饮之寒热多少宜辨也.

以上分别.最宜详细.

而其尤要者.在兼脉与症.

而察其虚实.

施其补泻.

他不具论.

只如舌黑焦枯.

或肿或刺.

群工视之不辨.

而知其热症.

非黄连解毒.

则大小承气下之也.

殊不知脉虚数.或微细.

胸腹无胀满.

舌虽黑虽焦枯.

虽肿虽生刺.

乃真水衰竭.

不能制火.

惟以六味地黄大剂饮之.

虚寒.加桂附五味子.

则焦黑肿刺.涣若冰释.

若芩连花粉.愈投愈甚.

此予所屡见.

而亲信其必然者也.

又尝治二人.

入水发热.

湿气大胜.

舌干无津.

与平胃散加葛根饮之.

舌遂生津.

乃知脾胃受湿.

则气不化.津无以生.

用苍术以燥其湿.

则气化而津生耳.

【治验】

一妇人

发热旬余.

舌干生刺.

诊其脉.微细而软.

按其胸腹无苦.

予曰.

此过用克伐而胃气虚也.

急进米饮.

俟三日胃气当复.

枯者可润.

而刺自去矣.

且闻药则呕.

若复攻之.

死在旦夕.

其母从之.

遂以米饮进.

觉甘美而呕止,舌稍和.

三日而津果生.

原医者来视.

犹嘱曰.

未可与米汤.

尚宜消导.

真所谓盲人骑瞎马.

半夜临深池.

此辈是也.

一柴客

往上海取帐.

劳役而过啖.

遂发寒热.

及归.

医与消导药三剂.

舌干而不得卧.

胸中如芒刺.

比余诊之.

脉细而数.

予曰此得之劳后使内.

非关食邪也.

与六味汤二剂顿愈.

(0)

相关推荐

  • 中医肖早梅:4年前与人争吵后失眠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了容易醒怎么办?

    失眠归属于中医的不寐症,不寐一证,临床极其常见.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论述不寐的病因时说:"不寐之故,大约有五:一曰气虚,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

  • 《古今医彻》附金镜录辨舌黑治法

    附金镜录辨舌黑治法 曾禧治郑汝东妹婿. 患伤寒得黑舌. 谓当用附子理中汤. 人咸惊骇. 遂止.亦莫能疗. 困甚. 曾往视之. 谓用前药.犹有生理. 其家拼从之. 数剂而愈. 金台姜梦辉患伤寒. 亦得此 ...

  • 古今医彻

    姜一片水煎. 卷之一 伤寒 吐蛔 蛔者根据胃为养.赞助化物之需.故古方欲其安而不欲其动.用炮姜理中汤加川椒乌梅.所谓闻酸则静.见苦则安也.吴绶谓蛔厥却缘多饥.节庵谓妄发厥阴汗.胃冷蛔上.又谓吐蛔虽大热 ...

  • 《古今医彻》

    三焦论 内经传入三阴.止曰可泄而已.仲景以下字易之.立大小调胃三承气汤.后人遵而用之.一汗之后.辄尔遽下.遗人夭殃者多矣.不知仲景分痞满燥实坚.有上中下三焦气血水谷之别.不精求其理.则其法不可得而施也 ...

  • 调经论.古今医彻

    经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灵枢曰.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又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 ...

  • 《古今医彻》附遗毒

    凡伤寒遗毒. 发于耳之前后及项下肿硬. 用见肿消草.生白芨.生白蔹.生大黄.生大蓟根.野苎麻根.捣成饼.入芒硝一钱.和贴留头.干即易之. 若加金线重楼.及山茨菇尤妙. 出伤寒蕴要.

  • 《古今医彻》附坏症

    凡伤寒时疫. 不问阴阳老幼妊妇. 误服药饵.困重垂死.脉沉伏. 不省人事.七日以后. 皆可服之.百不失一. 此名夺命散.又名复脉汤. 人参一两.水二钟.紧火煎一钟.以井水浸冷服之. 少顷鼻梁有汗出.脉 ...

  • 《古今医彻》夹食夹气

    世俗有夹食夹气夹惊夹痰. 而亦加以伤寒之名者. 夫既曰食气痰惊. 则宜从四者以治. 又何复云伤寒为也. 或者曰. 因有是四者而复感寒. 故云夹也. 何以见之. 如脉实而胀满者.食也. 应发热而亦有恶寒 ...

  • 《古今医彻》四气论

    风寒暑湿. 四气为病. 加燥火而六焉. 则不得概以伤寒混治也. 盖寒伤经络.足太阳经主之. 风伤皮毛.手太阴经主之. 而寒亦有伤肺风亦能犯太阳. 总之以辛温者治寒.辛凉者治风. 其大较也. 然麻黄虽热 ...

  • 《古今医彻》自利

    夫三阴之中寒则下利清谷. 仲景用理中姜附汤. 三阳合病则自下利. 仲景以太阳少阳用黄芩汤. 少阳阳明用承气汤. 盖少阳则火郁. 而阳明则土郁也. 虽然. 三阳邪犹在表. 何遽自利 以邪郁而不伸.则为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