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8-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篇名与提要

本篇介绍了几种特别少见的疾病,所以篇名为“大奇论”。篇中从脉象变化着手,分析了疝、瘕、肠澼、偏枯、暴厥等病的病机及其预后。同时还阐述了心、肝、肾以及胆、胃、大肠、小肠等脏腑精气不足的死期。

原文与译文

(原文)肝满肾满肺满皆实①,即为肿。肺之雍②,喘而两月去满。肝雍,两月去满,卧则惊,不得小便。肾雍,脚下至少腹满,胫有大小,髀骨行大跛,易偏枯③。

(译文)肝、肾、肺脉气均满实的,即为痈肿病。肺痈表现为喘息,两胁下胀满,肝痈表现为两胁下胀满,躺卧则易惊,不能小便;肾痈表现为从胁肋至小腹部胀满,两下肢大小不一样,患侧大腿、小腿活动不方便,而且容易发展成为偏枯。

(原文)心脉满大,痫瘛④筋挛。肝脉小急,痫瘛筋挛。肝脉骛暴⑤,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⑥,不治自己。

(译文)心脉满而大,容易产生癫痫、抽搐、筋脉拘急的病变;肝脉小而急,也容易产生癫痫、抽搐、筋脉拘急的病变;肝脉搏动快而急数,是突然受到惊骇所至;肝脉一时按不到,突然失音,一般无须治疗,自己便会好的

(原文)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译文)肾脉小而紧,肝脉小而紧,心脉不鼓指,均可能成为瘕病。

(原文)肾肝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惊。

(译文)肝脉、肾脉都沉,将会产生石水证,肝脉、肾脉都浮,将会产生风水证,肝脉、肾脉均出现虚象,这是死证,肝脉、肾脉均小而若弓弦,将会发生惊病。

(原文)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

(译文)肾脉大急而沉,或肝脉大急而沉,均表明将会产生疝气病。

(原文)心脉搏滑急为心疝,肺脉沉搏为肺疝。

(译文)心脉搏动滑而且急,是心疝;肺脉搏动而沉,是肺疝。

(原文)三阳⑥急为瘕,三阴⑦急为疝,二阴⑧急为痫厥,二阳⑨急为惊。

(译文)膀胱脉、小肠脉搏动紧急,将产生瘕证;脾脉、肺脉搏动紧急,将产生疝气;心脉、肾脉搏动紧急,将产生痫厥证;胃脉、大肠脉搏动紧急,将产生惊病。

(原文)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已。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搏沉,为肠澼下血,血温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见七日死。

(译文)脾脉跳动部位外移,而且兼有沉象,是痢疾病,时间久了自己会好;肝脉小而缓的,也是痢疾病,这个病很容易治疗;肾脉搏动小而沉,是痢疾便血,假若血液大量外溢,而且身体发热,为死证;心脉、肝脉小而沉涩的,为痢疾病便血,心、肝二脏同时发病,就可以治疗,心肝脉小而沉涩,为痢疾便血。如果见身体发热的必死,若热势很重,七天即可死亡。

(原文)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

(译文)胃脉沉涩,或跳动部位外移而且脉大,心脉小而紧急,均为血气隔塞不通,将会产生偏枯病,一般说男子多发生左侧偏枯,女子多发生右侧偏枯,如果声音不哑,舌转动灵活,就可以治疗,三十天左右就有起色;若兼说话发不出声音,三年才有起色;如果病人年龄不满二十岁,多在三年内死亡。

(原文)脉至而搏,血衄⑾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

(译文)脉来搏击有力,出血,身体发热,多数会死亡;若脉来浮而兼钩犹如悬空,为出血证的正常脉象。

(原文)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己。

(译文)脉来如水流湍急,病名叫暴厥证,暴厥即是指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不知与人言语;脉来而数,会使人突然惊惧,三四天内自己会好。

(原文)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

(译文)脉来如浮波之相合,浮波相合,即脉搏频数,人一呼一吸脉搏跳动十次以上,这是人体十二经气不足的征象,从开始出现这种脉象算起,大约在九十天左右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译文)脉来象烈火燃烧一样旺盛,是心脏精气将脱的象征,大约到深秋草干枯的时候就要死亡。脉来如散落的树叶,轻浮不定,是肝脏精气虚极的象征,大约到树叶飘落的时候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花而死⑿。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

(译文)脉搏如来访之客,所谓如来访之客,是指脉搏阻塞而弹指,是肾气衰败的征象,大约在枣树开花或落花时就要死亡。脉来如泥丸一般,是胃腑精气不足的象征,大约在榆钱枯落的暮春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至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

(译文)脉来如木横格指下,是胆气不足的象征,大约在谷类成熟的秋季就要死亡。脉来如弦如缕,是胞络精气不足的象征,病人言语过多,大约到下霜的时候就要死亡,若病人安静无言,便可以治疗。

(原文)脉至如交漆⒀,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

(译文)脉来如交棘,交棘即脉象左右旁至如荆棘交叉,缠绵不清,从开始出现算起,三十天就会死亡。

(原文)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韭英而死。

(译文)脉来如泉水上涌,浮而鼓动于肌肉之中,是太阳经经气不足的象征,大约到韭菜开花的时候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垒发死。

(译文)脉来如颓败的土一样,虚火不坚,按不到脉搏,是肌肉精气不足的象征,从面部五色来看,如果经常出现黑白两种颜色,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

(译文)脉来如悬瓶,浮而诊脉省力,但切摩益大,表明十二俞穴的经气不足,大约到冬季水结冰的时候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译文)脉来如仰卧的刀口,浮取脉小而急,重按脉紧大而急,表明五脏有郁热,寒热独并存于肾脏,象这样,病人不能坐,大约到立春时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丸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

(译文)脉来如弹丸,滑而不著手,不容易按到,表明大肠的精气不足,大约到枣树生叶的时候就要死亡。

(原文)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译文)脉来如草木之花,轻浮而弱,易恐惧,坐卧不宁,行走、站立常听见异常声音,表明小肠精气不足,大约到深秋季节就要死亡。

注释

①满:此处指脉气满实。

②胫有大小:两小腿大、小不一样。

③偏枯:偏瘫。

④痫瘛(xián chì):癫痫抽风。

⑤骛暴(wù bào):谓脉象突然躁急散乱。

⑥三阳:指太阳经。

⑦三阴:指太阴经。

⑧二阴:指少阴经。

⑨二阳:指阳明经。

⑩温:当作“溢”字。

⑾血衄(nǜ ):衄,鼻出血,血衄即出血。

⑿悬去枣花而死:张介宾注:“悬者,花之开;去者,花之落,言于枣花开落之时,火旺而水败”。

⒀交漆:一作交棘。交漆脉,脉象名。形容脉来如沥漆相交,左右相缠相傍。

文源:罾事物语

精彩文章回顾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6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7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8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19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0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6-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7-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8-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29-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0-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1-素问·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2-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3-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4-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5-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6-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7-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8-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39-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0-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1-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2-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4)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3-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5)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4-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5-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6-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7-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8-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49-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0-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3)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1-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2-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3-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4-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5-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6-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7-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8-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59-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0-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1-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2-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3-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4-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1)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5-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2)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6-素问·刺虐篇第三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7-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8-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69-素问·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0-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1-素问·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2-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3-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4-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5-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6-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7-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END ==========

(0)

相关推荐